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级存在哪些问题?
(一)以更批判的方式看待后进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些孩子因为年龄大,管理方式落后,基本就不管了,形成一部分孩子养成了散漫的习惯,不注意卫生,学习习惯懒散,自律性差。因此,一些学生在学校经常时不时地犯错,比如小动作,无故旷课,宿舍纪律和卫生差,有的甚至发展成偷窃和打架。所以大部分班主任都是以批判性教育为主,是局部的后进生,对后进生使用批判性教育过多。
(二)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我们的教育现状是,教育行政部门只以升学成绩评价学校,学校以教学成绩评价班主任。小学虽然没有升学压力,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就是成绩至上,家长都希望孩子有好成绩。职称教学成绩的评定也很重要,学校的成绩也影响着学生,所以各个学校和班级的管理者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其他能力课程往往被语文和数学课程代替,尤其是在农村小学。由于农村教师的弱势,往往一个老师有几门课,所以老师本身对这门课并不熟悉,能力有限,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些课程被语文和数学课程取代。
(3)教师权威绝对,工作方法简单。
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生活在农村,他们接触到的新思想、新方法很少,尤其是老年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在继续使用旧的教学方法。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威是绝对的。班主任在制定班规、成立班委、实施管理、监控和评价学生等方面拥有最终决定权,扮演着“管家”和“警察”的角色。学生没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主体地位基本无法保证。另外,在农村小学,负责教育的老师多以批评教育和惩罚为主。因为这种方法耗时少,见效快,所以这种方法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味的批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导致很多学生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形成更严重的结果。
(四)班级管理随意,没有合适的班级制度。
在农村小学,教师往往仅凭自己的经验和客观意愿来管理班级,没有班级管理的目的,也没有制定合适的班级管理制度。教师往往只注重结果,注重智育,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只关心班级对学生的管理。一些老师对学生班级管理漫不经心,导致很多学生思想素质下降,心理素质差,法制观念淡薄,人为形成学生两极分化。
二,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注重智育,以成绩衡量学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老师、学校都希望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学生学习成绩好,老师高兴,学校高兴,家长更高兴。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困难学生漠不关心,只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标准,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
学习成绩优秀不代表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呈现离家出走、社会暴力、道德行为等问题的学生中不乏成绩优异的学生。成绩好的同学可以成为班干部。因为他们很努力,自律能力很强,所以在学校一直受到老师的关注和保护,家长对这些孩子也很放心,对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波折都不闻不问。好学生为了在老师和家长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在言行上严厉要求自己,压抑自己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发展。这样的学生一旦在理想生活中遇到波折,就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家庭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很多。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太宠孩子,或者孩子基本不听老人的教导,所以很多孩子养成了坏习惯,很难改正。这个问题在很多农村普遍存在,导致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的支持,老师拍不到手,直接影响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效果。
(三)社会和学校管理的影响。
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小社会,所以社会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很大。社会实践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影响班级集体的建立、班级风气的构成、班级的管理。这种影响是宏大的,是决定性的,以至于一些班级管理者很难改变。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更自私,所以农村人口的觉醒程度比城市人口低,社会习惯自然更差,增加了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难度。另外,由于影视的进步,影视内容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影响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班级管理。
另外,学校的工作也会影响班级的管理。比如学生在学校提出的一些要求,学校在各个班级老师的分配,学校公共卫生区域的分配等等。这些条件虽然不是影响班级管理的主要因素,但如果不和谐,就会对班级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教师自身素质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农村小学很多老师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而且相当一部分新师范生是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在父母的呵护和溺爱中长大。另一方面,近年来师范生质量逐年下降。此外,农村学校工作量大、待遇差,导致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被调离农村,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三,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对策
(一)基于农村学生的差异,合理运用教育技能。
农村小学多来自农村。他们性格不同,家庭不同,经历不同。为了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家庭,要求班主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情况,把握全局,全面加深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正确分析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
1.应该正确引导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同学去追求自我价值。引导他们在学习中严格要求,积极进步;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活动,如班级选举、学校文艺演出、小记者征文等;思想上有进步,愿意帮助落后的同学。
2.对于后进生,教师要以鼓励教育为主,尽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逐渐摆脱各种缺陷。同时在班里设置各种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让学生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展示自己。
(2)合理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个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这是班级胜利的保证。在班级管理中,要给学生明确的行动方向,制定必要的班级管理制度,要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1.制定阶级条约。班级管理套路可以以“条约”的形式呈现。开学的时候,我让全班讨论制定班级条约。班会上,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制定了班级管理十条条约。每个人都发誓他们会遵守条约。班规让学生认识到维护班级利益不可或缺,代表师生利益,必须盲目遵守。条约就是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建立班委管理制度。班委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充满活力的班集体离不开一个强大的班委。所以班主任在接收新班级的时候,首先要选择班委。农村小学老师大多任命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当班干部,这是不科学的。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有管理能力,很多这类班干部的学生不满意,经常抵触他们的管理。另外,农村孩子太胆小,不敢大胆表达自己,更不可能自荐。所以老师要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让学生介绍,举手,这样选出的班委才会心服口服。
老师应该对学生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班委选出后,他们要大胆让学生管理学生。我会让班委管理自习班和午睡班。我发现我坐在教室里的时候,很多同学会小声说话,做一些小动作,我也经常提醒他们。班委管的时候,班级很安静,没有一点声音。我安排一个班委每天值班,给它一个上锁的纪律书。如果一个吵闹的同学写下他的名字,我会在课后教育这个同学。这个方法很有效。没有老师的时候,值班的班委会承担起管理班级的责任,从而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3)提高教师素质。
老师是以身作则的老师,是学高的老师,是正直的榜样。如果一个老师正确、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学效果好,他就会有一种宏大的、无形的影响力,不自夸、不怒自威。而农村的小学老师远没有这个规范,必须时不时的学习,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加强岗位培训,时时更新我的管理理念,树立素质发展和学生主体性的理念,与优秀的老师交流,学习经验。
(四)加强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和沟通。
我们应该积极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号召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教育关系到国家、民族和每个家庭的未来。学校班级的常规管理,未来合格人才的培养,家庭和社会的需求,构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农村小学和外界接触不多,家庭对孩子的学习也不够关心。学校应该多邀请外面的优秀人士来讲课。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学校邀请了许多优秀的人来我们学校讲课,包括医生、警察、大农民等。他们的发言对学生帮助很大。他们知道卫生的重要性,知道遇到坏人怎么报警,需要毅力才能赢...
学校还规定每个老师每学期至少要有两次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学校里经常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咨询他们的意见,请他们提出建议,参与学校的管理。
总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班主任,以及家庭和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教育工作者要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善于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努力发扬他们的长处,抑制他们的短处,为培养合格的、全面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