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开展教研教学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研究

近年来,虽然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兴未艾,但现有的中小学教育研究基本上是基于大学或专业研究机构的实践。

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合适的运作模式。中小学教育研究有其不同于国子监和专业研究机构的特点。

教师的教育研究范式也不同于专业教育理论家。那么,中小学应该形成什么样的教育研究运作模式,

中小学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育研究?

第一,中小学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知识经济对创新能力的呼唤,面对基础教育课。

过程巨变,今天的教师该如何?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必须是研究者。

但是很多老师认为我们有“课程标准”,有专职教育研究者提供的理论、原理、方法,有老师的任务这些东西。

就是“执行”和“操作”,没必要研究。显然,这种认识不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是的。那么教师为什么要成为研究者呢?

1.教师的专业实践仅仅依靠现有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足以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工作是一门专业,专业活动有赖于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职业活动的高度复杂性导致了职业活动的存在

在大量理论未知的领域,专业人员仅靠现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很难解决实际情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

标题。因此,专业实践一方面要求专业人员掌握和运用已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求专业人员在已有的专业理论基础上不断进步。

做创造性的探索,解决原有理论中未解决的实际问题,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的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将专业服务与专业化相结合

产学研一体,专业工作者既是专业服务人员,也是专业研究人员。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教育。

专业理论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是这种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2.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教育科学理论揭示了教育现象的一般本质和规律,因此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但不能预测是否充分。

每一种特殊的教育情境都是确定的,所以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都不是直接的,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即创造性应用。

教育理论链接。这个特殊环节也是一个研究环节,就是解决如何把理论运用到特殊教育情境的研究中,比如教学。

学习方式、教学策略、先进教育经验、教学策略、先进教育经验和教育改革成果的推广等。这个调研环节是中小型的。

科学地说,应该主要由中小学教育从业者来承担。

3.在研究型变革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是一所农村中学的校长,也是一名汉语教师。在他35年的教育生涯中,他从事于

在实际工作中,在坚持教育理论研究的同时,我一生写了41本书,600多篇论文。他的研究工作一直基于学校的日常教育。

实践在研究性变革中创造了辉煌的教育成果和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生动的教育理论。

学校生活是教育理论创新的沃土,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的源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实践都能产生生动的教育思想。

可以促进“个人实践知识”的不断更新,而只有研究型的改革实践才是生动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个人实践知识”的学生。

成功的不竭源泉。实践研究型变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苏霍姆林斯基从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教师的途径。

世界级教育家经验的启示。

育人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是统一的。如果二者分离,教育劳动将缺乏创造性,教师职业将失去其固有的尊严。

和幸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希望教师的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你就不会变成每天单调的课堂。"

品味的义务,它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这条快乐的研究之路。“每个人总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双重世界里:

现实世界和假设世界,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教师研究的过程就是超越现实,追求回应。

而超越现实、追求理想、超越物质、追求精神的过程,就是获得事业发展、创造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的过程。

二、中小学教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研究者?

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的活动形式主要有三种:教育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这三者是互补的,因为

为了更好地育人,需要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就需要改进。

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需要学习和研究。

“教育、教学、科研、学习”连续体中的中小学教育研究不同于大学和研究机构。

的主旨和特点。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主体不是专业理论工作者,而是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中小学教育研究

选题不是来自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和理论贡献,而是来自学校改革的实践;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目的

我们的任务是将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解决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发展问题。并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来解决学校发的问题。

教师教育实践中展示问题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当然,中小学教育科研也期望发现规律,获取教育科研理论。

结果,但主要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教育理论,而是更注重改进,获得提高教育质量的结果,更注重自我完善

我,得到老师和学校发展的成果。

教育研究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发现”是研究,“应用”(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也是研究。专家学者使用

科学方法,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探索未知,发现规律,是研究;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方,关心自己的教育行为。

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创造独特的教育艺术,更新自己的实践知识,也是一种研究。

调查一下。而且后者是区别于前者的重要研究,是前者无法替代的。一种侧重于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建构理论;一个

直指实践,追求更加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个,作为旁观者,解读他人的教育教学活动;一个

