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1是什么版本?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备读写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读写和口头交流,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也要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样的。因此,我们既要重视语文的影响,重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汉语也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验和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是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语文课还要考虑语文的特点对识字、写作、阅读、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要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积极倡导。
(四)努力构建开放、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通过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融合,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创新的。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适合他们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灵活的实施机制,并不断调整更新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九年一贯课程目标的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下,按照1 ~ 2年级、3 ~ 4年级、5 ~ 6年级、7 ~ 9年级四个学习阶段提出了“阶段目标”,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各学习板块相互联系,螺旋式上升,最终全面实现总体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读写、阅读、写作(第一阶段写作、第二、三阶段练习)、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全面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
4.在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提出了教材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学与评价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下了创造的空间。
的总体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习汉语拼音。会说普通话。认识大约3500个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使用多种阅读方法。有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情和理解。我可以阅读日常书籍,报纸和杂志,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丰富我的精神世界。能在参考书的帮助下阅读简单的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
8.能够用具体清晰的方式表达你的意思。能够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用常用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9.具备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沟通,初步学会以文明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中文参考书。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