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制”为什么能成为国家竞争力?

一只德国Steiff泰迪熊有35个零件,其中80%是手工制作的。学做这样的泰迪熊一般需要1年。Steif的一只泰迪熊要40-70欧元。为了节省薪资成本,Steif曾将部分生产外包给中国的一家工厂,但合作仅过了四年就结束了。当时公司CEO公开斥责中国工厂生产的一些泰迪熊眼睛歪,没有可爱之处,质量缺陷毁了Steif的名声。他解释说,中国工厂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是员工流动性太大,缺乏长期培训。

另一家德国公司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他们频繁拜访中国合作伙伴,希望建立良好的关系,但后来发现,只要半年,一个工厂的员工几乎全部更换。员工流失率如此之高,德国企业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接受。

上述两家中国工厂遇到的关键问题是:一是缺乏技能,二是人员流动性大。这一点德国企业很难理解,因为作为制造业大国,德国有延续了几十年的“学徒制”。这使得他们的工人从正式步入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就训练有素。

一个18岁的青年,完成了学徒期,就相当于拿到了正式的工作合同,除非他行为不当;用人单位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了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他们不仅在勤工俭学期间教会了他们所有的基本技能,还有效地传递了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乃至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这些年轻人可以清楚的明白,是愿意从事某个行业,服务某个公司,还是选择回到大学继续深造。对于德国或瑞士社会来说,学徒制不仅保证了较低的青年失业率,还控制了员工的流动率。

德国一代又一代的机械师、工程师,技术过硬,工作严谨,具有“工匠精神”。这些难以复制的软实力也是学徒制传授的。

欧洲工匠精神中有难以复制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通过学徒制和“发自内心的教导”来实践的

学徒制被写入德国联邦法律

在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欧洲,德国的失业率是欧盟最低的。德国,从政府到企业,都认为这是由于德国独特的双轨制DualVocationalTrainingSystem,也就是俗称的“学徒制”。

虽然各州的具体实施会有所不同,但在15岁到16岁之间,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德国青少年进入了职业学习体系,他们还在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在企业工作。我们说365线是最好的,德国学徒制涉及350个不同的领域,不全是技术人员或工程师,还有眼科医生、银行家、交易员、手工艺者、水管工甚至建筑工人。2003年,每三家德国企业中就有一家提供学徒培训。2004年,德国政府要求所有德国企业接受学徒制,除了一些非常小的公司。在德国,学徒的月薪一般是650欧元起。

一般每周在技校(Berufsschule)学习一两天理论知识,另外3到4天在公司学习实践技能。这个过程会持续两到三年半,具体看专业和公司。其中理论教学的等级控制有严格规定,由德国行会监督,受国家培训法规保护。

这一制度最初是由1969年的《职业培训法》引入的,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甚至被写入了联邦法律。在德国,技能型人才不完成学徒培训几乎不可能找到工作。比如轮机工程的招聘,必须完成学徒制。

瑞士也有同样的“双轨制”,实施方式也差不多,所以两国都受益匪浅。

作为瑞士政府学徒制度的重点实施单位之一,维氏集团首席执行官CarlElsener IV在接受专访时表示:

维克斯常年保持50名学徒,每年接受10到12名新学徒。在瑞士,从16岁开始,学生可以选择是继续读四年高中,还是去当学徒。学徒每周有两天在技校学习理论,学习与学徒相关的知识,也有文理分科;其他三到四天在公司或者工厂学习。在维多利亚州,学徒的一般安排是第一年在学徒部学习基本技能,从钻孔开始;第二年,我们将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然后进行更详细的技术培训。瑞士的学徒制以前是学徒制和大学教育不能同时存在,但是新政策规定完成学徒制后仍然可以上大学。

在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欧洲,德国的失业率是欧盟最低的。德国,从政府到企业,都认为这是由于德国独特的学徒制。

古贝林集团总裁、董事会成员、家族第六代传人拉斐尔·古贝林(RaphaelGubelin)谈到了瑞士的竞争力。他首先提到了瑞士的“双轨制教育”,在学校学习理论,在工厂实践。然后我们就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种双轨教育是瑞士经济的重要支撑,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通过学徒制,我们训练我们的工人成为有耐心和激情的“工匠”,并对他们的工作充满自豪感。他们在学校学习“准确性”的概念,并训练如何在工作中达到“准确性”。这一点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瑞士制造可以成为工匠精神的体现。

为什么需要学徒?

