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第一,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育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感染学生,所以要用严谨的教风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去影响学生。上课时,衣着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晰易懂,逻辑性强。板书要工整规范。板书的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容,都能在无形中用美感染学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感受到美的教育。辅导“问题学生”要耐心细致,让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如果老师在教学中阴郁、无生气,课堂气氛就会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压抑感,学习潜力得不到挖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情感融入认知活动中,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第二,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只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材料,抓住时机进行思想教育,德育就会贯穿知识教学。比如在复习“时、分、秒”的教学时,用课件展示北京申奥成功人士的喜庆场面。抓住这个材料,教育学生:中国申奥成功了。我们中国人期待这个梦想已经很多年了,今天我们终于实现了。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讲授圆周率时,可以介绍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人,比外国数学家早了一千多年。并讲述了祖冲之追求数学的感人故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再比如,在复习六年级“读写”的教学时,可以有选择地引入一些当地的教育数据。还可以介绍一下中国的地形特征,比如中国幅员辽阔,东西长约5000公里,南北长约5500公里,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中国有一条举世闻名的长江,全长6300公里。在讲授“应用题”时,通过对应用题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农业、科技、卫生等方面令人信服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科学。
第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不是少先队的活动。它有自己的特点。它无法在全班对学生进行道德和理性的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带德育因素的字、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渗透其中。比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好的例子,比如做好事、节约水电、改革前后人均收入等,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又如:在讲授“时、分、秒”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可以做多少事,一节40分钟的课有多少个65438+s。从而及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讲授“元、角、分”时,可以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要爱护人民币。另外,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在一起学习的时候,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认识到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成功了,我们才能成功。
第四,严格要求,强化训练。
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要求学生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在教学和训练中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主要是通过不断的反复训练来实现的。通过严格的训练,学生可以形成对任何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正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勇气。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良好品德的培养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的引导,从一点一滴做起,既要注重循序渐进,又要贯穿始终。比如在计算能力的训练中,我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题边思考:“有没有抄错题或者抄掉的现象?”先算什么?又算什么?可以简单计算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步回头看,自觉检查,及时纠正错误,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止耽误,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书写清晰,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小数点等。在题目里。写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联系生活实际,收集相关信息。
数学是一门高度关联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精选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在教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