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学语文教材有争议?

有的小学语文课文争议很大:外国孩子很优秀,中国孩子却常常为自己的行为脸红;年轻的爱迪生也救了他的母亲?学写汉字,先认外国名字?.....最近,一些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许多小学使用的语文教科书提出质疑,认为“几十篇课文有贬低中国和崇拜外国的倾向”。

反映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贬低中国、崇洋媚外”现象的受访者认为,相关的“问题课文”有几十篇。比如本来可以用中国孩子的名字讲述的正面故事,被外国孩子的名字代替了。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窗边的气球》,讲的是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但主角却是典型的科里亚之类的洋人名字。

“如果把Colia改成中国的《小枝》和《小亚细亚》,完全不影响阅读。”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阳城学校的语文老师吴敏说。

有受访者认为,关于外国孩子优秀品质的类似课文有很多:初二下册第七课《我不是最弱的》,有勇敢保护弱者的“莎莎”;三年级上册第三十二课《英雄查理》中,有一个热心照顾邻居的“查理”;初三第二册第六课《燕子列车》里,有一个在冰天雪地里保护动物的“贝蒂”...

同时,受访者指出,中国的儿童形象在一些文本中是如此负面,以至于他们经常脸红。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翠鸟”,第一人称“我们”说“我好想抓一只翠鸟来养”,但是老渔夫阻止了我。“我们的脸有点红,所以我放弃了这个想法”,紧接着是上面第六课中热爱动物的“贝蒂”,形成鲜明对比;一分钟,二年级上册第七课,主角圆圆因为睡了一分钟,上课迟到了20分钟,最后圆圆脸红了,非常后悔。

还有一种情况是,原著本来反映的是外国人的负面品质,改编时却换成了中国人的名字。比如《蓝色的叶子》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小女孩自私,不愿意把绿色的铅笔借给同桌,只好用蓝色的铅笔画叶子。正文的备注栏注明“本文改编自瓦·奥谢耶娃的作品”。明明作者是外国作家,但改编后主角变成了中国的名字“林媛媛”,画面也是典型的中国小孩形象。最后主角“脸红”。

教材中还存在“学外国名字,认中国汉字”的不正常现象。如《窗边的气球》、《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动手读》等课文,都要求学生学习主人公科里亚、卡罗尔、郎和伊琳娜名字中的“可”、“卡”、“郎”、“衣”、“林”、“那”等汉字。

教材要客观专业的分析。

针对质疑,有受访者认为,应该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小学课本中的类似问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桂花在题为《近20年来语文教科书文化研究的路径与突破空间》的论文中说,语文学习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承担着培养青少年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而这一使命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文教科书和阅读教学等活动来实现。中国的语文教育历来重视文化内涵。从文选教材的本体论来看,教材中的每一篇“文选”都是各种信息或教育价值的集合。

“现在用的教材有些是十几年前批的,有些确实不符合现在的情况。但是,修改教材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因为一部分有问题就全盘否定,但也要看到现行小学教材发挥的重要作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齐鲁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务处主任孙艳梅说。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共有12册,选文520余篇。涉及国外内容的文章有80多篇,约占15%。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歌颂和赞美祖国优秀人物的文章,如《琅琊山五杰》、《为中华崛起而好学进取读书》、《诚实守信我不能食言》、《关爱残疾人掌声》、《文成公主民族团结进藏》、《赵州桥民族智慧》、《曹冲大象》等。

很多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在语文教材中大量选取歌颂和赞美祖国优秀人物的文章,是教材编写者的职责。小学语文教材是学习母语的基础读物,就学科特点而言,其工具性比人文性更重要。尤其是小学生,要借助语文课本学习3000多个生词。所以每个新词最先出现的机会应该是符合汉语原意的场合。“Colia”、“Carol”、“Irina”等外来词的音译当然是孩子汉语学习的必要环节,但生词量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