博世集团董事WernerStruth毫不掩饰自己对学徒制的推崇:

德国技工在德国制造上有很强的竞争力,这来自于德国独特的教育制度‘双轨制’。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很多国家大学都有精英教育,毕业后边工作边学习;德国也是如此,但说到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已经开始接受职业培训。他们将在技校学习基础知识:数学和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劳动法、地理和历史。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负责生产和物流)AlbrechtReimold坦言:

保时捷采用双轨制,为公司培养未来人才。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机制,因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很会引经据典,但实际上他们连现实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需要的是通过实际操作积累的经验。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AlbrechtReimold:保时捷采用双轨制为公司培养未来人才。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机制,因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很会引经据典,但实际上他们连现实是什么都不知道。

保时捷德国每年有200名学徒,包括150名技术工人和50名办公室人员,包括销售和管理人员。多年来,这200个名额的报名人数一直保持在6000人左右,录取率只有3.3%。相比德系车企10%的平均离职率,保时捷公司的离职率为0.6%。

AlbrechtReimold还表示,除了200名高中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公司的年轻学徒外,巴登-符腾堡州还有大学学习的双学制。这类大学的“学徒”在类似的产品开发、品控或生产部门接受培训,在校三个月,公司三个月,以此类推,三年后拿到学士学位。保时捷每年只有15的机会。三年后通过最终测试,才有可能获得保时捷的永久工作合同。

“我们需要工匠,但更重要的是,有机器的机械专业人员。因为在市场上,我们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因此,我们开始引入学徒制。学徒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是非常昂贵的,但是绝对值得。确保自己永远拥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卡尔·艾尔逊四世说。

在维克斯,公司需要为学徒提供学习空间和新机器,以确保他们能够在最先进的机器上学习。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有最好的“师傅”来培训这些新徒弟。联邦政府补贴技校,所以学徒几乎可以免费学习理论知识。公司为学徒提供教育和工资。如果是办公室学徒,第一年可以拿到700瑞士法郎的月薪;第二年月薪900瑞士法郎;最后一年月薪1400瑞士法郎。

学徒的未来

初中毕业,是去当学徒,还是继续读高中,上大学深造。这两种教育轨迹会对年轻人的未来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

学徒和高考可能会导致最终的成功。德国前总理GerhardSchr?Der)就是一个例子。14岁开始在五金店做零售学徒。

C.成立于1853的德国钢琴工坊Bechstein,学徒时间为三年半,其中每年有八到九个月学习制造技术。这些学徒可以达到工艺大师的标准,成为国家认证工程师。之后他们的选择面很高,可以做公司的管理层,也可以自己创业。

同样,博世集团董事WernerStruth也说过:“如果你在16岁开始进入公司当学徒,那么前三年你会被培养成一名技术员。19岁完成学徒后,可以进入技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相比之下,普通高中生这三年读完高中,然后直接上大学。这样看来,是选择高中还是去当学徒,对年轻人未来的职业生涯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你以大学毕业生的身份进入公司,不一定是从厂房开始,但有可能一开始就进入工程中心、品控或者采购。”

斯托瑟坦率地说:

在一个厂房里,流水线上最高级别的是一个“师傅”,一个有经验的工人来管理厂房和几百名员工。这种人才也可能进入工厂的部门经理级别。类似部门的经理,一般都有足够的经验自己创业。

在德国,学徒可以成为技术员,也有机会有一天成为博士毕业生。因为他们进入技校,完成学徒期后,才能进入大学。

德国政界和商界的许多名人都是从学徒开始的。德国前总理GerhardSchr?Der)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未来的德国总理14岁开始在五金店做零售学徒。在这次对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负责生产和物流)AlbrechtReimold的采访中,他自豪地介绍自己从16岁就开始当学徒,学到的技能就是制作工具。因为手艺好,他甚至一度获得了“德国最好的工具工匠”的称号,之后他回到大学学习,同时学习生产技术和工程技术。而他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是从奥迪见习计划开始的。

意大利和英国一直试图复制学徒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在英国,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曾高度赞扬学徒制,鼓励在职职业培训,甚至给小企业的第一个学徒发放了1500英镑的补贴。结果,由于过去几十年“去工业化”如此彻底,很多学徒没有技能可学。

意大利摩德纳国际劳资关系高级研究院院长米歇尔·盖兰·蒂沃斯基说,意大利的学徒制度只有一个感叹:“现实与理想的学徒制度相去甚远,甚至成了剥削那些灵活廉价劳动力的简单工具”。学徒制成了年轻人职业道路上的“死胡同”,结果就是没完没了的临时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