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格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格式

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培养动手意识、合作探索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希望能给你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两步乘法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探索两步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应用两步乘法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2.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通过乘法两步运算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间接信息,灵活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计划:

一,引入情景激活思维

1,简介

老师介绍了学校的体操比赛活动。镜头解释“横线”、“纵队”、“方阵”这几个词。

2.收集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看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老师把收集到的信息写在黑板上。

每排10人,共8排。有三个正方形。

问问题

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提问。

老师把问题写在黑板上。(1平方有多少人?)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会问:每个方阵有多少人?两个正方形里有多少人?三个正方形里有多少人?三个正方形比一个正方形有多少人?等一下。

4.解决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每个广场有多少人?

5.互相汇报、交流和评价

学生汇报的时候要讲清楚思维的过程,也就是怎么思考,怎么形成。

【教学预设】学生已经学会一步乘法解题。看到主题图后,他们会迅速收集数学信息,学生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如下:

(1),10×8=80(人)的意思是多少钱找八个10用乘法计算。

(2),8×10=80(人)就是乘法求多少个八。

7.总结学习方法

师生提炼学习方法:读-想-做-说,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

8.揭示话题。

(此环节旨在用学过的一步乘法口诀导入新课,了解学生思维基础,激活学生思维。然后总结学习方法,表达解题策略和思维过程,规范学生解题思维,为接下来的探究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探索新知,训练思维

1.给我看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每个正方形有8排,每排有10人。三个正方形里有多少人?

2.思考解决方案

(1)独立配方,

(2)在群里交流自己的想法(组长统计:这个群里有几种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评价

【教学预设】学生的解题策略可能如下:

第一种:10×8=60(人)和80×3=240(人)

类型2: 8×10=60(人)和80×3=240(人)

第三种:8×3=24人,24×10=240人。

第四种:10×3=30人,30×8=240人。

第五种:80×3=240人。

第六:10×8×3=240或8×10×3=240。

【预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解释,利用课件演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利用课件的直观效果帮助中下水平的学生渡过思维难关。把黑板上同样的方法去掉,展示不同的公式。比较每种方法的区别,引导学生找到最简单的方法。基本方法鼓励所有学生去尝试。)

3.课程总结

(该环节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想、做、说等解题思维中先思后说,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注重严格的规范性,将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转化为外在表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有序性和合理性,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第三,巩固应用开发的思路

1,教材《做一,做一》学生自主尝试。

(设计意图:做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性。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思维方式,掌握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题策略,从而判断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

2.添加问题并回答它们:

小青有两本相册,每本24页,每页可以装4张照片。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应用分析性和综合性的逻辑思维方法,掌握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2:对直角、锐角、钝角的理解

教学目标:

1.探索如何用一把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你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

2.进一步巩固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发展空间的初步概念。

3.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培养动手意识、合作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之美。

目标分辨率:

用三角尺拼角是一项内涵丰富的数学活动,也是第三单元期末安排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既能巩固学生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学生的活动和解题经验,使学生更加熟悉三角尺上角的特点,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用一对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直角和锐角必拼钝角。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角度的知识拼出角度。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充分准备

(一)理解“一对三角尺”的含义

1.一对三角尺中两个三角尺的角度是多少?

2.给一对三角尺的每个角编号。

比如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尺织成直尺,其中直角是直尺直角,另外两个锐角分别是锐角A直尺①和锐角A直尺②;另一个三角尺是用B尺做的,它的直角是B尺直角,另外两个锐角分别是B尺①锐角和B尺②锐角。

(二)复习旧知识,激发引入兴趣。

1.锐角、直角、钝角有什么关系?(锐角

三角尺上有直角和锐角,没有钝角。你能把它们拼成钝角吗?(板书题目)

设计意图:学生在使用一对三角尺拼角之前,首先要了解“一对三角尺”中“一对”的含义,知道一对三角尺中的两个三角尺有什么角度和特点。同时调动锐角、直角、钝角关系的知识,为“拼角”做准备

第二,在活动中——合作与交流

例6:用一对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一)小组讨论,自由拼读。

1.想想怎么用一对三角尺拼出钝角。

2.学生开始拼角,画角,老师巡视指导。

(二)展示,师生交流

1.团队领导报告。

2.选择不同的拼写,并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3.你在拼钝角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3)作品分类、讨论和提问

1.黑板上有不同的拼写。你能按照一定的规则把它们分类吗?

