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音乐讲稿模板优秀范文2020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大自然带领学生听一场特别的音乐会,缩短学生的空间距离,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就像大自然中的一员,在情境中感受大自然的声音之美。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音乐讲座草稿,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范:《春天来了》,小学三年级音乐讲义稿。
第一课春天来了。
课程内容
1.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2.歌曲《春天在哪里》
3.欣赏音乐《春天》和《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一是可以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了解曲式结构知识,用动作和图形表达歌曲的曲式结构。
3.听音乐,引导学生用动作表达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四,开展保护自然的环境教育
教科书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演唱两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欣赏两首以“春天”为主题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景和万物复苏的景象,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善于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业。《春天来了》是一首旋律优美的德国民歌。描绘了春天田野里鸟鸣、鸟争、儿童嬉戏、歌唱的热闹景象。这首歌由阿坝三个简单的乐句组成。教材中运用了听、唱、动、画、敲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掌握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热爱生活。
课程安排:四个课时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
第一类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向师生问好。
二、新教学:学会唱《春天来了》这首歌
1,老师引入话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后让学生用毛笔把歌曲的内容画出来,增强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
(1)用点状四分音符练习。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动情地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用灵活优美的嗓音演唱歌曲《春天与自然》。
唱歌的时候,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的心理和状态。第一次唱的时候,用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辅助唱。引导学生跳音,轻唱灵活。)
3.分析歌曲特点,引出音乐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特征。歌曲的旋律是明显的aba三段结构。让学生用简单的图形表达这三个单词的异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1)当你听到歌曲的前奏音乐时,你会想到什么?
(2)“听完和唱完之后,你对这些相同和不同的乐句有什么感觉?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学生分析后,老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充分肯定学生参与音乐欣赏,鼓励他们多动脑。
三、发展(环保):安排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思考他们将如何以实际行动关爱自然。
第四,总结,下课。
教学黑板:
春天来了
强弱迹象逐渐消失迹象逐渐消失迹象。
教学反思: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演唱歌曲后,仍有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节奏。
小学三年级音乐讲稿,范文儿:《橘子》
学习目标:
1,能带着感情唱《橘梗谣》这首歌,感受歌曲之美。
2.引导学生学会创设情景和动作进行表演,学会在情景中用动作表达和体验自己的情绪。
3.通过简单的节奏欣赏韩国舞蹈的内在节奏,即内在的呼吸带动外在的动作,从而进一步感受韩国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唱歌的时候,注意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小节。
2.伴奏歌曲,注意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
首先,听音乐,做节奏。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老师做几个动作,让小朋友猜猜是什么舞蹈。
老师跳藏舞,新疆舞,蒙古舞,朝鲜舞。让孩子们猜猜这是什么舞蹈。
2.播放歌曲视频,老师介绍“韩国舞蹈”,学生试跳。
3.你觉得刚才这首歌怎么样?学生谈感受——三倍还是两倍——学生拍。
4.揭开话题:听《橘梗谣》录音,学生三拍演奏。
出示图片,老师介绍桔梗是韩国人喜欢吃的一种野菜。
5.学唱歌。
(1)学唱音乐。
出示卡片1的前四小节,老师来唱。学生按照老师的教导学唱,边唱边打节奏(2-3遍)——出示卡片2的后4小节,方法同上——1+2,唱好前8小节——3、4、5、6四张卡片由学生组长抽中,每组一张卡片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学——老师的巡回指导。(重点:教程中画了一组卡片5)
要求:声音轻,不影响其他三组学习唱歌。把卡片按序号放在黑板上,老师会指挥各组唱歌。加卡7,再唱一遍,一起唱——用单簧管吹。
(2)学会唱歌词。
播放磁带,学生轻声唱——提醒学生注意乐句——重点唱:第二句的符号点,第四句的连接,符号点,第五句的衬,最后一句的连接。
(3)谈:你觉得应该怎么唱?用欢快的心情歌唱,展示人们节日的丰收。
第三,创造业绩
学生一起唱-分组表演-伴奏完成表演-集体表演展示。
第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了解韩国音乐和韩国舞蹈,也希望孩子们能在课后更多的了解韩国文化。
小学三年级音乐讲稿,范文三:《我是草原小牧民》
学习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习俗,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动情地唱《我是一个小牧歌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歌曲。
3.通过听、唱、跳、创作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风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音乐和舞蹈。
2.动情地唱《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
教学难点:为歌曲创造不同的动作。
教学过程:
首先,感受一下大草原。
1,老师:小朋友们,快乐音乐课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老师邀请了一位小嘉宾。看啊!(展示小红马图片)它来自辽阔的大草原,今天它特意邀请我们去它的家乡看看!你想去吗?(思考)好了,大家都站起来。让我们拉缰绳,摆姿势,跟着小红马走!
