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强大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独特功能,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可以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多样化、形象化,有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本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一、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作用1,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外界事物刺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好的兴趣意味着好的学习动机,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对学习数学有好的兴趣。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事物和他们知道但从未见过的事物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必须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传统教学和现在的很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课本和单调的课堂中,完全隔绝于丰富的资源和现实,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下降。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如插图、同步音视频、动态直观的图像等,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2.创设情境,再现知识发现的过程,提高学习效率。数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和探索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因此,教师如何设计和选择数学问题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问题产生于这种情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知识再发现过程,师生都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猜测结论、发现定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探索知识的毅力。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添加问题,巧妙设置悬念,再现知识发现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3.专注学习,突破学习难点,帮助学生获得技能和经验。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不好,所以有些内容学生很难掌握,形成了教学的难度。教学的重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东西。数学是一门严谨性、逻辑性、准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科学。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或在教师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地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维,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计算机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特别是计算机可以进行动态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性、立体感、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4.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在备课过程中,老师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只有有限的资源。而且老师还要一页一页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耗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尽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捷径。只要在地址栏输入网址,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下载到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了老师备课的时间。在练习巩固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提前拟好题目,利用电脑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设置多种题型,突出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可以方便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二、数学课堂如何科学使用多媒体教学1?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强调其有效价值,避免“画蛇添足”。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只有充分调动和协调学生各种分析者的活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选择多媒体进行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解决那些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解释清楚、理解和明白的地方,即教学重点或难点。如前所述,在“角度的分类”课上,特别是在平角和圆角的情况下,学生很难理解用手操作。我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屏幕上画出两条不同颜色的重叠射线,然后将其中一条射线绕着顶点慢慢移动,最后将这个顶点和两条平行(或重叠)射线组成的图形闪现出来,让学生看完后马上就能理解。通过这种动态的展示,可以把那些看似静态的东西移动起来,把静态的东西变成动态的东西,让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思维。再比如:“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找到这个号码”。我会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用文字表达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线图,用“变色”、“闪烁”、“移动”的方式,突出这个百分比与对应量的等价关系。20%是6斤,1008。然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要避免“画蛇添足”。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整合和运用多媒体,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如果这个目标达不到,或者用传统的方法能很好的解决,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俗话说“眼见为实,眼见为实。”如果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合作操作讨论,效果会更好,效率会更高。所以,不管用什么手段,怎么教,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即使使用先进丰富的多媒体,意义也不大。2、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及时把握教学节奏,避免“略读”。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甚至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而是合理地调动和组织各种教学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教师应该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现和捕捉信息,并最终将处理后的信息整合到课件设计中。设计的课件要及时应用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跟上教学节奏。总的来说,现阶段要考虑网络的哪些功能应该用在教学中,应该用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以及网络资源信息库中分配了哪些教学资源。同时,理清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课件运行、测试、提问哪个环节是最佳方案,都要提前安排好,避免教学各方受制于教学网络。比如在“认识圆”教学的介绍中,我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圆的东西(碗、灯罩、乒乓球板、钟表、轮胎、、、、),然后再问学生这些物体的哪些部分是圆的。讲座结束后,我会用多媒体展示这些物体,并点击鼠标,通过旋转或正面透视将每个物体变成大小不同的圆圈,让学生们立即建立起圆圈的外观。在学习圆的形成时,平面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固定长度的点集称为圆。圆的概念很难理解,我就及时放动画:一只羊把脖子上的绳子绑在木桩上,绕着木桩跑,回到起点。羊在草地上留下的痕迹是一条闭合的曲线,也就是一个圆,形象地展示了圆的形成过程,学生们永远不会忘记。多媒体引入课堂后,学生的主体性更加突出,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被淡化。应避免课堂教学节奏过快,导致“走马观花”式教学。由于多媒体课件呈现信息的速度很快,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的速度,从而忽视了与学生的思维节奏保持同步。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善于把握教学节奏。教师要准确把握什么时候使用多媒体,用多长时间,在什么地方精心制作。教师只有了解各种媒体的功能和教学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学习者特点、学习环境等,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运用多媒体教学,应着眼于激活学生思维,避免“墨守成规”。学生获得知识的整个过程包括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良好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思维品质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系统性和广泛应用性等特点,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创造一个让学生参与的环境,开拓思维空间,增加思维自由度,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讲授分数的意义时,屏幕上显示一个圆:①将圆平均分成两部分,闪现出其中的一部分。问题:每份多少钱?;②将圆平均分成四份,其中一份闪烁。问题:每份多少钱?(3)最后将圆平均分成八份,其中一份闪烁。问题:每份多少钱?教师分别在屏幕上演示时,一种除法的每一个演示都启发学生思考:单位“1”的每一个除法是多少个分数?最后问一句:如果把一个圆看成单位“1”,为什么每个副本的数字不一样?唤起学生积极探索研究,得出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单位“1”的分数的结论。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多角度思考,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做不仅可以顺利地将具体的形象事物转化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分析能力,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多媒体的引入,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媒体的使用使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容易导致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缺乏训练。如果多媒体使用不当,学生很容易处于缺乏抽象思维的教学空间。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营造的精美画面、美妙音乐、毫不费力的难度,让学生无需苦苦思索就能轻松“接受”知识,让思维僵化——“墨守成规”。如果这样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反而会削弱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4.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避免“满堂灌”。电脑再先进,课件设计再巧妙,终究是冷冰冰的机器,代替不了一个有感情的老师。老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可能触动学生的心。因此,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媒体呈现的时机,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并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免把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关系。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由于大量使用预先输入的内容,容易造成教师在课堂上盲目放置鼠标,让计算机到处“自说自话”,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时间,不仅妨碍学习者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也造成师生之间情感的缺失。情感是数学教学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没有人类的情感,就没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对数学真理的追求。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必然会削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避免“满堂灌”。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辅助”,而不是替代,更不是赶时髦、摆架子。多媒体进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它,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