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杀害小学生母亲
医院里的死亡就像是家常便饭,每天都在发生。据统计,每年约有5000万人死亡,换算成1秒就有1.8人死亡。也许你读到这段话的时候,已经有10人死了。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和“死”很少被提及,人们也常常回避它的“不吉利”。《论语·第十一进阶》说:“不知生,何以知死?”
我们谁都没有逃脱文化基因的束缚,一直在回避生与死的话题。
所以当一个4、5岁的孩子问:“死意味着什么?我会死吗?”父母总是粗暴地打断孩子,“呸,以后不能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但是不说出来就不用面对了吗?
白曾说:“中国人谈死,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地被教育过死亡。”
死亡教育——这个词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我们的中小学课本上没有,父母也没有告诉过,老师也没有教过。死亡教育看似是一个被忽视的盲点,却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它不仅是关于死亡的理论,也是对生命本质和真理的分析。
哲学家萨巴特说:只有认识死亡,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01死亡教育要从小抓起。
有一天,小区草坪上躺着一只死猫,嘴角还留着泡沫。因为财产处理不及时,被正在走路的女儿无意中看到。她惊恐地抱住我的腿,问我:“猫怎么了?”我说它可能死了。“猫为什么会死?你什么意思,死了?你有病吗?”面对她的质疑,我意识到,我从来没有对我的孩子谈过死亡。
可能很多家长的做法和我一样。当他们看到动物尸体时,他们会蒙上眼睛绕道而行。她年纪大了,参加不了葬礼,以至于我们都忽略了孩子对死亡的理解。
这一次,面对这个非常震撼的画面,我决定和她探讨一下死亡是什么。
于是我蹲下来面对着她说:“死亡意味着这只猫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不能跑跳喵喵了。”有一天爸爸妈妈会死,你也会。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不要害怕。人虽然死了,但却活在我们心里。"
女儿还是不懂,但这一幕和这段对话,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直面死亡。
儿童时期灌输给孩子的对死亡的认知,会影响他们一生对生活的态度。
作家余华在医院长大。太平间在普通人看来是阴森的,但余华却把它当成了避暑胜地,特别大胆地躺在象征死亡的水泥床上睡觉。“在生命的时间里感受死亡的痕迹,在死亡的痕迹里感受生命的时间。”这是他与众不同的童年,也让他对生死的体验比常人更加深刻和具体。
所谓死亡教育,就是帮助幼儿正确面对自己、亲人、他人和其他生物的死亡,明白生死是自然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只有当青少年真正意识到生命是有时间限制的,他们才能更好地珍惜和欣赏生命。
但面对死亡教育,家长总是有意识地回避,导致孩子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概念,甚至漠视生命。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自杀、杀人案件逐年上升。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最多的国家。调查显示,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经有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15.23%的人认真考虑过这个想法,5.85%的人有过自杀的打算,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青少年犯罪也在逐年增加。大连13岁男生杀死10岁女生,四川大竹13岁男生杀死母亲,湖南衡阳13岁男生用锤子杀死父母,广西河池13岁女生截肢同学...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犯罪发生在各个地区,手段对人很残忍。
为什么孩子对生命如此冷漠,如此没有人性?研究发现,青少年绝望的诱因包括心理障碍、身体疾病、竞争压力、情感挫折、家庭变故等。,但根本原因是在心灵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生死教育,没有尊重和珍惜生命。
资深家庭教育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岳说:“死亡教育基本上是让人们认识生命、热爱生命,不会选择自杀或轻生,这也是它的意义所在。”
在其他许多国家,死亡教育已经融入课堂和生活。
在美国,“死亡教育”被列入课程,一些地区还开设了“自杀预防课程”,教育孩子珍爱生命。
在英国,2013年,英国已经有550所幼儿园在做死亡教育,老师们用动物的死亡让孩子们了解死亡。
在墨西哥,“亡灵节”被解释为“一个关于爱的节日”。当节日到来时,它欢迎令人鼓舞的庆祝活动,欢迎生者和死者的团聚。电影《梦之旅》展示了墨西哥对“死亡”的不同定义。
在日本,死亡教育是与生命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死亡教育的效果在2011东日本大地震海啸中已经显现。
在德国,实施了“死亡准备教育”,出版了专业教材。
但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儿童的死亡教育。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回避,而应该意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尽早认识死亡,明白生命的意义,学会如何说再见。
学会告别也是死亡教育的重要一环。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美,死如秋叶之美。”人生开始就会有告别,从“绚烂”到“静美”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学会告别也是死亡教育的重要一环。
在电影《小小心愿》中,高远,一个突然患上肌肉萎缩症的高中生,被医生告知时间不多了。“你有什么愿望吗?”影片围绕高远遗愿的实现,展开了一系列讽刺却催人泪下的画面。愿,为了让你不留遗憾的离开;愿,为了让你在为我忙碌的过程中,忘记我正在离开的痛苦。“我不想最后一次看着你哭丧着脸呆在病房里。”
“跟我说再见吧,在照片后面认真写下你的祝福!”告别是相互的。我们能对死亡做的最好的告别,就是怀着对死亡的敬畏,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过好每一天,迎接死亡的到来。
《好好生活》的作者日野宏在105岁的时候,通过采访留下了这本书。作为一名医生,他见证了无数病人的死亡;作为一个老人,他面临着许多亲友的离去。这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位百岁老人告诉我们,死亡可能令人恐惧,但它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日野元先生说,自从我的妻子去世后,一些亲戚和朋友相继离开了这个世界。虽然他们已经走了,但是因为我时常回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感觉他们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比我活着的时候更加深刻。这让我明白,人死后不会消失,不会从我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相反,它们可以通过时不时的回忆,以更深刻的方式印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像现在我感觉妻子从未离开过一样。
只有接受生命终将离去,学会如何说再见,才能在一个谈论死亡的社会里活到死。
学会谈论死亡,学会说再见,学会活得精彩。这样,才是真正的“生活”。
活得精彩,不辜负我的人生。
电影《教授》的主人公理查德教授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如果不治疗,最多只能活半年。面对生命的倒计时,他不甘心,接受不了,但在经历了挣扎、颓废、自暴自弃的过程后,突然“熬过去了”。他开始思考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理查德重返课堂,真正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他想在最后的日子里教给孩子们一些真实的东西。在自我介绍中,理查德问道:“我们为什么认识你?你的人生规划是什么?”他告诉孩子们:“不管你是什么年龄,都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活着。”
理查德与孩子们讨论了生死问题,并承认自己不久于人世。经过这些时刻的碰撞,孩子们渐渐明白了理查德所谓的“人生规划”是什么意思——他们必须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25岁死,70岁葬”的人生毫无意义。
他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热爱思考的人。不要选择平庸,人生是一首鸟鸣,活得精彩深刻。
让自己活得精彩,这样我才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光明日报在《生死教育:让生命绽放更绚烂》一文中说:我们不仅要对死亡的恐惧脱敏,还要让有限的生命更有价值,因为生命中的每一天对我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一天。我们不必回避讨论死亡的话题,但我们应该在讨论“死亡”的过程中积极地理解“生命”
国内首部大型院前医疗急救纪录片《生命速度:紧急救援120》,一经播出,豆瓣评分9.2分。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生无常,生与死的故事每一分钟都在上演。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事故哪个先来。只有活着,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才不会让那些在生活中为我们奔跑的温暖的人失望。
电影《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告诉学生:“只争朝夕”(抓住今天)。
只有理解死亡,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活在当下,享受人生,才不会走到生命的尽头,才发现自己从未真正活过。
活的精彩,死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