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第9页~ 11页课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九、十、十一页讲的是课程目标第三大点要求的第二阶段(3-4年级)的四点:识字与写作、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一.识字和写作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我已经积累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其中1600左右可以写字。具备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词典和字典可以通过词序索引和部首索引进行编辑。

学习汉字,首先要注意激发兴趣,其次要注意识字和写字的数量和质量。

2.正确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熟练地用硬笔书写正楷,做到规范、正确、整洁。用毛笔抄写正楷,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从我们现在的初中阅卷来理解这几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写字姿势是最基本的,姿势不正确,写的规范整洁不容易。如果一开始不写规范,时间越长,字越难看。所以真正有机会练字的是小学阶段。

3.能够感知常用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的事物、行为之间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了解这一点,对后期少写错别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阅读和欣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初要学会默读,不要发出任何声响,不要指读。学会略读,大致了解文章。

理解这两种能力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能力,需要老师和同学认真训练。

2.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单词和表达的意思,并欣赏关键单词和表达在文本中表达情感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了解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和引号的一般用法。

理解词义,使用标点符号,绝不脱离上下文。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标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够对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并愿意与他人讨论交流。

对情感内容的理解是阅读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能力,圈点是最基本的阅读方法,讨论交流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4.能够复述叙事作品的主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优秀的诗歌,注重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拓展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

理解这一点,都是阅读能力的高标准。不要低估。

5.通读全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理解阅读整本书是这一点中的重点,同时要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理解。

6.积累课文中优美的文字和精彩的句子,以及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素材。背诵50首优秀诗歌(段落)。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集书籍资料,乐于和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感觉这个只是强调背诵,其实考试的时候要注意重点单词的听写。课外阅读总量很容易达到,但质量却千差万别,一定要特别重视,用心培养。

第三,表达和交流

1.愿意与他人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自信。

感觉自信来自于自己的努力锻炼和别人的肯定与鼓励。

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听讲,听人说话时能抓住主要内容,并能简要汇报。能够向别人询问你不了解的事情,并与他们讨论不同的意见。

理解、学会倾听和征求意见是这一要求中的重点和难点。

3.能够清晰的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具体生动地讲故事。日常生活中能主动参加文化活动,根据不同场合尽量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礼貌提问和回应。

感觉声音大,要从小训练,这是自信和尊重他人的体现。

4.观察身边的世界,能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者印象最深刻最感动的写清楚。可以通过笔记、短信等方式交流。在练习中尽量使用你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尤其是新鲜的单词和短语。

理解这一点,强调的是学以致用。从观察能力开始训练。

5.学会改正练习中有明显错误的单词和短语。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练习每学年约16次。

感觉好文章都是自己修改的。可以看看国内著名特级教师关建刚的相关著作,阐述的很详细。

第四,梳理和探索

1.试着整理一下学过的单词。努力寻找汉字的形、音、义、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读写。

我感觉这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从根本上防止错别字的发生。

2.学会组织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用书面或口头的方法,尽量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和探索。

这一点的实现,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3.能够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收集材料,相互讨论,并尝试运用汉语和结合其他学科解决问题。

感觉提出问题,通过收集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可以终身受用的高级能力。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有意识的培养。

在落实上述要求的过程中,注重国家通用语言的文化内涵,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了解革命英雄和模范人物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 * *产党和中国人民* * *的朴素感情,增强民族自我

自豪感。

以上几点的实现,再次强调了以文载道的理念,强调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