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是怎么死的?

?文翁(156 ~ 101),名党,西汉正史。蜀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镇守蜀郡,兴修教育、人才、水利,成绩卓著。为纪念文翁,枫香树村附近的原冲小学更名为文翁小学,原枫香树中学更名为文翁中学。

生活概况汉初,四川成都是边疆。文翁主蜀时重视教育,派小官到长安攻读博士,或学习法规,毕业后返回,选拔出最优秀的“正职二官至县令”;在成都建立“师室”,设立地方“官学”,招收各县子弟。入学者免徭役,成绩优异者补县官,促进地方文化发展。班固在《汉书》中评价说:“巴蜀迄今如此雅,文翁如此精。”。据《都江堰水利概论》记载,文翁在任期间,带领百姓“渡江灌溉一千七百顷”。他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溉面积的官员。由于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蜀县出现了“天下太平,百姓小康”的局面。世人追念文翁后,舒20岁立祠祭祀;由于蜀县当时隶属庐江县,庐江为开导后世先贤,修建了文翁首拜的香仙寺(改名钟毅寺)。

一个教育史上的明星,写中国教育史,应该写一部关于文翁的巨著。在安徽历史上,有两位办教育的名人。一个是现代的陶行知,与孔子几乎齐名,被誉为当代孔子——陶夫子。为了纪念他,宋庆龄题写了“万世楷模”四个字,陈列在歙县“陶行知纪念馆”,为众人所熟知。还有一个是文翁。不同的是,陶行知本人是教育家,文翁是地方官办教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文翁。第一次知道文翁的名字,是在李志的藏书中找到的,字很简略。后来查了汉书。在《百官列传》中,我介绍了六个人,文翁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王成、、朱彝、龚遂、赵。六人中有三人是安徽人,文和朱都是庐江人,合称寿县人。都是西汉统治地方很有洞察力和政治话语权的人。《汉书》对文翁的介绍还是比较简略的。很多年来,我都想收集更多关于文翁的资料,但都得不到。1985年4月,去成都开学术会,托人打听文翁遗骨。先是在一部关于四川的纪录片里发现了“文翁石狮”的镜头。文翁石室”就是现在成都的石室中学。会后,我匆忙去参观石狮中学。一进大门,只见“文翁石室”四个大字的牌匾十分醒目。校长不在,教务处主任出来接待,问他学校是什么时候创办的。他回答:两千多年前,他们从文翁的“官学”开始。校园宽敞干净。郭沫若少年时曾在此求学。学校后院有校史陈列室,有学生会。是郭沫若题词“实事求是”的四个大字。两边的对联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求真求术愿为文翁石室增光。".文翁主政四川时,虽然都江堰早已建成,川西平原的农业生产已经发展起来,同时出现了司马相如这样的大文豪,但总体上四川还是边疆,文化很不发达。《汉书》中说“地糙人蛮”。文翁从教育入手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他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派遣有前途的低级官员到首都Xi学习。为了解决这些学生的开支(包括生活费和给老师的报酬),他不惜减少行政开支。可以肯定的是,ZF当时没有特殊教育基金,即使有,也是不够的。学生们学了几年后回到四川,凭着功绩被提拔为高官。派遣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年轻人到北京学习,以这种方式培养人才,恐怕始于文翁。在此之前都是推荐官员,科举制度只有隋朝以后才有。文翁的第二个有效措施是在成都设立“官学”,加强学校领导,招收各县学生学习。刚开始来学习的人不多,他来拿了很多奖励政策。第一,他给了物质上的优待,比如免除劳动。其次,要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他们,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文翁去各郡巡视时,经常带着一些学识渊博的学生。他熟悉政事,上传下达,出入衙门很随便,扩大了影响。“县官民以此为荣,数年争做学官弟子,富者出钱,故大变。”史书上说“蜀中学京师者,胜于齐鲁之学”(《汉书》)。还有人说“四川文笔比齐鲁好”(辞源)。总之,从那以后,四川的文风就兴盛起来了。班固在《汉书》中评价说:“至今巴蜀如此雅,文翁如此精。”班固完成《汉书》时,距离文翁在四川设校已有200年左右。班固的评价应该不是恭维。文翁的贡献不仅在于从教育的角度发展四川文化,还在于为他所创办的“官学”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到汉武帝时,中央政府推广了文翁管理“官学”的经验,下令全国各县设立学官发展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班固把文翁列为第一官,可见班固对文翁的重视,因为后面几位无论是头衔还是职位都高于文翁。所谓“官”,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解释,就是“为官而循理,又能治国,何必端庄?”“大概指的是善于治理政治的清官吧。《史记》中收录了孙韶、子产、宫一秀、石佘、李立等人。此后,在编纂史籍的人的名单中就有了关于官员的一章。因为文翁在官员中“崇教兴学”为世人所称道,成为官员中的典型。”汉代李明所作《李哲桥赋亭赋》说:“太平之时,文翁必复”。关于文翁的籍贯,《汉书》说他是“庐江庶人”。那么,他今天是庐江人还是舒城人?查阅近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名人词典》注释,我说:“今安徽庐江西南。新出版的《辞海》注为“安徽庐江江西”。“从这两个注解来看,文翁应该是庐江县人,但《汉书》为什么写‘庐江庶人’呢?据《安徽的建立与演变》(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印制,主编)一书记载,从庐江县、舒城县的历史沿革来看,“庐”与“蜀”的隶属关系相当复杂,商周时期就有“蜀之国”蜀是春秋时期西周的主要国家。西汉初属淮南,后属庐江。文帝十六年(164),刘慈封为庐江王,景帝四年(153),废为庐江郡,郡内设蜀郡,为庐江都城。”“建安四年(199),县移至安徽(今潜山县),蜀县废为安徽县”,“西晋恢复蜀县,舒城县仍为庐江县之县”,“小琪文健二年(480)改县为固戍县(今庐江县)”。从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变迁来看,“蜀”包括了一个很小的区域,包括舒城、潜山、庐江、合肥,还可能包括六安的一部分(东汉时舒城每两年隶属六安一次),而庐江县范围很广,横跨长江两岸,“西至九江(庐山),东至合肥(庐阳),汉武帝建立丹阳郡后才出现。但西汉景帝四年后,庐江县长期管辖蜀县,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直到建安四年352年,庐江县的县制才设在蜀县。文翁担任四川知府是在景帝末年。由此可见,文翁的籍贯应该是今天的舒城县。因为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古代人物和他们的籍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