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萍的人物事迹
1979高考失利的刘艾,到湖南农业大学学习水产养殖技术。经过三年的艰苦学习,他带着满满的理论知识和学校老师天真无邪的教导,回到了交通闭塞的柳下镇罗家冲。在我家后面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家庭农场,我开始养精瘦猪。他一边养猪,一边翻着自己学过的书,从养殖到繁殖,从营养到防疫,记录下每头猪的进食、睡眠、发病、治疗,还严格按照科学的操作规程给每头猪注射了副伤寒、丹毒、口蹄疫等疫苗。有一年夏天,他发现因为猪圈温度太高,猪睡不着,也长不胖。一天洒水多次还是没有效果,他就试着在猪圈里装了一个电风扇。结果开关一转,猪都睡好了,比平时早出了十几天!带着成功的喜悦,刘爱萍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当年屠宰瘦肉型猪1100头,获利12万元。
不断学习摸索。刘爱萍成了众所周知的“猪博士”。为了让自己的养猪场越做越大,他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种猪的引进和养猪场的扩建上。10年,刘爱萍为衡阳对外贸易提供了14000多头商品猪,为国家创汇1400万美元。到1992年,生猪年产量达到2000头以上。
抓住机会扩大规模
尝到养猪甜头的刘爱萍,越来越觉得后山的养猪场不能适应发展形势和规模。他决定离开交通闭塞的罗家冲,到离柳下公路不远的茶山买地建房。扩建养猪场的消息传出后,刘爱萍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但闻讯赶来的衡阳市和衡东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领导却不这么认为。1993,两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出资60万,帮助建设种猪场,购买良种猪和仔猪。同年5月,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的第一个猪舍建成后,刘爱萍没有让它空着。他一方面组织修建二、三号楼,另一方面引进猪种,从拥挤的旧猪圈中分出一部分养在新猪圈里,变戏法似的,手头养了3580多头猪,总资产300多万元。
刘爱萍的英勇事迹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密切关注。65438-0995,湖南省委原书记王茂林视察了刘爱萍新建的养猪场,对这位年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大加赞赏,鼓励他脚踏实地,努力探索“公司+农户”的发展道路。领导的嘱托,像一把春风,温暖了他奋斗的心,激发了他创业的热情。现在,他不仅拥有占地30多亩的场地,还建立了总面积5400平方米的猪圈,总资产达到6380多万元,从业人员152人。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刘爱萍发现使用从市场上购买的全价猪饲料成本过高,于是进行饲料配制研究,采用日本技术在饲料中添加松针粉进行分级试验。结果比市场同类饲料早出5-7天,成本下降10%。此后,他为不同的商品猪和母猪配制不同的饲料,使养猪场饲料自给自足。随即,他在夏留记镇创办了爱平饲料加工厂。
形成一个发展集团。
靠养猪发了财的刘爱萍,一直不忘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理念。刘爱萍长期支持并提供“一站式”服务的600多户,年产量超过654.38+20万。以这些“骨干户”为基础,刘爱萍成立了“爱平养殖集团”,真正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的发展新路。公司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分户饲养、分户付款。集团公司从年出栏3000头发展到年出栏3万头,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省最大的优质种猪和商品猪生产基地。
调整思路,开辟新路
自1997年12月以来,生猪价格一直在下降,这让中国的养猪户叫苦不迭。全国无数职业农民甚至把自己的母猪都宰了,从此不再提桶。在这种形势下,爱萍集团的农民“稳如泰山”。有什么诀窍?明眼人刘爱萍实话实说,“我们养的都是各种瘦肉型猪,而且都是自己养,质量高,成本低,受市场影响小。他们当然受得了。”原来,刘爱萍早就预见到,全国农村养猪热潮的兴起,必然会引发传统养殖业的“革命”,只有品牌与国际接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2005年,市、县农发办积极支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批准立项,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535万元,帮助集团在柳下镇大水田村建设规模化原猪养殖场。同年3月,从美国引进美国长白猪、约克夏猪、杜洛克猪原猪种,属于自繁自养良种猪。这种猪和本地肥猪的生长要节省200元左右,这样“爱平养殖组”的成员就可以在价格下跌趋势中避免200多万的损失。
刘爱萍2005年投产的预见性原种猪场,是中国同行业中现代化程序和科技含量最高的原种猪场。3分钟能喂700头猪的中央空调、电脑监控、自动投喂设施,大大提高了改良猪的生长速度,同时减少了人工投喂带来的一些病菌,让猪也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十年磨一剑,斗争终于成功了。刘爱萍终于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凝聚了一颗耀眼的明星。2006年2月11日,春光明媚,阳光明媚。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衡阳市委书记徐明华的陪同下,到衡东县爱平爱知集团,对刘爱萍给予高度评价,寄予厚望。
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刘爱萍的智慧和汗水,加上他对家乡的真挚热爱,最终凝聚成一颗耀眼的明星,照亮了家乡的土地。在1993被团市委评为“湖南青年致富典型”,在1993和1995被团中央和国家科委两次授予“全国农村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在1998被团中央、农业部和2002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被农业部、劳动部授予“全国劳动模范”。2008年,再次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刘爱萍更加注重在建学校、修路架桥等公益事业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村里修路,他出了654.38+0.9万元;柳下镇建新街,他拿出654.38+0.88万元;新田村和大桥村修路时,他分别捐了2万元和1万元。柳下中学和柳下小学经济困难,他自愿捐款20万元...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参加了湖南代表团的讨论。刘爱萍作了题为《关注民生》的发言,就农民反映强烈的粮价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向总理提出了意见。在那次会议上,他还提出了一份书面建议,建议政府“继续加强农村电网改造”,这引起了国家发改委的重视。2004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他写了两份关于农村人才和生猪屠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建议。5438年6月+2005年10月,衡东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1城镇居民死亡,损失1.7万余元。当年5438年6月+10月,同一地区又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名农民死亡。每个农民的死亡赔偿金只有5万多元,不到一个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农民和城市居民“同命不同价”的不公平现象引起了刘爱萍的关注和思考。2006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他牵头提出了《关于解决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人身损害赔偿差距问题的提案》,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关注。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对《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修改论证。这个法案因为央视等媒体的报道而广为人知。事实上,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刘爱萍也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提出了许多建议。2006年,刘爱萍发现许多农村生猪死亡严重,给农民造成重大损失。2007年3月,他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发言,呼吁政府对畜牧业实施保护政策,增加投资,完善防御体系。由于准备充分,他讲了一个多小时,以至于“工作人员反复提醒我们抓紧时间。”今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祭祀猪发展的政策,刘爱萍功不可没。2007年8月,刘爱萍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时,建议“诉讼时效应有所限制,否则会造成许多问题。”健谈、不时打手势的刘爱萍回忆起5年的参政历程,十分激动。“我是农民,可以当人大代表。我感到非常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前后提了30条建议。提出的建议都是从平时和农民的接触和观察中提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