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四五年级自制教具达到了什么效果?

小学数学三四五年级自制教具达到了什么效果?

第一,制作和使用教具可以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概念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具,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比如,如果在六年级《圆柱体的表面积》第二册的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记住“表面积=2×底面积+侧面积”,那么他们得到的只是“死知识”,对内容的理解只是片面的。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设计制作相关教具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提前给学生留了任务,让他们提前做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柱体的展开图。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比较找到圆柱体与展开图的关系,这样圆柱体的表面积=2×底面积+侧面积(底周长×高)。这样学生可以动手、观察、思考、想象,圆柱体表面积的求解可以由学生自己探索,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巧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教学

教具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也是教师教学的好助手。教学实践证明,巧妙运用教具可以解决教学中的许多抽象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优化课堂教学。比如“三角形内角之和”这一课,要说明任意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真的不容易。为此,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准备的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是测量法)。然后我引导学生:“你能不能把三个角以和的形式放在一起,然后观察?”学生们通过切割、拼写和组装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拼成一个平面。最后,通过观察和以往的知识,他们得出了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的知识。就这样,学生们动了手,动了脑。学生动手、探究、合作,知识在活动中接受,课堂真正优化了。

第三,自制教具可以弥补现有仪器的不足。

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新的教学仪器被引入,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发现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有时教具数量不足,种类不全,不能完全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或者有些教具不好操作,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敢于发现和创造,通过自制教具来弥补现有教学仪器的不足。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曾经用木棍组装了一个简易的指南针。由于学校教具有限,老师们都借了教具圆规,但我手里的圆规精度明显很低。为了促进学生更多地了解圆,形成认真的学习习惯,我在课后自己准备了一些木棍和铁丝。在仔细观察了教具的指南针后,通过精确的测量制作了一个模型,并按照模型一步一步的制作了一个指南针教具,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为学生学习树立了榜样。同样,这种方法也在学校的大力鼓励下得以推广,教具的制作也在学校迅速推广。

第四,自制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事实证明,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具的制作过程既能满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又能满足教师培养、考察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教师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教具,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重视教材,吃透教材中问题的本质;其次,要关注学生,研究他们在特定年龄阶段的认知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第三,我们应该注意教具。教师必须精通现有教具的功能和性能,也要明白除了现有教具之外,还需要补充教具。第四,要注意材料,时刻想清楚哪些材料更容易使用;最后,教师要讲究技巧和方法,通过自身努力拓展专业知识,在数学领域有特长。因此,制作教具的过程就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老师每一次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素描、制作构件、完成一件教具,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付出极大的耐心。

总之,在当今多元化的教育时代,仅仅依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份教案的教学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今时代需要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所以,只要我们教师勇于思考,勤于做事,推进自制教具活动,就一定能把数学教学自制教具活动办得越来越好,能更好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