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培养哪些语文学习习惯?
如果说高中是让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提高应对高考的能力;初中是让一个学生懂得学习,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那么小学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一、为什么小学四年级是关键期?
1年级和4年级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期:9 ~ 11岁的儿童处于儿童期后期,大脑发育正好处于改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期;
2.四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而小学四年级是这个飞跃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有所提高,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迅速;
3.四年级是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成绩开始分化的时期;
4.四年级是塑造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后关键期;
5、四年级是培养良好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的重要时期: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小学四年级语文学习八个习惯的培养
1)培养认真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按阅读顺序阅读,先看题目,再粗略阅读,了解课文轮廓,再仔细阅读,逐字理解全文;最后,根据课后练习的要求,认真阅读,深入思考,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层次和中心思想,写出学习提纲和读书笔记。并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书的阅读中。
读课文时,四年级学生要用手,用脑。他们不仅要在生词下面划线,用拼音正确发音,通过结合单词或看插图来理解意思,还要通过阅读、标记和注释来阅读课文,用各种符号在关键词、中心句、段落和疑难问题下面划线。在阅读和思考的同时,细细品味作者是如何观察事物和处理材料的,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要解释的人、事、事、景。让学生在书本或笔记本的空白处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2)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不仅是学习的准备,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四年级学生的预习习惯正处于提高阶段,更需要做好课外预习,让学生读准读音,认准字体,理解词义,在语境中理解词义。根据“如何阅读一篇课文”的要求,从粗读、细读、精读三个方面理解课文,概括段落大意,总结向中国学习的思路,回答疑难问题,检查效果。每次预习都要确定一个重点,安排适当的预习题,逐步完善要求,强化体系。
第三,培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好习惯。
在课堂上明确提出“学会听三心”,即在听的时候要做到:
第一,认真:无论是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讲课,老师和发言人说什么你都要听,脑子里不要想别的;
第二,要有耐心,学会尊重。不要随便打岔,在没有听完别人的意见之前,不要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出现错误时,一定要等自己把话说完,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来;
第三,要边听边思考。在倾听他人时,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听”、“说”、“思”并重,相互促进。逐渐学会补充发言。
4)培养字迹工整,乐于阅读的好习惯。
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只要拿起笔,就要一笔一笔地写,力求做到姿势正确、笔画清晰、结构合理、线条工整、美观大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和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积累点点滴滴的发现,逐步发展自主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学校,在家里,在社区...每当看到汉字,就会产生阅读的欲望,并有意识地记忆。
5)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最基本方式。自然、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事、景,随时记下所见所闻,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学会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课前:按照预习的相关要求做。
上课:在专心听讲的同时,指导学生对重点内容、难点问题、重点句子做简单的标记,如圆圈、三角形、圆点,并记下一些关键词。
勾画书中的重要内容,写下书中关于要点的关键句子。
课后:结束后,你可以掌握你所学知识的一半以上。
7)课后复习的习惯
每天回家整理当天的学习笔记,总结自己不懂的地方,重点难点,学会总结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找出自己的疑惑,可以通过讨论和咨询来了解,力求做到“开诚布公”,不留学习死角。
八)、培养检查作业并及时批改的习惯。
作业练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不是布置作业。作业有助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要求学生做:
1,按时完成所有作业,营造安静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你随时随地都能坐下来安静学习;
2.善于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不拖不抄作业;
3、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格式规范,表面整洁;
4.认真审题:在作业中看清题目的要求。
5、作业前复习相关内容,作业后认真检查,自觉验证;
6.练习本发出后,发现错题及时自觉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