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迁移

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客观联系的。如果割裂开来,数学课堂无疑效率低下,也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掌握。小学阶段的认知活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需要建立在特定的知识基础上。要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知识,必须重视数学知识的迁移。新知识的教学要以旧知识为基础,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有了过去学过的知识做基础,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比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就是面积的求导。学习时,可以先复习矩形和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看看平行四边形和之前的哪个图形相似,把它变成自己学过的图形。经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知道自己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矩形有很多相似之处,更容易推导,对教学难点和重点有很好的突破。

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和关键知识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课堂上粉笔+课本+黑板的教学模式,用有趣的视频、图片、声音、文字展示知识点,让学生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把静态的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

比如在“长方体的旋转”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长方体的展开,让学生认识到一个长方体是由六个面组成的,这六个面是相对的。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图形形成全面的认识,更好地解决难点和重点知识,锻炼空间思维能力,让他们不再惧怕几何知识。

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

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数学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系统。每一种新知识往往都与旧知识紧密相连。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和生长点。有时候新知识可以从旧知识中迁移出来,但同时又成为后续知识的基础。所以,数学知识点就像一条链条,环环相扣。善于抓住数学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有意识地把“迁移”作为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从旧引新、从旧积新,组织主动迁移,就不难实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比如学习圆的面积时,知道圆的面积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如何计算地图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如何求圆的面积公式并推导出来?这个时候,学生可能会不知所措,也可能会有惊人的发现。无论如何,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想象,说出自己预设的计划。你打算怎么计算圆的面积?在课堂上随机处理学生的反馈。估计大部分同学都不会说到点子上。即使他们知道,他们也可以让所有人都体验到公式的发现。此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无法与之前的平面图形建立联系,需要老师的指导。他们之前学过什么平面图形?让学生快速回忆,调动原有知识储备,为新知识的“再创造”做准备。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三种平面图形。让学生讨论并再现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配合演示,给学生视觉刺激。平行四边形是由一个矩形导出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是由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导出的,梯形也是如此。思考一个过程不仅仅是为了记忆,而是通过这个环节渗透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即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抽象总结出新问题可以转化为旧知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所以可以推断圆的面积是否可以转化为我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可以,我很容易找到它的计算方法。经过这样的抽象和概括,问题的本质就总结出来了,因为知识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学思维的方法,这才是数学的本质。

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课堂的充实和扎实,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落实“双基”。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课前,他们必须认真学习教材,熟悉教材的内容结构、编排意图和要求,掌握教材的要点、特点和知识脉络,力求真正理解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认真细致地分析学习情况,恰当灵活地处理教材,精心预设教学环节进行准备。

教学重点的形成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有关,所以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精读教师使用的书籍,把握知识与知识的关系,找出本节课中具有突出地位和作用的知识点,这样就会找到教学重点。教学中的困难一方面,教师要经常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另一方面,他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要教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出学生觉得难学的知识点,这就是找出教学中的难点。

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3

1.抓住重点和难点是前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每一章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其次,要准备足够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认知水平,并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准确定位,可以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有利条件。

2.找到知识的增长点是一个条件。

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运用数学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促进从已知到未知的推理,理解简单问题和复杂问题之间的联系,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新知识的形成有其固定的知识生长点。教师只有正确找到知识的生长点,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可以根据以下三点来找准知识的生长点:(1)有些新知识与某些旧知识属于同类或相似,所以要突出“* * *相似”,然后突破重难点;(2)有些新知识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旧知识组成的,需要突出“连接点”,然后突破重难点;(3)如果一些新知识是由一些旧知识发展而来,就要突出“进化点”,然后突破重点难点。比如在“解题策略”的教学中,虽然每种策略都有自己的适用题目,但教师在形成新策略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已有的策略,比如学习替换、假设策略时的画、列,综合法、分析法要贯穿始终。因此,本单元的教学是一个数学认知结构改造的过程,教师要突出“进化点”,然后突破重难点。

3.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指出,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妥善处理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学生实际,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比如,教师在教授解题策略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独立思考——尝试解题——合作交流——比较归纳——反思总结——形成经验。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认识解题策略,形成解题策略,体会策略的价值,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真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