把自己放在教育情境中,在教育行动中学习教育。一种强调使用科学方法来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以便获得可以被

别人有重复经历的结论;一种更多基于反思理性,强调个体对教育活动的内在意义、价值和应用方式。

自我解读、批判反思,以及同行之间的对话交流,以不断突破原有的认知框架、僵化的思维方式等。,以获得自我。

专业内涵的提升与教育实习的改进。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用专家学者以建构理论为目的的研究范式来规范教师是不合适的。

丰富多样的个性化研究之路,不能以专家学者的研究范式排斥或否定教师反思性研究及其成果的价值。

三、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方法

中小学教育研究主要是提高教育行为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应用性研究,主要解决教育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关于在实践中应用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的发展性研究,是一种着眼于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微观研究,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在现场进行的“实地研究”。总之是一种基于学校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实际需要的选题。

学校教师是研究的主力军,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校本研究。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

而其定位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方法与专家学者的教育研究方法并不完全相同。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特征与定义

岗位、中小学教师自身条件决定了中小学教师更适合运用以下教育研究方法从事教育研究。

1,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不是一种特定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研究理念,一种方法论的创新,以及

“老师是研究者”的概念也是如此。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因为行动研究的课题来源于教育实践的需要,很容易调动教师进行研究。

研究的热情;研究创造性地将理论应用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使研究的目的与教育教学相统一。由于行动

研究强调“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因此可以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促进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为行动研究特别强调实践者的参与,所以它提倡在日常学校生活和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采取行动。

边缘研究,所以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因为行动研究主要目的是改善教育和教学

标准,所以可以帮助研究者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因为行动研究不是一种特殊的研究

固定的研究方法,所以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标准”的解放。行动研究的过程是系统的、开放的,它的研究

方法广泛兼容,可以灵活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达到研究的目的。

行动研究的特点和优势更适合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目的、任务和特殊性,是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基础性研究。

研究方法。

2.经验总结。总结教育经验的目的是正确描述(把握)教学实践中的事实及其过程,揭示事实之间的原因。

果联系,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并努力指导今后进一步的实践。因此,一个完整的总结经验的过程应该

包括整理事实、解释事实、抽象事实,也代表了三个层次的经验总结。

过去中小学教师比较重视教育经验的总结,但近年来却忽视了经验的总结,令人遗憾。事实上,许多著名的宗教

教育者学习别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实践,探索教育的规律;很多优秀的老师都在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

在教育实践经验中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不断成长。广大中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如果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科学地进行经验总结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规律,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水平。

质量和效益。教师教育研究呼唤经验总结研究的回归。

3.“合作研究”。这是指中小学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合作开展研究。教师的教育研究需要理论指导,尤其是

教师初入教育研究,需要理论工作者的帮助和建议。“合作研究”可以促进中小学教师与理论工作者的对话。

了解,改变自己固有的认知视角和工作思路,开阔视野,有利于克服实践的盲目性,增强研究的时效性,使

教师的教育研究起点高。

“合作研究”可以使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理论家取长补短,有利于激活教育理论家的实践思维和教育现实。

实践工作者的理论思维形成集体智慧的优势,“合作研究”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

4.“教学实例研究”。教师先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全过程以“记叙文”的形式写成“教学实例”;进入

并通过写“记叙文”的方式对“教学实例”进行讨论分析;最后,通过对特殊教学实例的分析,有新的发现,或者通过

一堂课教学实例的积累和研究,总结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教学实例的学习是从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

它是一种在特定教育情境中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思想和内在规律的“临床教育学”研究。实践证明,教学实例

研究是一种适合教师并能有效改善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方法。

5.“叙事研究”和“反思研究”。教师的教育研究侧重于叙述自己的教育生涯,在自我叙述中研究自己的教学。

行为,通过自我学习,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教训,以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

“叙事研究”和“反思研究”要求教师从自己现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设计。

想增强行动的计划性和预见性;还要求观察行动的效果,根据观察记录,思考自己的行动是否产生了效果。

果,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从而批判地、持续地检验行动方案和计划。

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叙事”既是“行动”和“反思”的记录,也是批判和反思的基本方式。“叙述”性强。

