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学数学一个小题目的研究报告

小课题研究报告

-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

一、选题的提出

“数学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对数学的理解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角度去理解,还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会”。这充分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数学教学总是脱离生活,使得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更加抽象,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课题研究中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所蕴含的生活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提问和自主研究,积极寻求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所以我确立了一个小课题——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

二、研究的目的

1,培养学生积极稳定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各种渠道探究该知识点的相关背景,突出该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呈现知识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揭示该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本质,了解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实际影响和现实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所赋予的实际意义的深刻理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稳定的学习态度。

2.通过引导学生从校园、家庭、社会等日常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认真细致地观察和记录,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寻找问题情景,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和解释,从而引导学生用准确、严密、简洁的数学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从而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研究。

3.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场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通过对学生生活和兴趣的了解,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加工和整合,对学习材料进行重组,使新的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教学内容生活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等方法和手段,模拟、再现、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融入整个教学过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开放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通过设置开放、实用的作业形式,学生可以及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验证自己的数学知识,并在课堂与生活之间反复验证这一过程中积累的新经验,即作业形式是活的。

4.丰富学生数学生活实践经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通过课堂上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将抽象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的数学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经验,注重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途径解决问题,督促学生积极应用和验证数学知识,不断形成、积累和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5.挖掘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我拓展意识和学习品质的研究。通过关注学生生活的真实环境,如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可以挖掘与学生数学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活元素,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进行开发、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生活教育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引导学生积累、验证和巩固知识经验。

三、研究原则:

1,主观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呈现形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简单地依靠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获取知识,而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和讨论的机会,进而得出数学结论,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这是由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决定的。

2.实际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学生一旦离开学习实践,就不可能成为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参与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3.公开

要使数学课堂生活化,就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实验和活动的机会,使新教材的教学更容易体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并利用好开放性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第四,研究的实施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把熟悉的、贴近的、现实的数学带入生活和课堂,让他们感到亲近,变得具体、生动,诱发学生固有的知识潜能,让学生主动动手,动口动脑,想方设法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满足自我生活和心理需求,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强化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了他们求异的思维,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进而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大胆地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从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主题探究的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产生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十分重视诱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比如在教‘角的认识’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时,我们先给学生展示常用的物品,如扇子、书、红领巾、球等。用幻灯片,然后把实物拿走,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就在我们身边,无形中产生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再比如,在讲授“商的近似值”时,学生可以尝试做一道“150÷44”之类的除法题。当学生不会除法时,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自然会产生数学题,进而学习“商的近似”的知识,满足了学生及时解题的需求。

2.创设情境,实现“生活化”课堂教学。

新知识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而探索“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摸、拼、画、测,在“生活化”的动手操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

3.走进生活,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可以促进学生探索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比如,学完“矩形面积”后,可以安排学生回家在家里测量客厅的长和宽,找出面积,然后测量一块地砖的长和宽,计算面积,最后算出客厅铺这样一块地砖需要多少块瓷砖。如果一块地砖28块钱,那么一块* * *要多少钱?这必然会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密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的“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实践和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接触并逐步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有必要拓宽数学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了解认知和行为与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水平。比如教数学广角煎饼的时候,我让他们回家观察妈妈平时做什么,这样很容易学到知识,增加生活阅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身边的事物,有意识地将所学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的问题具有吸引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

动词 (verb的缩写)研究的实践探索与措施实施。

在研究的初始阶段,我发现学生还是脱离了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学生仍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缺乏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老师设计的活动能不能称之为真正有效的活动。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通过研究,逐步把课题思想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这样我的课堂才会有一个新的提高。无论我得到什么样的内容,我都知道如何从生活中找到它的模式。并引导教师在反思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重点在于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课题的实践探索和措施的落实:

第一,捕捉“生命现象”,引入新知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收集生活数学的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比如我教《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我们就在学生对生日感兴趣的时候切生日蛋糕。怎样才能公平的分,得到同样的量?学生讨论,然后自己分,要求同分...最后得出“人→分→份(获得份额)”并获得相同份额(每份都相同),称为“平均份额”。这样,利用人货分的生活现象,得出“平均分”,既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又让学生对新概念感到新奇和亲切。

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共同存在的,并不神秘。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其次,联系“生活图景”揭示规律。

学生非正式的数学知识,生活中数学常识和经验的建立首先要依靠实践活动,让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是水之源、根之树。教师如果能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勾勒出一幅“生活画卷”,就能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比如我在教“简单分数加法”的时候,我创造了一个生活场景。每个学生拿出两个8/8的圆,让学生组成一组给圆上色(在不同的部位上色),然后将两个圆重叠,看两个圆的上色部分加起来有多少。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重新设计“生活场景”,进行练习。

数学知识要练习才能巩固,数学技能要反复练习才能习得。数学教学如果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践,将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讲授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当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解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同桌的两个学生合作表演相遇问题应用题中的情节,口头编应用题并回答...那么,你能在没有同桌帮助的情况下独自表演吗?学生们很感兴趣,纷纷举手演示。经过这个练习,学生对“两地、同时、相向(右)、相遇”等有了真正的认识。

教师要善于在数学内容中挖掘生活场景,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的很有趣,数学也真的很有趣。

最后回到“生活世界”,广泛交流。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会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重要道理,数学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生活数学的世界中求新求美。

教师只有真正把学生带入生活,把课堂上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之美和创造之美。

第六,研究的成果。

1,加强了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3.降低了教学难度。

4.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

一年来,我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的提高。。

反思一年多的研究过程,我有很多体会:

第一,在我的努力下,本课题的研究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呈现方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我的研究还停留在一个比较简单的层面上,今后的研究还需要向更深的层次进行深化和延伸,以全面提高自己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次,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角度,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学生”的研究,即“学生参与”的研究需要更加全面和深入。

再次,课堂是本次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解决了研究过程中的方法论问题,但我感觉还是不到位,特别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从而进一步做好定性研究。

七、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该题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实践中及时总结提炼一些现象、想法和感受,并上升到理论层面。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还远远达不到。

2.对案情的理解不全面。实践中有应对思路,只求有所为,不求有所改善。这种态度需要在以后的实验中改进。

3.探索“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形成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个难点。

4.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现有条件(如学生家庭条件)有限,使得课题的研究受到一定影响。

5.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以总结报告和教学研究论文的形式呈现。然而,如何使这些成果深刻体现所设想的“生活化”教育思想,并真正落实到日常的具体教学过程中,也是一个研究难点。

八、对今后工作的一些思考。

1.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数学”的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2.通过研究和探讨,我摸索出了“生活-数学-生活”的数学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以指导我今后的数学教学。

总之,这个项目实施一年来,我感觉自己的理论素养有所提升。而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搬到课堂上。通过对现有教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手段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和验证。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解释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课堂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应用数学的过程变得有趣、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这是我以后研究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