2.节奏:跟着《我是草原上的小牧民》这首歌做骑马。
第二,走进大草原。
1,欣赏草原风光。
2.学用筷子跳舞。
老师:(展示筷子)嗯?这是什么?不要小看它。在蒙古族人眼里是跳舞的好道具!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好像很可疑,就让老师给你跳个舞!
(1)老师示范动作。
手的位置:简单的筷子交叉敲击动作脚的位置:向前蹲,向后仰。
(2)老师:怎么样?相信它!谁学的?
(3)点名学生上台示范动作——老师引导——台上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跳——全体学生跟着音乐一起跳。
3.改变筷子舞蹈的节奏。
(1)老师:简单的筷子舞,孩子一学就会。现在老师要给筷子舞变个魔术。仔细看。哪里变了?
(2)教师示范。
在第二个短语和第四个短语的最后一段加上__X。
(3)学生说——练。
4.老师:小朋友的眼睛真亮!(展示节奏谱)变来变去,看!这个新的节奏在这里变了,老师用红色符号表示,还在这里变了一个动作!(教师演示)
5.师生合作表演节奏:我邀请你配合老师。我在前面读节奏,你在后面读红色节奏,好吗?
(1)老师要看前面的节奏,学生要看后面的节奏。
(2)前面读节奏,后面轻敲。
(3)老师:这么好的敲门砖,我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敲前面的节奏,你最好敲后面的部分。(老师敲前面节奏,学生敲后面)
(4)老师:用你的节奏告诉老师它的节奏,让筷子发出声音!(学生完全敲击歌曲的节奏)
(5)播放歌曲《我是一个小草原牧民》,学生随音乐跳起。
(6)老师:这么厉害,好像难不倒你。如果允许你参加舞会,你愿意吗?
6.加入脚步,师生一起跳。
7.老师和学生随着音乐舞动筷子。
第三,唱响草原。
1,老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们勤劳勇敢,放牧歌唱。听着。
2.听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3.跟着钢琴哼唱:你觉得小牧民们唱这首歌是什么心情?
用老师的琴快乐的唱!
4、指导性不足:
“草是绿的,羊是肥的”——绿草跳起来,肥羊扭动!(休息,身体前倾)
5.用老师的琴再唱一遍。
6.师生们唱着欢快的歌曲:听到小牧民们如此骄傲,老师也想做一个骄傲的小牧民。我们来比一比,谁唱得更骄傲?(师生跟着钢琴一起唱)
7.老师:我唱得比老师还得意,但我有点不服气。我要拿出我的筷子,一边唱歌一边和你跳舞。老师和学生加入了筷子舞表演和唱歌。
8.老师:孩子们的表现就像草原上的小牧民。现在让我们唱歌跳舞,做一个真正的小牧人,好吗?
9.展开。
老师:今天,老师和孩子们在草原上上了一堂快乐的音乐课。我们一起骑马唱歌,一起愉快地学习筷子舞。其实筷子舞只是蒙古族舞蹈中的一种,聪明的蒙古族也可以用生活中的很多东西跳出一段优美的舞蹈。看啊!(展示各种蒙古舞图片)
第四,告别大草原。
1,老师:蒙古族舞蹈多姿多彩,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看啊!小红马又来了。让我们骑上小红马,告别大草原吧!
2、播放歌曲,学生一边跟着音乐唱歌,一边跳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