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宪的主要经历

林清贤

当代作家林清宪。笔名秦青、李琳、林大悲等。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市。毕业于台湾省世界新闻学院,曾任《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商业时报》经济记者、台湾省《时代》杂志主编。他在1973年开始写散文。1979年起获台湾省《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道文学优秀奖、台湾省报纸副刊金鼎奖。他的散文风格流畅清新,流露出醇厚浪漫的情怀,在民间有着感人的力量。他的作品有《荷花开》、《冷岳重第》、《月光下暖一壶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公主少年》等。他的散文集每年重印20多次。

中文名:林清宪(本人:林清玄)

别名:笔名:秦青、李琳、林大北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中国台湾省高雄市旗山

出生日期:1953年农历二月初。

职业:台湾省自由撰稿人

台湾省世界新闻学院。

代表作品:纯莲、桃花心木、生命之妆。

角色的生活

17岁开始出版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荷花开》。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他走上了文学之路。作品包括报告文学、文学评论、剧本等。,而最成功的是散文创作。1979起获台湾省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道文学优秀奖、台湾省报纸副刊金鼎奖。30岁前获得台湾省所有文学奖项:全国文学奖、钟山文学奖、吴三联文学奖、金鼎奖、时代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代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获得世界中华文化新传播奖、杰出孝道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士奖、包道十大杰出人才奖等台湾省奖项,直至停止参赛。

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省十大畅销作家。从小学三年级就想当作家的林清玄,17岁开始发表作品。到了30岁,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省所有的文学奖项。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已经出版了100多部作品,其中《安顿身心》、《舒缓烦恼》创下台湾省150版的畅销纪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台币的畅销纪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平均每年出版两三本新书。类别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批评、小说、散文诗等。

32岁时,他遇佛,进山修行,深入取经。

35岁时,他外出四处求学,写了一系列《身心安顿》,成为90年代最畅销的作品。

40岁时完成《菩提系列》,销量百万册,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书籍之一。同时,他创作了一系列现代佛经,弘扬了佛教文学,掀起了学佛热潮。授予杰出孝心奖。

林清玄作品多次被中国、台湾省、中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也多次入选大学中国文学选编。他是国际华人世界广为传诵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杰之一”。

对于林清玄来说,走上写作之路并不是最初的愿望。最早的时候,林清玄一直想当画家,甚至和林崇翰一起画过一段时间。但是,走上写作之路,我无怨无悔。写作自由多了,可以更清晰的描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所见所想所感。所以,林清玄会有意识地继续写下去,或许还在速写的散文上下功夫,或许开始写一些相对来说卷帙浩繁的关于人性、历史、哲学的书,又或许改变一下写小说的方式。不管他以后会写什么,写作永远是一条牢不可破的路,林清玄会一步步走下去。

7岁开始背唐诗宋词。8岁时获全台省少儿绘画比赛一等奖。65,438+00岁开始看小说。林清玄想起《西游记》是他小时候的最爱,喜欢里面天马行空的样子。

1972考入新世界学院电影技术系。他在学校很活跃,开始认真写字,画画暂时放在一边。初出茅庐时,创办《电影杂志》,担任《奔奔》杂志主编,担任《新闻人周刊》主编。这一时期,它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开始引起关注。

写报告

这几年林清玄写的报告多了,杂文少了。但是,他并不觉得可惜,虽然他知道报道只是报道,并不会成为文艺小镇,甚至有一天会衰落。但是,林清玄自觉还年轻。在这段时间里,他用报告来磨练自己的事情,创造后来的事情。

林清玄也承认,现在还不是决定1风格和1趋势的时候。他还是要多方揣摩,走各种路子,写各种文章。而且他还会去竞争其他的文章,或者喜欢一堆奖项。因为他一直是永恒的新人,1新人总是需要竞争,总是需要接受新的肯定。

散文创作阶段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阶段是在他70年代初登文坛的78年。散文集有《荷花》、《冷月铃》等。第二阶段是他出版了《雪男孩》、《鸳鸯香炉》、《失落的云》、《金色印象》、《玫瑰海洋》等。从1980。林清玄散文创作的第三阶段,是80年代后期以来最艰难也是最多产的阶段。这一阶段,他以10的“菩提系列”震惊文坛。

最新作品

林清玄在中国大陆出版了新书《论云》和《五弦浊音》,里面充满了他对佛教和人生的理解,非常值得一尝!

