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学生要想通过40分钟的学习提高,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对学习的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要了解教学的真正出发点。

第二,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第一,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是有用的,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减或改动;二是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第三,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便于师生自主探究。

第三,设定明确的目标,贯穿所有细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目标必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认真分析学生出发点、充分理解学段课程标准目标、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具体说明一节课下来学生能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能养成哪些情绪和态度。

设计对秒的理解时,要求学生:

1,能知道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钟= 60秒,体会1秒,理解1秒的值;

2.能够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看、说、算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初步树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每一分钟。

第四,活跃教学活动,提升学习氛围

当教学目标确立后,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实现,有效的学习活动自然成为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首选形式。

在认识秒的过程中,设计教学时,我在关键点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一,在了解学生秒的知识上,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与组内同学交流,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与全班同学交流。第二,在学生明白秒针在L方是1秒,在1方是5秒后,让小组内的学生轮流出题,从而引导学生找出经过的时间,知道秒针在1圆是60秒,以此类推。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己创设问题,合作解决问题,逐一突破教学中的重点。

第五,研究教学过程,探索教学顺序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遵循什么步骤,是教学设计中必须完成的任务。合理安排教学顺序,有助于学生系统学习,从一个知识层次提高到另一个知识层次。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通过听秒针走的声音,观察钟面,可以先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准备情况,再观看神六发射,感受和交流第二知识。这种安排使学生了解自己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有序地接受新知识,进一步探索自己未知的空间。

6.精心设计练习,拓宽探索空间。

实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习题必须精心设计和安排,因为学生在做精心安排的习题时,不仅主动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获得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数学习题的功能,既要由浅入深地设计习题,又要循序渐进地改进,突出重点,注重题型搭配,还要加强习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因为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厌烦情绪,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有效思维。开放式实践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成功的机会,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7.预估教学过程,预测突发事件。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动态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情感和态度。所以,课堂上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把上课看作是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而应该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为每个环节设计多个具体方案,以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意外。在设计从“1秒”、“几秒”到“1分钟= 60秒”的链接时,学生出题的可能性有:(1)从小时到小时;(2)从整点到非整点的情况;(3)从不到整点到另一个不到整点的情况;(4)穿越l2点;(5)秒针做一个圈;(6)分针从一圈转到几圈。只有充分估计学生的各种情况,才能应对教学中的任何突发情况。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的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开动脑筋,想办法,从了解学生的情况出发,着眼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从教学设计出发,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教材,理解教材,运用教材,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