“反射”的功能。“叙述”和“反思”贯穿于教师的研究型改革实践,成为教师克服习惯性思维、获得专业知识的途径。

行业发展的关键。

四、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表达。

目前,基于教育理论家研究范式的教育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是文本性的,仅限于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而其他的只能作为附件;而中学教师注重研究生动、形象、极其复杂和动态变化的实际问题,研究

报告、论文、著作不仅是教育科研成果的唯一呈现形式,还有经验文章、教育随笔、教育期刊、案例、教案、评课等。

观点、考试评价、教育辩论、教育规划、校本教材、课件、教具等。也是教育科研成果的呈现形式,甚至是教师的依据。

新课标的理念中充满智慧的一课,事实上被记录为教师教育的教材,不也是教育科研成果的生动呈现形式吗?

需要指出的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教育科研不能等同于写文章。教师科研成果总量

这个结首先是“做得好”,其次是“写得好”。教师的教育研究成果是一种具有个体意义的“扎根理论”。

看,是教育经验的积累、筛选、提炼,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除了一定的理论阐述,老师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在质的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的“话语体系”,充满了教师的内心体验、情境性和程序性描述,它来源于实践。

高于实践,既能有效指导我校教育实践,又能调动师资力量。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常见表现和特点。

1,体验篇。实证文章是总结成功经验写出来的文章。体验篇以专题为主,实用、自由、活泼。

一篇实证文章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主题、案例和分析。题目要有价值,新颖,小。这个案子应该符合标准

规律和例子不能太单调,要能从不同方面充分说明经验。分析要找出案例和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看它们是怎样的

样本变成经验。不仅要讲操作方法,还要讲它的适用范围和普遍意义。

2.教育论文。教育随笔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感悟、得失和经验的记录,也可以记录自己。

不涉及的事实、现象和行为过程。

教育类论文灵活短小,一般为一篇材料讨论。往往是作者自己的“思维经验”和“技术专精”。除了写你自己的

经验,还要写失败的教训和其他经历等。,但不是理论性和思辨性的,而主要是叙述现象和过程,而讨论的只是

点睛之笔。

结构上,有的教育随笔以记叙文为主,侧重记录教育教学的现象和过程,在文末简单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些与

讨论为主,叙述简短,只是讨论的引子。重要的是感受和感受。教育随笔的例子要新颖、典型、内涵丰富。

论科学、精辟、自然。

3.教育评论。教育评论是对教育教学思想、现象、言行和教育教学案例进行评论的文章。教育批评倾向于

对主体之外的事物进行客观评价,长谈短议,拨乱反正,分析好与坏,对与错。有一定的理论和思辨色彩,但没有必要。

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大部分是一物一评的小规模作品。

评论的结构类似于学术论文(包括引言、理论和结论),但大多是某个例子、某个现象的“小评论”。评论的对象必须是

必须有价值,即具有典型意义、内涵丰富、新异色彩。写教育评论的时候,要注意角度是否合适,深入挖掘,找出它的各种属性。

中最基本的属性。教育批评的语言表达要贴切、深刻、犀利、发人深省。

4.教育案例。案例是真实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典型事件,包括一个问题或一个困难的情况。案例写作是教师分享经验和补充的重要途径。

强沟通为促进教师反思自身行为、提升专业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

教育案例的结构包括标题、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和评论。国内外课堂教学案例写作有多种结构。

样本,但对其本质特征的分析一般由案例背景、案例描述和案例分析三部分组成。案件背景主要介绍案件发生的时间。

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说明案例研究的方法和主题。案例描述主要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场景。个案分析

是关键,主要是运用教育理论对案例做出多角度的解读,其内容可以是自己对案例的思考或运用理论进行解释,也可以

围绕问题来分析。

写教育案例时,要注意使用过去式,按照一定的结构呈现相关情节,而不是就事论事,要讲道理;案例概念

创新,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分析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抓住重点,揭示主题,找出依据和支撑。

我自己的观点。

(资料来源:课程教学研究,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