林清玄最新作品《心之菩提》《爱之菩提》。

名作欣赏

在月光下温一壶酒

如果煮雪真的是真的,其他的都可以抛在脑后。我们可以把今晚的桂花香放在空瓶里。当桂花凋谢,秋日已过,我们可以打开瓶盖,细细品味。

把初恋的温暖装在精致的玻璃盒子里,当青春老去,掀开盖子,面对一股热气,足以让我们感到舒服。

这里面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利益,比如把月光装在酒壶里,慢火喝,有真正的意义,是酒仙的境界。

我曾经和我的朋友住在狮子山。我每天黄昏都在一块刻着“心是佛”的大石头下喝酒。经常喝到月色全满,才回去睡在和尚庙里,过着神仙般的生活。最后一天,我们都有点醉了。当我们提着酒壶走下山的时候,感觉胸中充满了山香和云气,直到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才知道自己在哪里喝酒。

有时候抽象的东西能被我们感知,有时候有形的东西一眨眼就能化为无形。时间就是证据,证明我们活着的时候真的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时间的脚步一过,转眼就看不见了。但是,这些消逝的往事可以用来喝酒,喝完会浮现出来。

喝酒是有哲理的。准备一大堆开胃菜,喝个一塌糊涂才是喝酒的方式。几颗花生一盘豆腐干,三五好友远行。一个人喝是个好办法,直到我举起我的杯子,问明月,把我的影子带来,让我们三个人。

关于优饮法,春天可以对着花园里盛开的杜鹃花,喝五加皮;夏天,我在树上的野花里喝啤酒;秋日黄昏,竹叶煮菊,人醉海棠;冬寒时节,面对栅栏里的金银花,用腊梅做一壶大曲。这些东西都到了没东西喝的境界。

当然,诗也可以醉。

于文宝在《历代诗后吹剑录》里讲过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曾经有一段玉堂日文人好歌的场景。东坡问:“我的字像刘启(即柳永)是什么?”幕师对他说:“刘郎中的词,只为178个姑娘,捧着红牙板,唱着‘杨柳岸,风起月落’。本科学历,必须用关西汉、铜琵琶、铁板唱‘一去不复返’。”东坡上当了。

这个故事也可以引用到饮酒上。喝淡酒的时候要读李清照。喝甜酒的时候,要读柳永;喝烈酒是首大歌。其他的,比如辛弃疾,应该喝高粱。看歌的时候要喝大曲;读李后主的时候,最好用妈祖老酒煮姜汁,煮到发苦。至于陶渊明和李太白,两种色调都合适,都能喝到精品。

喝纯酒自然有真正的味道,但酒里的其他东西也有自己的味道。范成大在《栾军录》中提到:“番禺人做心形香,用素馨者,未开,穿净器薄沉香,层层封香。每一天都很轻松,他们不会等着花凋谢,花飘香。”我认为,制作茉莉花香的方法也是调酒的方法。有时候不一定要直接混着喝,这样才能有纯酒的真味和纯酒没有的余味。我有一个擅长酿酒的朋友。酿酒的时候,四周都是秋天的桂花。酒喝完,桂香袅袅,犹如天品。

我们读唐宋诗词,知道饮酒不易。当我们想起李百党读《百战酒令》时,气势如雷,诗词如鲸吸百川。我们可以知道,这年头喝酒的人真的没有勇气。现代人喝酒讲究的是格调而不是诗意。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提到杨承斋的一句话:“未曾有过才情的人,爱谈格调,却不懂幽默。为什么?风格是两手空空,好形容,搞笑敬业,算不上天才。”在阿沁楼酒吧喝酒玩乐是一种风格,一种智慧,一种精神,其中不乏才华。

《维摩诘经》中有记载,女神撒花。就在菩萨给普经弟子讲课的时候,女神出现了。花撒在菩萨和弟子之间,撒在菩萨身上的花都掉在地上,撒在弟子身上的花却像粘粘的棍子一样粘在他们身上。弟子们很尴尬,想用神力让它掉下来。仙女说:“那些不能花时间观看菩萨的人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思想。比如人在害怕的时候,非人类会得到。如果弟弟怕生怕死,色、声、香、味都可以轻易摸到。离开恐惧的人对所有五种欲望都无能为力。我还没有完成我的功课,我正在消磨我的时间。学完了的,花不完。”

这也不是风格问题,而是精神问题。虽然佛家讲究酒色财气,但我感觉到处喝酒都能达到佛家的境界。我在想,如果你能忍着把名字改成浅浅的,即使女神来散花,你也卡不住,往事如烟,往事如烟,这就是佛教徒所谓的苦修深耕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