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质俱乐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通过评价,我们可以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鼓励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德育课教学中,应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生活性和生成性问题,尊重学生的多元化选择,实施鼓励性评价策略。通过对学生的有效评价,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学会生活,树立自信,为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践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求,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评价都要在社会生活的背景下进行。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还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态度、能力和行为。比如有老师上“我换了牙”,让学生自我介绍日常生活中喜欢用什么样的牙刷牙膏,说说刷牙的过程,示范刷牙的方法。然后让大家评论一下这位同学在爱牙护牙过程中的态度,情绪,行为,努力程度。评价结束后,全班分成几个小组,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他们体验真实的生活感受,感受是非,对自己和他人有正确的认识,真正明白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多重要。课后还布置了生活实践题,让学生回家后记录一周的刷牙情况,让家长先点评,然后参加班级的评星活动。

学生生活中的日常事件就是学生每天过的日子,是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件,比如和同学吵架,损坏公物,挑食,和老师吵架等。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事件都是“婆婆妈妈,鸡毛蒜皮”,但正是这种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和人格。因此,德育课的教学评价必须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日常事件,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结合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我们编写了《小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评价手册》。每两周进行一次品德测评课,规定了“按时上学、勤奋学习、文明活动、尊师重教、团结友爱、认真做操、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勤俭自强、走好路队”等十个方面的测评。评价形式为主观参与活动,即: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大组评价、全班评价。品德评价课程的开设拓展了品德课的教育内容,打开了课堂,改变了以往教师单一、封闭、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状况。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评价的平台和相互评价的机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充分发挥。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通过互评互助解决思想问题,规范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二,教学评价要注意激励性语言的使用

评价是教师和儿童相互合作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一位心理学家说:“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欣赏和赞美的深切愿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需要从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中感受到成功。”因此,教师应转变角色,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评价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策略,更多地使用激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表意见,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运用启发性语言评价学生主要包括对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的评价。比如一位老师在《春天来了》课上,安排学生在课前找春天的学习内容。当学生被要求在课前回忆如何找到春天时,一名学生回答说,他通过看(风筝)、听(河水奔流)、闻(花)和摸(柔软的草)找到了春天。老师用与题目相关的激励性语言及时评价:“你发现得好!”这种及时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方法、情感生活态度和课前探究学习的充分肯定。同时也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当一个学生回答说他在看(柳芽)在听(树上的蝉鸣)时,老师没有责备这个学生,而是说“仔细想一想,再试一次”,及时激励这个学生。听到老师的鼓励,学生站了一会儿,补充道:“蝉不在春天,在夏天。”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学生们也是如此。从老师和学生脸上的笑容中,我们可以看到激励性语言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无所畏惧、无所压迫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回答错误也能及时纠正错误。这让学生明白,只有认真思考,才能回答出完整正确的答案。

第三,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

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因此,教师不应局限于自己的教案,而应抓住课堂上“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通过欣赏学生勇于质疑、探索和及时表达,引导学生分析、探索和尝试解决,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及时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也是真实的、有生命力的。比如一位老师在《父母之爱》课上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听课,采用亲子对话的形式,让课堂上随处可见真情的泪水和激烈感情的微笑。但就在这时,一个父母离异的学生趴在桌子上哭了。对于这种生成性资源,老师并没有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继续教学,也没有批评学生“干扰课堂”。而是走过去给了他最温暖的拥抱,用自己的行为代替了“语言评价”。父母离异的学生,不仅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和关爱,也树立了生活的自信;再如,一位老师在《风吹呀吹》课上讲风与人的生活的关系时,让学生思考:风的利用能给人带来什么便利和快乐?大部分同学回答:电风扇产生的风给人带来凉爽,风发电给人带来光明,风转动风车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只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我想让风给沙漠中口渴的人送水。”面对这位学生的生成性问题,老师没有“稍纵即逝”,而是率先鼓掌表示赞赏,并评价道:“你不仅是一个爱思考、敢于探索的好孩子,还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这样的欣赏和评价激发和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让这种终身资源“闪闪发光”。

第四,教学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多元选择。

爱默生说:“成功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其实就是尊重人性。由于学生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的差异,学生原有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也不尽相同。由此,学生生活的多样化所产生的个性化体验也会做出独特的选择。教师在评价时,不应在答案中随意用统一统一的标准来比较学生的多选,以此来衡量学生行为的对错。而是要引导学生往我们想要的方向或转型或升级。比如一个老师在刮风的时候,在课前安排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风。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发现的风时,一些学生画风,一些学生写风,一些学生谈论风,一些学生表演风。这个时候老师并没有用统一的量表来评价学生,而是对以上学生的表现给予了鼓励性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多元选择和真实生活体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又有一位老师在《谈谦逊》中,表现出“在公共汽车上,李明没有给张伟让座。如果你是李明,你会怎么做?”一个问题。一个学生回答说:“我马上把座位让给张伟。”老师笑着称赞:“你真棒!”。而答案:“如果张伟比我高,我也不一定会给张伟让路。”“如果张伟身体不好,我应该给他让路。”“如果我当时身体不舒服,我可以让张伟挤进来陪我。”.....学生,老师不做任何评价。从互利共赢的价值观和维护底线伦理的角度,同学们的回答都是实事求是的。他们的评价并没有完全排斥别人的想法,而是体现了一种道德思维。其实他们的想法包括:让座的对象可能是弱势群体,让座包括* * *享受:两个人坐在一起,这是他们能接受的最现实的条件之一。这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前提条件下,我可以帮助别人而不发表评论,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久而久之,学生不敢在老师面前流露真情,不愿意说真话,就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我们的德育形同虚设,成为“表面功夫”。

因此,教师的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多元选择,保护儿童个体思维的火花,允许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才能暴露自己在生活中的困境,找到弱点,调整偏差,寻求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