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高一第二册数学教案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这个班有20个学生,其中男生11,女生9。经过上学期的数学学习,他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已基本达到学习目标,对学习数学有必要的兴趣,愿意参加学习活动。例外的是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动手学习资料比较有趣。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的自觉性较差,少部分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口算马虎,课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少部分学生成绩较差。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及时弥补错误,让整个教学顺利进行。所以这学期的教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教材
这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退位减法,分类排列,100以内认识数字,认识人民币,100以内加减法(口算),找规律,常复习。这本教材的重点教材是:100以内的数的理解,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减口算。本教材在学生已经掌握20以内数字的基础上,将认识数字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字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字的读写,找出100以内数字的构成和大小,并利用这些数字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形成初步的数字意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样,教材除了数字识别和计算,还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整理、寻找规律等内容。用这些材料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形成了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1和10,理解单位和十进制中数字的含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数字,能够读写100以内的数字。掌握100以内的数由十位和一位组成。掌握10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能计算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和整数十位,体验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用加减计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分类方法,会简单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对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有初步了解,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学问题的提问和回答。
5.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珍惜人民币。
6、直观认识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能用自我语言描述矩形、正方形、三角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我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之美的意识。
8.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工作,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构成对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对数学思维方法的初步感受。
四、教学措施:
1,课前备课一定要充分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在设计课堂测试作业时,必须将不同学习技能的学生分层次安排,并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
2.课堂上注重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棍棒、图片等教(学)工具进行直观教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审题、敢于提问、认真听取他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喜爱的游戏、童话、故事、漫画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6、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并根据具体情况,创造一些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具和学习工具。
7、经常去课堂做课外辅导,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初一二下册数学教案今年初一我上两个班的数学课。在这一学期中,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良好班集体的建设为主要目标。于是我制定了高一数学教学第一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对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从幼儿园的游戏到小学生的学习;从没有规则到遵守规则;从无知到无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方面都需要孩子近期学习。我们老师从开学第一天就开始做这种培训。看似简单的口令,简单的文字,简单的动作,但要让孩子整齐划一并不容易,任重而道远。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的数字的构成,认识、阅读和书写10以内的数字。理解加减的意义和名称,熟练计算一位数的加减;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直观地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并能识别。对钟面有初步了解,能看全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根据标准对教材进行了调整,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多的知识。取决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材料和学习材料。数的识别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渐形成数的概念,达到熟练计算的目的。重视学生对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树立数的意识。计算教学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使用自己认为适合计算的方法。安排使用数学资料,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四,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规律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如何听课,如何写字,如何记作业,检查作业的简单方法,都是学习习惯的素材。在课堂上要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听取他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今后的学习中仍然要充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将这一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用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风格。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探索数学、独立思考,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欲望,从而达到获取知识、发展技能的目的。
3.尽量注意创设情境,为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宽。要研究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照顾中年学生和思维迟钝的学生。尽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信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幻灯片等教具,便于创设生动的情境,并经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字迹工整的良好习惯。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孩子的学习,将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