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先做人,人以德为帅”。小学是德育的主阵地。我们把生命教育放在首位,生命教育就是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和教育。我们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一个理想的舞台。教师和家长要大胆突破教与学的局限,拓展孩子游戏和学习的空间,重视与社会、家长、学生、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以灵魂撞击灵魂,以灵魂赢得灵魂。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知、意、行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1.习惯教育越早越好。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起到长期的作用,甚至影响一生。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培养得当,尽早形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当前的学习,也将使学生终身受益。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习和生活意义重大,将终身受益。因此,行为规范的教育应该渗透到他们的学习、劳动、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为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一定的依据,在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还应把握其具体可行的特点。例如,如果我们要求学生使用一些礼貌用语,我们应该让他们知道哪些是礼貌的,以及如何使用它们。称呼长辈为“你”,不要直呼其名;问别人的时候说“请”;给别人添麻烦的时候说“对不起”;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说“谢谢”等等。如果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另外,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所以要分层次对待,尽量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生活,被学生接受。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必须持之以恒,一点一滴,滴水穿石,日积月累,让养成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督促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3.培养学生的日常习惯。学生的几个学习习惯a .阅读习惯。因为小学生刚开始认字,识字不多,往往认字比较多,或者逐字读,或者唱歌。对此,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加快阅读速度,从而尽快进入快速浏览阅读的轨道,首先要养成双手阅读的习惯。一些学生可能看书时眼睛看得太远或太近。对此,我提醒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学生们都回答说:“双手拿着书,眼睛保持在一英尺以外。”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并得到信息,这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b、写作习惯。学生的写作习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常见的不正确书写姿势有偏头、侧身、俯卧等。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时刻提醒:“写作一定要‘三个一’”。经过提示后,学生会有意识地快速纠正不正确的姿势,经过多次纠正,可以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c、坐姿。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的年龄。坐姿是否正确,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影响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让学生保持良好坐姿并不麻烦,只要老师按照约定在合适的时间喊一声:“一、二、三!”学生们会回答:“坐直了!”“或者老师用某种手势给予个别暗示,既达到了目的,又不会影响教学。d、注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需要老师有控制课堂,稳定学生注意力的能力。根据小学生活跃的特点,可以从激发兴趣入手,把课堂教学“活”起来(活而不乱,放手收藏);或者走到学生中间,用“暗示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拍手”、“拨一拨”、“点一点”;如果不方便下讲台,可以用“暂停”(暂时停止授课)、“凝视”、“指点”等方式吸引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聚集他们的注意力;这种情况下,旁边的同学也可以帮忙提醒一下。有一次上课,突然飞来一只小麻雀,撞在窗户玻璃上,几乎所有同学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小麻雀身上。我来不及多想,立刻走到窗边接住了。突然,很多同学大喊:“给我!”“给我!”这时我说了一句简短的话:“小麻雀是益鸟!我们该怎么办?”学生们意识到了,异口同声地回答:“放回大自然。”就这样,这一“突发事件”得到了迅速处理,并对学生进行了保护益鸟的环保行为教育。此外,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如适当的表扬、鼓励和适当的奖励,对培养学生专心的习惯也很重要。除此之外,勤于学习、圈圈标记、注意卫生(做眼保健操等)的习惯。),正确使用学习工具,遵守作息时间,安排课外活动,这些都与小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息息相关,应该纳入培养教育的范畴。只要家长和老师心中有规范,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相结合,标准严格,教学有方法,要求一致,学生就能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你会收获性格;播种你的品格,你将收获你的命运。”这种育人理念,说明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可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