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校本培训综述

小学数学校本培训综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和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以下是我精心收集的小学数学校本培训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校本培训总结1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在学习中受益匪浅。我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等。得到了更新,我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策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培训的经验总结如下:

首先,思想和灵魂受到了洗礼

多年的教学经历已经渐渐让我觉得累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抱怨学生难教难管,反而把教书当成了谋生的职业。所以教育教学工作往往很无聊,心态总是不平衡。通过这次培训,我听取了专家的意见,震撼了我的心灵,净化了我的灵魂,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让我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学会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的支点。我们知道如何更好地爱我们的学生,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二,加强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老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必须有一桶水。但学生要想永远取之不尽,老师就得时不时补上,专家的话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给我们介绍,阐述深奥的理论知识,通俗易懂,给我们很大启发。面对一群群求知若渴的学生,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重大责任和教师职业的神圣。我来为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指明方向。尤其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和争论,让我意识到终身学习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性。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完善、提升,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世纪的挑战,才能胜任教师职业。

三,构建有效课堂

通过认真学习,我对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有了全新的认识。面对新课程和新理念,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取新的措施实施有效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有效的课堂教师要坚持先学后导,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在建构主义教学的基础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基于知识的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突破点,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和冲突。把握新旧知识的转化关系,需要教师创设真实场景进行互动。教师设置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使整个课堂学习活动充满活力。

有效的教学应该将评价渗透到课堂中。教师要使知识问题化、问题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与学生搭建知识的桥梁,形成合作,探索和解决问题,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基础。如何营造和谐的课堂或情境?指导学生学习要科学,训练的问题要客观,内容的评价要全面真实。教师必须综合思考和评价的一系列问题。

第四,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听优秀教师的观摩课。

培训中,专家们的讲述严谨、专注、自然,让我深受启发。我在教学中努力精心设计习题,用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知道数学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新课改中“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更愿意接受。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真的大开眼界,从其他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运用我所学到的技能。

小学数学校本培训总结2暑假十一天的学习活动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现在,我谈谈对这次培训活动的一些想法。

如何更好的“重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确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也是我这几年教学最大的困惑。现在我就说说我作为参与者的感受。

首先,培训活动加深了我对课前备课的理解。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知道小学数学的备课应该准备什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实施,还很模糊。经过这次培训活动,我真正明白了有效备课活动的流程: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学习者特点分析——教学目标确定——近期发展领域分析——教学处理与策略选择——教案呈现。我先说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并不是只说教材。在教材分析中也需要明确编者的意图。借此可以实现哪些阶段性目标?在什么总目标的指导下,应该在课堂上具体落实目标?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形成什么样的能力?另外,从其他区块的准备中,我也知道了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习者的特点和他们的近期发展领域,如何让我们的教学真正惠及他们,形成他们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因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计算和实际应用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应该能够在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新一代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形成能力,而形成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只有搞清楚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才能更有效。

其次,它给我创造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现代教育加强学科融合,要求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学会合作,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把我们的教育做好。事实也是如此。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我经过思考不禁得出一种力量,那就是努力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可能就是人是群居动物的原因。

再次,通过这次培训,可以取长补短,看到很多老教师的风采,认识很多优秀的年轻教师。通过交流,我知道自己真的有很多缺点,可以从中学习,请教,这也是我成长的好方法。

另外,参加完这次活动,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因为这种备课活动费时费力,不可能把所有的备课过程都呈现给大家。所以要思考如何处理“磨”的真实有效性。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真的大开眼界,从其他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运用我所学到的技能。

小学数学校本培训总结第三篇为期五周的小学数学培训结束了。如果要说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很好的人生一课。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1.懂得欣赏和爱的艺术。作为老师,只有欣赏和爱孩子,才能赢得他们的爱和尊重,“只有亲吻他们的老师,才能相信他们的方式”。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笑声,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神,课后意犹未尽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让孩子真的喜欢,真的想学,真的想跟着老师走进精彩的知识殿堂。

2.创造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辨、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数学教学情景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力形式,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3.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每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测,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去交流、去总结,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和可持续发展。数学老师要注重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而不是只盯着眼睛。如果在教学中真正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会事半功倍。

培训结束后,我对自己的压力更大了,因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数学思维、数学意识、数学精神和数学美感等素质,才能生动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达到较高的教学效率。为了不被淘汰,我们必须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等。这就需要我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在课堂上实践,及时反思和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我相信通过我的不断努力,我会有所收获。

小学数学第四部分校本培训总结通过小学数学教研组教师的研修活动,总体感受是按照“三次备课,两次研修”的要求,研修教师和教研组组长制定和完善了研修计划。组织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着力解决教学问题,有效促进了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授课老师认真完成了三个教案(基于个人经验、同伴互助、教学反思);针对两次打磨情况,老师们整理了个人反思;两次打磨后,上课了。课后,全组教师认真参与调研打磨、听课评课等活动。对此我深有感触,主要有两点收获。一是学习如何上好复习课的重要策略,二是了解如何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首先说说一堂好的复习课的主要策略。我们认为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一节课要有自己的亮点,比如王老师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对于这节课来说,新课的引入是一个亮点,让两个学生参与到抓珠子的游戏中,看谁能把珠子一个一个的抓到,然后联想到数学知识网络的构建,最后衍生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思路。

2.复习的材料要分层次,从基础题到扩展题,这样才能体现出必要的练习题深度。但是要记住,教材太多了,要把重点放在经常出错,容易出错的地方。这样才能达到更明确的教学设计目标,达到高效课堂。以孙老师的矩形和正方形的复习课为例,一开始就要开展一个完整的矩形和正方形知识的活动,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然后通过眼力、巧手等活动,一步步打开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翅膀,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独立遨游,感受知识带来的神秘。

3,课堂气氛要活跃,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意图,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如徐老师的作业法则,在这里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十分简单活跃,师生互动完美,关系融洽。上课的老师都很顺眼!其次,我们来谈谈如何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这样才能做一个好老师。听了王老师关于青年教师成长经历的介绍,我们无比激动和兴奋。没想到一堂好课会这么“煞费苦心”。突然觉得做一个好老师真的很难,有“三难”。准备一堂好课很难。备课不是写教案,而是研究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二是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科研项目、教育故事等写作难度大。只要和教学有关的点点滴滴都能随时记录下来,自然会积累积累,让你熟能生巧;三难是终身学习。当今社会,信息更新速度极快,老师每年都要不断学习创新。

总之,我们深刻理解,磨课的过程是一个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它是一个重新诠释课程标准的过程;是和同事交流的过程;是分析学习情境的过程;它是一个教育心理学综合应用的过程;它是教学理论综合运用的过程;它是一个与社会生活现实相联系的过程;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它是课程整合的过程;它是教学规律的优化选择过程。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打磨”中,我们整个教师群体逐渐成长起来,教研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