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颁布的哪个法令规定了教师职业的基本内容?
2012年2月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
“维度”包括专业观念与道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在每个“维度”下,建立了几个字段;在每个“领域”下,提出了几个“基本要求”。?
职业哲学和职业道德
“专业观”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观念和信念;“师德”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遵循这些准则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专业概念与师德”不仅超越了“专业概念”所属的“认识论”范畴,而且延伸到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层面。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师德”范畴,要求教师形成坚定的职业认同和信仰。
四个领域:
对待职业:职业理解与认知;对待学生: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对待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自己:个人素养和行为
专业理解和认知
主要要求:依法教学;爱岗敬业;当老师;团结协作
在上述要求中,最核心的是“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这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追求。对教师职业是专业职业的专业理解和认识是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前提和基础
2.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主要要求:关爱学生(全心全意关爱每一位学生,不偏袒、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
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信任学生,促进学生的独立发展)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开展职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关心和爱护学生的深化和落实。
3.教育教学态度和行为
主要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4.个人修养和行为
教师是陶冶心灵的职业。老师的仪态、举止、工作、生活方式,甚至衣着、仪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个人素养和行为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手段。
对教师“个人素养和行为”的要求,体现了对教师“内外兼修”、“为人师表”的期望。
三个泥瓦匠的故事
三个泥瓦匠正在建造一座教堂。一个步行者路过工地,问一个瓦工:“师傅,你在做什么?”他回答说:“你没看见吗?我在建墙,因为建墙可以拿工资,可以养家糊口,解决生活。”
第二个泥瓦匠回答说:“我在建一座教堂。我们都是上帝的信徒。我想为我的家人,我的亲戚和朋友,以及我们地区的乡亲们建立一个精神家园。”
第三个泥瓦匠回答说:“我正在实现我的梦想,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教堂。”
几年后,三个瓦工都找了不同的职业,过着不同的生活。第一个泥瓦匠还是泥瓦匠,第二个泥瓦匠成了牧师,第三个泥瓦匠成了世界文明的建筑师。?
启示:关注的高度和境界决定了成长的高度(专业观念和师德的重要性);教师要体验教师职业的快乐和幸福,感受自身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专业知识
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基于学科教学的考虑,要求教师具备: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常识。
幼儿园教师知识:儿童发展知识、儿童保育和教育知识、一般知识(无学科和学科教学知识)
1.教育知识
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教,怎么教好。
教育知识: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教育知识主要包括:一是关于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知识;二是关于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方法的知识。
2.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关于要教授的学科的知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教学的前提。
学科知识的基本要求: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
所教授的学科与其他学科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3.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是舒尔曼(l .)提出的一个概念。
学科教学知识是指教师在面对某一特定课题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将自己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进行教学的知识,是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融合的产物。
主要要求: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的知识;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教学。
4.常识
主要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关于艺术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对中国教育状况的了解。
要求教师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因为这是信息社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要求了解我国教育的基本情况,就是期望教师的教育教学不会脱离我国当前的教育实际。
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主要寻求专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平衡。
哈格里夫斯和福兰:教师发展“不仅包括改变教师的行为,还包括改变教师这个人”。“只关注行为技能而不考虑其立足点和对态度、信念的影响,是被误导的,可能被证明是无效的”。
(3)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
进一步归纳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教育教学能力;沟通技巧;自我发展能力。在这三个方面,沟通能力是基础,教育教学能力是核心,自我发展能力是保障。
1.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之本、课之基。
主要要求:能够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学习指导和设计能力。
《标准》将指导性设计能力作为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内容,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2.教学实施能力
主要要求:创设教学环境的能力;教学适应性;有效教学能力;探究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从强调“启发、探究、讨论、参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基本要求来看,标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3.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
主要要求:班级管理能力:建班;开展班级活动
育人能力:结合教学育人;组织德育、健康教育和学生指导的能力。
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4.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是教师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判断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主要要求:评价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学评价(或反思)的能力。(发展性评价;面向学生)
5.沟通和合作能力
教师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够与学生、同事、家长、社区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证。主要要求:与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同事合作和沟通的能力;与家庭和社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6.反思和发展能力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终身的、持续的过程。特别是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中,教师只有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主要要求:反思能力;研究能力;职业发展规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