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院的历史和文化
明清时期,濮院有亦舒、亦学、祥云书院和一个提倡女学的妇女会。民国时期有两所完全小学,13小学,还有织布作坊、机械小学等职业学校。1947年,濮院前往上海发起创办私立美景初级中学。建国后,改建为桐乡县第三中学。
溥热情好客,各界文人墨客纷纷来镇居住。元至顺建年间(1330-1333),蒲父子组织了“聚桂文会”,500名东南名士携文与会。杨伟贞评卷评优,录选了30篇优秀作文,出了一本画册。后世有“自五邑起,皆文代代传”之说。明清时期居住在该镇附近的包迅、北琼、程刘庄等人在蒲川结成社团。清初举办太平文博会;嘉庆年间,岳洪珍和陈世昌组织了冷锋诗社。明初居住在濮院的著名儒士宋濂所作的《蒲川八景》一诗,引发了众多名人的齐声吟唱,促进了该镇的诗歌创作。吕坤的《鸳鸯湖讴歌》就旧闻和讽喻而言,不亚于朱彝尊的《鸳鸯湖讴歌》。清代,沈涛的《深湖百首》赞美了小镇的历史、人文、市场、物产和名胜古迹。乾隆年间,沈尧咨、陈光裕合编《蒲川诗话》,收集了29位诗人的作品35卷,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作品。清代雍正、乾隆以后,艺术创作和书画鉴赏、石刻、考古收藏也在镇上流行起来。沈禄端、、张等人,或书画、或石雕、或收藏鉴赏,都有很深的造诣。董,清代濮院画家,博览群书,擅画花鸟。其仿宋代草虫原长卷为吴昌硕题写,尤为珍贵(现存桐乡县博物馆)。著名学者沈子有大量关于太平天国的史料。其曾祖父沈东佘撰写了《东社杂记》,其祖父沈为廷将其附于《游深湖》,为濮院留下了珍贵的文史资料。濮院自古以来就有淳朴的风俗,重礼轻耻。一年之中,有许多目的不同的节日。每到除夕,家人团聚,开心辞旧岁;大年初一,鞭炮齐鸣,庆祝春节。或者选择好时机,烧香祭祖,拜天地,祈福,让商人获利,收获庄稼;或者同宗、邻里、朋友,互相交流,庆祝吉祥姻缘等。
春节的第一天,人们会在午夜燃放烟花来迎接新年。早上吃汤圆,让汤圆又圆又甜。还有长寿面,意在长寿。从初二开始,亲戚朋友互相拜访拜年。
元宵节也叫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古代叫上元节。IHD有迎龙灯、赛龙舟和吃饺子的习俗。新年在元宵节结束。
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有吃萝卜糕(年糕)的习惯。孩子们竞相放风筝,村里的人筹钱赏神(土地神)取乐。
农历三月初三,女人采野菜花插上,有人说夏天不晕。3月3日,清朝康熙皇帝辛丑室(1720-1721)有祈福仪式。当时浪费了几千块钱,男女聚在一起娱乐。
4月5日,清明节,清明节前一天叫清明夜,吃螺蛳狮子,扔空壳上瓦,一举成名。清明节吃清明饺子,互送亲朋好友。清明节前后十天,家家祭祖。
长夏五月六日的夏天,家里人都吃麻球。据说可以避免蚊虫叮咬。还有烤野生稻,露天用砖瓦做的(最好在树下,瞄准鸟巢)。由白米饭和竹笋、新蚕豆和肉制成。传说吃完就不是夏天了。
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我们吃褐色的种子和雄大豆。菖蒲和艾叶挂在门前。用雄黄在小孩额头上写“王”字,穿上五毒衣驱邪。
6月19日农历的19日据说是观音道学日。村里的人有烧香,买鱼虾放生的习俗。
相传农历七月初七晚上,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这一夜,可以观赏到《天河》里牛郎织女的相移,让村里的人觉得是一种享受。以前也有女孩子学缝纫,求技术。七夕的晚上,我把事先做好的小绣花鞋放在马桶边上,喃喃道:“坑里的女神是独脚仙,教我家姑娘好好缝。”庭前还挂着瓜果,如果晚上有蜘蛛在身边,就叫“巧合”。还有洗成汁染指甲的凤仙花。据说7月7日染色会“染得快”。
中秋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被称为中秋节。在过去,死者的灵魂在12日到16日被献祭。
