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把握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适应儿童社会性发展特别是行为发展的需要。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基本劳动能力低,社会适应能力差,严重阻碍了儿童良好行为的发展。有相当多的独生子女只从自己做起,不为他人着想,不懂得礼貌,不懂得尊重和体谅父母和老人,不懂得与伴侣相处,缺乏群体意识,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所以,根据孩子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符合社会对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是教育学生从小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开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童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社会行为主要是后天教育影响形成的,儿童时期是人类社会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特点是:模仿性强,活泼好动,但非观念性弱,无法分辨社会环境中的好与坏行为,看到什么就学习什么;他们对是非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和家长;他们对问题的思考相对简单,

容易听从老师的教育和接受群体良好行为的影响;老师号召学生为集体做好事,他们很容易支持。由此可见,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关键。因此,我们的小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传统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也不是简单说教就能一蹴而就的。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设计教育内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喜闻乐见、喜闻乐见、喜闻乐见、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受到教育。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不同,认识和操作的水平也不同,所以我们老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按照“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由大到小、由小到大,分解学生行为习惯的目标和内容。学校行为习惯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路队要求、文明礼貌、学校纪律。路队要求可分为校队和校队;文明礼仪分为课间礼仪和课堂礼仪两部分;校内纪律分为五部分:课间锻炼、眼保健操、午休、班纪、课间纪律;校外行为习惯要从爱国主义教育、社交礼仪、劳动习惯、环保意识四个方面入手。在训练中,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被他们接受。教育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教师要改进过去简单的说教、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学会自律、自我教育,并逐渐内化为自主、自觉的行为。在这里,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不仅要有较高的学识,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以身作则的工作态度。老师应该先做要求学生做的事情。此外,教师要针对低、中、高中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比如低年级可以采取奖励小红花的形式,高年级可以设立监督岗,让自主管理走形式。实践证明,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年级提出明确的要求、训练内容和教育顺序,各年级班主任按要求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使大多数学生养成勤学、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学校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原则和依据是:一、小学德育大纲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三是贯彻继承发展的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基本规范和行为的教育、训练和引导,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这些教育活动既包括标准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也包括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系统;既有学校必要的示范和引导,也有家庭对孩子的积极影响。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把正确的行为当成一种享受和乐趣,感到轻松,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压力。因此,学生的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要更加注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多做一些“塑造人”的工作,这就是养成教育。此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必须注意教育的网络化。因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是学校教育可以独立完成的,还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密切配合。只有建立以学校为主体,以学校为主导,三者结合协调的教育网络,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一个人的行为不是由某些因素培养出来的,而是他所受的所有影响的总和。”。他的这一论断表明,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统一认识、步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作用。* * *完成教育下一代的光荣任务,真正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德才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