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一方面,美育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学家认为,审美教育应从审美形式和审美教育两个方面进行。审美形式教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式结构和艺术作品的形式、形态、风格的欣赏和识别能力,审美教育是培养人建立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的美感、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并使之相互协调,最终使人具有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中小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应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

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强,美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选取的欣赏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电影、电视、录像、模型画、参观、访谈等多种形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增加直观的形象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第二,要让学生从小接触大量高水平的艺术作品,丰富自己的形象储存。中小学的艺术欣赏可以在一个专题上欣赏,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绘画、工艺、设计等课程欣赏。同时还可以举办美术作品展,经常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和老师的作品。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甚至参观书画家的画室或作坊。

第三,要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和生命,发现和发现自然和生活中的美。

第四,在教学中,要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教师不应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而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讨论去体验、思考、鉴别和判断,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