中国农历七月三十日,传说是藏王菩萨诞生。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地里插上香烛,意思是插上蜡烛;把锯末和油混合放在瓷砖上点燃,每天都会很香;把砖堆成塔,在上面点上香,就叫灯塔;把一个纸灯放入水中,随其漂流的叫沥水灯。现在仍有少数人在那一天在地上放蜡烛。
中秋节被称为中秋节,因为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月亮是圆的。每天吃月饼,南瓜,南瓜子。深夜赏月,旧时东岳庙有赏月会。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人们喜欢吃红豆和糯米,文人喜欢赏菊、饮酒、吟诗。
冬季至日65438+2月12冬季至日节的前一天被称为冬季至日之夜,用食物、酒和纸锭祭祀死者。在冬天的至日,有一句谚语说,你可以弥补你吃的东西。
腊月二十三送灶,俗称农历除夕。开始扫屋尘,准备年货;烧红豆糯米祭灶神,送红纸做的纸轿子给灶神;冬青树和柏树的枝条缠绕在麻杆上,称为“日日增加”;把麦芽糖涂在灶神的“嘴巴”上,让灶神好好为世人说话。
除夕是腊月的最后一天,俗称除夕。用鸡、鱼、肉、年糕祭祀神灵,称为“土地过年”。为团圆饭加热。这叫熬夜。晚饭后,长辈给年幼的孩子压岁钱。这一夜,让炮弹扔了一地也不扫。自南宋以来,濮院镇的百姓多以养蚕织绸为生,勤于缝纫机,所以有关于养蚕的习俗。
正月里,用一根长竹竿祭拜柴田,四面绑上稻柴,立在田间或空地上,用芦苇搭起棚子。棚内供奉田祖和蚕花之神,晚上还会有巫婆唱歌、放鞭炮、放花管,然后送火给神灵,祝愿田蚕来年丰收。同时也很好玩。
养蚕与丝绸的发展密切相关。腊月十二蚕生日,老蚕娘娘(春蚕农妇)常以米粉为茧圆祭炉,称为蚕圆戏。有宋日:“金铂鸽有圆蛋,汤在小锅里沸。今年生日满桃红蚕,明年山头有十万。”现在炉子已经不崇拜了,但是养蚕时禁忌的一些词语很讲究。比如笋不叫笋,蚕叫“损”,吃姜不叫姜,蚕叫“僵”。避免说“茶”字,因为“茶”和“蛇”同音(濮院方言)。濮院是中国?溥丝之乡。自宋代蒲家迁地以来,农耕、桑、丝织业不断发展。生产出来的Pu丝洁白、滑爽、柔韧、耐洗,是丝绸中的上品。它被历代皇室官员广泛使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繁荣延续了700多年。南宋惜春(公元1174-1189)期间,“素锦轻,日工盛,濮院名达天下”(《蒲川传》卷一)。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运土机器换成纱丝,制成了独一无二的作品,蒲丝的名字也越来越出名。濮院丝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发展成为丝织业专业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1662—1795),丝绸产销达到高峰,形成了以濮院为核心的区域性蚕桑、丝织商品经济中心。《浙江通志》记载:“金笳大名颇有名气,但濮院所产绢丝训练有素,组织严密,以贾志恒在一镇经营为基础,年底贸易不下数十万金”,史称“工商巨镇”。当时濮院镇有一万个花炮,大部分人都以织绸为生。有许多种类的丝绸,包括花丝绸,官方丝绸,篮子丝绸,平原丝绸,帐篷丝绸和彩绘丝绸。有花、素丝、锦缎、三梭、五梭、花、素丝和纱。清末仿湖绉,盛产蒲绉。
蒲丝在全国各地都有销售,尤其是“大富贵”“小富贵”等图案,更受北方人欢迎。“脆皮羊肉面”是濮院镇的传统饮食,冬春季节各美食馆都有卖。羊肉是用当年生的“花山羊”做的(肉嫩,味小,山羊最好,湖羊次之)。待其宰杀脱毛后,洗净切成小块,每块约四盎司,叠放在大锅内,每锅80块左右,调味,适量酱油、白糖、绍酒、姜、红枣。面条是当天镇上的制面作坊抖出来的细水(像线一样粗)做成的。人们可以在一大锅开水(俗称健康面)里一煮就拿出来,放在盛满羊肉汤的大碗里,盖上一片脆皮羊肉(喜欢肥瘦,可以自己选),随意撒点葱、蒜或辣椒粉,就可以吃了。羊肉酥香嫩滑,香味浓郁,面条软而有弹性,汤汁浓而有光泽,色香味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