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坡度坡向特征
通过坡向分布图分析(图4.14),1986阳坡面积比例略高于其他坡向,接近30%,而2013各坡向比例趋于均匀,其面积比例在25%左右。比较各方面面积比例,在1986,阳坡>阴坡>半阳坡>半阴坡,在2013,阳坡>阴坡>半阳坡>半阴坡。可以看出,各坡向面积比的大小趋势基本一致。
图4.13研究区不同坡度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
图4.13研究区不同坡度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
1—白塘乡;2-桃村乡;3-以下高乡镇;4-京平镇;5-玉岭乡;6-向阳堡乡
从土地利用类型的坡向分布来看,耕地和林地的坡向分布相似,1986和2013四个方面的面积比都在20%以上,阴坡和阳坡的面积比略高于其他方面。与1986相比,2013年阴坡和半阴坡耕地和林地面积比例略有增加,阳坡和半阳坡有所减少。
草地主要分布在阳坡,1986阳坡草地比例达到30%,2013阳坡增加到40%左右,2013半阳坡略有增加,阴坡减少10%以上。
1986年城市用地主要分布在半阳坡和阳坡,其面积比例在30%以上,而2013年主要分布在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与1986相比,2013年阴坡城镇用地面积占比上升最多,上升近20%,阳坡城镇用地面积占比下降最多,下降近15%。
图4.14研究区坡度分布图
图4.14研究区坡向分布
1—白塘乡;2-桃村乡;3-以下高乡镇;4-京平镇;5-玉岭乡;6-向阳堡乡
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阳坡,阳坡农村居民点比例在1986年达到40%以上,2013年有所下降。
各坡向空场、剥离区、排土场的比例在20%以上。工业广场主要分布在阳坡和半阳坡。1986交通用地主要分布在阳坡,面积比例接近35%。2013年其面积比下降,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面积比均上升,达到20%以上。
4.3.3.2坡向变化的数量差异
从各坡向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来看,在阴坡,与1986相比,从面积变化来看,2013林地面积增加最多,增加面积为932.60hm2,增加率为83.97%。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面积为1007.39hm2,减少率为24.01%。从变化率来看,城市用地面积增加最多,增加了188.21倍,增加的面积为187.80hm2,草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率为65.18%,减少面积为977.08hm2。
在半阴坡上,林地面积以2013增加最多,增加了832.51hm2,增加了1.05倍。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面积为975.24hm2,减少率为29.62%。从变化率来看,城市用地面积增加最多,增加了70.52倍,增加面积为148.78hm2,草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率为36.96%,减少面积为415.37hm2。
阳坡上,从面积变化来看,林地面积增加最多的是2013,增加面积为709.04hm2,增加率为61.71%。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面积为2263.95hm2,减少率为49.36%。从变化率来看,城市用地面积增加最多,增加了30.27倍,增加的面积为90.32hm2,耕地所占比重下降最多。
在半阳坡上,林地面积在2013年增加最多,增加面积为669.13hm2,增长率为70.65%。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面积为1354.86hm2,减少率为37.71%。从变化率来看,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最多,增加了47.12倍,增加的面积为157.24hm2,耕地比例下降最多。
4.3.3.3坡向变化的空间差异
从各方面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变化来看(图4.15),1986-2013期间各方面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明显,主要从耕地和草地向城镇、林地和破损地转变。耕地向城镇和损毁土地的变化主要集中在荆坪镇。耕地和草地向林地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玉岭乡和高霞乡。
图4.15研究区不同坡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
图4.15研究区不同方面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
1—白塘乡;2-桃村乡;3-以下高乡镇;4-京平镇;5-玉岭乡;6-向阳堡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