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的社会事业

截至2011年底,铜仁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663所(其中民办332所)。其中,幼儿园345所(含民办281),小学2038所(含完全小学1446,教学点567个,民办25所),初中213所(含民办13),特殊教育学校5所,高中42所(完)。在校学生888706人。其中,小学生440046人,初中生224086人,普通高中生77829人,幼儿园和学前班105696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343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26738人,专科生9085人(含两院成人专科生585人),本科生4883人(含两院成人专科生65438人),教职工44704人(含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0860人,初中11244人,特殊教育学校92人,高中5370人,中等职业学校962人,幼儿园1572人,高等院校912人。

院校名称办学主管部门铜仁学院贵州省教育厅本科碧江川东教育园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教育厅专科碧江川东教育园区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省教育厅专科碧江川东教育园区贵州信息工程学院(民办2014秋季招生开始)贵州省教育厅专科德江县城南新区高级中学。

二类省级示范高中铜仁市第一中学、思南中学、铜仁市第二中学、松桃民族中学、石阡民族中学、沿河民族中学、德江县第一中学、三类省级示范高中铜仁市民族中学(铜仁市第三中学)、印江民族中学、石阡市级示范高中铜仁市第四中学、铜仁市第八中学、铜仁市实验中学、铜仁学院附属中学、万山民族中学。截至2013年,铜仁市* *已建成县级文化馆10个,县级图书馆10个,博物馆、纪念馆7个,实现了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全覆盖;7个县级体育场馆;农民文化家园153个,农民书屋2699个,数字农民书屋7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7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2个,县级信息资源分中心10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2452个。总投资6543.8+0.2亿元,实现了广播电视覆盖。

灯笼、傩戏、书法、笛子、民歌、滚龙、赛龙舟、木偶、说春等非物质文化。,已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1项;被授予“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8个,“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9个。有20多个民间节日,如苗族、土家族、侗族、仡佬族、羌族的4月8日,茂隆节、元宵节、摇摆舞节、端午节等。傩戏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古朴迷人的四面苗族鼓,土家族摆手舞和侗族歌曲,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苗族绝技。

三月三节

侗族的传统节日通常被称为“赶坳”或“社交场”。男女老少穿上民族节日服装,聚集在山沟里唱歌或讲故事,其乐融融。青年男女以唱民歌的形式倾吐心声。

六月六号

农历“六月六”又叫“尝新节”。给祖先祭祀新的米、瓜、菜、鱼,然后全家人吃一顿饭。这一天,无论是富人还是普通百姓,都要露出自己的衣服和被褥,俗称“晒龙袍”。族长翻族谱是为了防霉防虫。

石阡春说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唐代,是石阡代代相传的综合性民俗活动。《谈春》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用词讲究,意在劝导农民,同时也向人民送去丰收、风调雨顺的祝福。

上刀梯

刀梯,又名刀山,是傩活动中“还愿”时的“通行证”。后来它被民间艺术家整合成一种艺术形式。伴随着民间舞蹈、民歌和打击乐,男女表演者每一步都要表演惊险、壮观的动作。

茂隆节

石阡仡佬族龙灯是石阡唯一的一种独特的灯笼,也是中国唯一的一种。它是由石阡仡佬族的“竹王崇拜”与古代夜郎文明发源地中国的“龙文化”融合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灯由竹子制成,由两部分组成:邓宝和茂隆。表演时,数十人手持手柄舞动毛龙,几条毛龙可以连在一起摆出各种造型。到了晚上,整个毛龙都是透明的,跳舞的时候更加壮观。2005年,“石阡仡佬族茂隆节”被中国文化部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3年底,铜仁市已建成公路枢纽中心服务站及县乡站119座,其中客运站63座。G60沪昆高速玉屏段、G56杭瑞高速大寺段、G56杭瑞高速四尊段、经石阡县至黔东南州剑河县高速公路(四剑高速)、铜仁至大龙高速公路(S15通达高速)已建成通车。宋铜高速公路也已开工建设。9个区县已通高速公路,到2015,县县通高速公路(10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