2.讨论交流:一类是锐角和锐角组成的,一类是直角和锐角组成的。

3.问题:锐角和锐角可以拼成钝角吗?(不一定)直角和锐角能形成钝角吗?(肯定)

(D)验证钝角,优化拼写。

1.交流验证方法

视觉上,它看起来比直角大

用三角尺测量直角比

推理——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肯定能形成一个钝角。

总结拼写

一对三角尺上的直角和锐角当然可以拼成钝角。

设计意图:通过“用一对三角尺拼钝角”的活动,在自由拼读中感知,在合作交流中思考,在分类讨论中质疑,在验证优化中升华。根据直角和钝角的关系,理解基于直角和锐角拼写的优点。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有序思维,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三、活动后——利用和拓展

教科书第42页“做”

1.从两对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钝角。

2.从两对三角尺中选择两个,拼出一个直角。

3.从两对三角尺中选择两个,拼出一个锐角。

同桌一起作业,分组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2)从两对三角尺中选三个,拼出一个钝角。

同桌一起拼角,画角,然后全班讨论。

(3)教材第45页练习8第13题。

综合运用锐角、直角、钝角知识,用拼图上的图形灵活拼出边角。

设计意图:应用扩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在用一对三角尺拼读的基础上,用两块两对三角尺拼角,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第二关,用三块两组三角尺拼出角度,分散学生思维;第三层次,利用拼图中的各种图形,进一步加深对对角线的理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拼图中感受数学之美,发展学生对空间的初步概念。

四。活动摘要

(1)你从这堂课上收获了什么?

(2)扩展和延伸

1.钝角减去直角是什么角?钝角减去锐角是什么角?为什么?

2.你也想到了...

设计意图:通过谈论收获来总结整堂课,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提出几个开放性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内心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三:长度单位

教科书分析

知厘米,用厘米。对学生来说,知道长度单位厘米的实际长度是很重要的。可以在实际中应用。教材先讲解尺子的用法,然后让学生看自己的小尺子,知道1 cm,2 cm的长度。例1是用尺子记录图钉的长度。让学生感受1 cm的大概长度。例2。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记录一条线段和他们的手指宽度。让每个学生都知道1 cm有多长。加深学生对厘米的理解。例3。它是测量音符的长度。让学生知道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例子和综合应用练习。让学生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这节课的设计中。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渗透法。

这节课知道一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 cm的长度概念。用厘米测量三个知识点的教学。我始终遵循“观察感知、操作想象、抽象概括、实践创造”的模式。创造一系列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自然掌握新知识。

2.老师指导学生认真操作到位。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工作。形体技巧。

3.面向所有学生。让学生活学活用。

学习情况分析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并以厘米为单位记录。学生对物体的长度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这节课是理解长度单位的开始,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必须要用到的。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概念。

学习记录长度的基本方法。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长度单位厘米。

可以在实际中应用。教学难度是基于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1 cm的长度概念。

教学目标

1.学生要用直尺筛选出最能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并学会以厘米为单位记录较短(整厘米长)物体的长度。

2.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初步感受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思想。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是充满探索和创造的。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尺。学生指出、比较并找出所用的卡片。

学生准备:学生尺、剪刀、图钉、线、宽一厘米的白纸、木棒、彩色卡片(黄色彩条长8厘米。红色彩条长5 cm),边长1 cm,如小方块、数字卡、反馈卡。

教学过程

一,问题的引入

电脑显示:两条线段。一条是10厘米长。垂直;另一个是11 cm长。横着放请猜。这两条线段。哪个更长?哪个是矮的?

学生可以猜测垂直长度。也有可能猜两块一样长。

问题: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它们的长度?

设计意图:开课。通过比较线段的长度。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知道物体的长度。需要一把尺子。

第二,探索新知识

(1)理解量表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计算机显示讨论问题:

拿出你的尺子。仔细观察。对比一下,找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关于这些相似之处。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3.学生报告讨论结果。

4.师生评价回答学生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使用的尺子入手。让学生看,指,比,说,找。指导学生在生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观察和分析。学会从变化多端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提问的机会。便于学生进入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状态。

(2)知道1.1 cm有多长?请试着在尺子上指出来。

2.电脑显示从0到1,从1到2。从2点到3点...每段的长度是1厘米。你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

得出每两个相邻的较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1 cm。

3.从0到2。这两个刻度线之间有多少厘米?从0到3呢?从0到5呢?你的尺子上有多少厘米?你怎么看出来的?你能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