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第19次留学——以色列家庭第一,孩子第一的理念。
以色列家庭第一、儿童第一的观念。
?培养下一代创新者是以色列人的共同追求。正因如此,占世界人口0.11%的以色列,培养了占诺贝尔奖20%以上的精英人才。背后的成功因素有成功的犹太家庭教育传统。
以色列人用滴管技术在沙漠中种植绿洲?犹太人通过因材施教培养世界顶尖人才。
当张春先生的儿子上六年级时,他的数学得了88分。回到家,他漫不经心地问,儿子,你知道他是怎么失分的吗?没想到孩子哭了,委屈地说:别的孩子70分,爸爸妈妈亲亲抱抱,鼓励表扬。我考了88分,你却问我怎么失分的。"
这就是中国思维和以色列思维的区别。中国家庭教育习惯让孩子pk,不如别人。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太累,失去信心。在犹太人看来,肯定和鼓励让人更加自信,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以色列学校的家长会往往注重情感交流和鼓励孩子,而不是搬弄是非或家长和老师“合谋”管教孩子。我们参观的学校,学生阳光自信的笑容,问不完的问题,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都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大屠杀纪念馆
?以儿童为中心,保护儿童应该成为全人类的知识。在以色列,保护儿童被列入法律。禁止在学校参观时拍摄学生正面形象,即使拍摄也不得在任何公共媒体上发布。当我们知道历史真相时,我们就会理解以色列保护儿童的坚定立场。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对犹太民族进行了种族清洗,600多万犹太人被屠杀,其中儿童超过1万。走进儿童纪念馆,以色列的名称和符号大厅,整个大厅几乎是不透明的。几盏很微弱的LED灯在闪烁,透过玻璃的折射,像黑暗中的星星和低沉的男中音,不断报出死去孩子的名字和国籍。黑暗中,这深沉的呼唤令人心碎。
1949 165438+10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理事会会议,决定将每年的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
?是为了悼念6月1942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死于战争的儿童,反对虐待和毒害儿童,保障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监护权、医疗保健权、受教育权。后来65438年到0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开始承认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及其权利。1989年联合国正式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真正从法律意义上承认了儿童权利。
?然而,今天我们似乎常常偏离了设立国际儿童节的意义。恰逢6月1日又是一个国际儿童节。看着朋友圈里的六一儿童节活动照片,我不禁有点迷茫:这个节日的主角到底是谁?各种庆祝、纪念或教育的活动定位更合适?
?如果不能以“孩子”为中心,不能以每一个孩子(而不仅仅是一部分)的健康快乐成长为出发点,那么我们费尽心思策划的活动,至少可能是吸引眼球的表演,不仅没有什么纪念或教育作用,反而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让学生累,老师累,家长累。如果我们再遇到一个不明智的老师,不难想象,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束后,我们会布置一篇作文。儿童节幸福指数有多高,教育意义有多大,恐怕只有孩子们自己最清楚,只有他们说的话才算数。
朱永新教授在发言中表示,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公民,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国家。重视孩子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
我想起了蒙台梭利的一句话:“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期,而是真正精彩、独特、不可或缺和不可重复的生活”。的确,童年生活是否幸福,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今天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就是他们如何度过童年。
以色列中小学幼儿园以“教育服务于全人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为己任。这个责任和担当不只是说说而已,也不只是高校的使命,而是大格局,大境界。其实也可以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成为乡村教育的情怀和追求。
回想起来,我觉得犹太人最初的“家庭第一,生命第一”的观念是多么明智。他们正在以一种自然而无缝的方式将教育融入宗教信仰、文化习俗和正常生活。功利色彩不浓,他们真正践行着“以孩子为中心”的理论,尊重、欣赏、激励、引领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世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