通辽市的具体介绍
通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它不仅是蒙古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灿烂的红山文化和抚河文化及教育的发祥地之一。通辽的前身是哲里木盟。1999年初,经国务院批准,通辽撤盟设市,实行市管县市区体制。哲里木盟作为一个区域性组织,创建于清朝崇德元年,即公元1636年,这里诞生了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清代著名高僧、民族英雄伽达默尔。革命烈士麦欣、吕明仁、徐永清也牺牲在这里;到目前为止,城市里仍有历史文化遗址,如燕国的北长城,辽代的古城,金代的护城河,元代的佛塔,清代的王宓。
通辽市资源丰富,物产丰富。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41种,全国共有矿藏190多处,总潜在价值654.38+0.3065亿元。全市煤炭总储量为132.8亿吨;远景石油储量约8亿吨;铁、锌、钨、铜等金属矿床10余处,产状30余处。它就是举世瞩目的“801”矿,富含铌、钽、铍、锆等有色金属和重稀土,总储量达680万吨。天然硅砂储量居全国第一,被誉为“冶炼之宝”的类石墨储量也十分可观。具有神奇功能的中华麦饭石闻名中外。麻黄、甘草、杏仁、沙棘等野生资源品种独特,质地优良;还有被称为“地下森林”的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沙漠水库莫力庙水库、富有蒙古族民族特色的朱日和草原旅游区等著名景点。
通辽市土壤肥沃,水生植物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誉为“内蒙古粮仓”和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被誉为“牛之乡”、“中国马王之乡”。全市现有耕地14835万亩;草地6844万多亩,其中可利用草地5560多万亩;森林18150000亩;境内有西辽河、新开、胶莱等43条河流和50余座水库,具有发展农牧业、林果业和水产养殖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盛产玉米、高粱、大豆、小麦、水稻等。,全年粮豆总产值稳定在70亿斤以上;蓖麻、向日葵、红薯、红干椒等经济作物已形成规模;牲畜存栏达到524.6万头,尤其是“双牛、双羊、一马”,即西门塔尔牛、科尔沁黄牛、中国美利奴羊、科尔沁细毛羊、科尔沁马等牲畜品种享誉国内外。
通辽地方工业初具规模,实力日益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医药化工、冶金建材四大主导产业为骨干,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具有一定基础、规模和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