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创业的成功案例

白手起家创业的成功案例

创业的征途上遇到挫折是常有的事。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最后,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生大赢家。以下是我整理和推荐的白手起家创业的成功案例。欢迎阅读。

白手起家创业成功案例1一、丁磊:免费邮件的奇迹。

年龄:38岁

创业时间:1997创办网易。

第一桶金:电子邮件系统

动作可以慢,但策略一定要正确,然后跟进。

163.net是丁磊在网易成立之前申请的域名。1997年5月,丁磊决定成立网易。网易从丁磊创立至今,从未向银行或朋友借过一分钱。所有的风险资金都是他写软件的时候慢慢积累起来的。走这条路,丁磊经历的困难比别人多。

丁磊和陈磊华一起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1997年,他们在网易BBS相遇。陈磊华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丁磊邀请他去网易兼职。合作前,他们约定陈磊华拿20%,共同开发“分布式免费邮件系统”。3月,1998,163.net正式上线运行。这是中国第一个全中文界面的电子邮件系统。网易开始卖这个软件,但是到处碰壁,以至于最困难的时候只有2万块钱。

此时微软斥巨资收购免费电子邮件服务商Hotmail,此案的示范效应拯救了丁磊和网易。广州电信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想到了丁磊曾经推广的“分布式免费邮件系统”,提出了收购要求,而丁磊的想法是合作提供邮件服务,最后以20万元成交,丁磊后来也拿到了163.net的域名,163.net以5000万元转卖给Xinfei.com,后来被TOM集团以3.7亿港元收购。但这与丁磊无关。

网易利用广州电信这笔交易的影响力,成功将免费邮件系统卖给了其他用户,如188.net、990.net、371.net等其中有很多公司给丁惹了麻烦。这一年,丁磊既当老板又当业务员,走遍全国。一时间丁磊的“孩子”遍布全球。到1998年底,只有8个人的网易盈利500万。国内外一些投资人开始和他洽谈,愿意注入资金。在这一点上,网易只是一个作坊式的小公司。后来丁磊开始转型门户,然后专注网游,现在据说要成立养猪网站。

第二,蒋锡培:一位未上榜的制表师。

年龄:46岁

创业时间:1990成立帆岛电工塑料厂(远东集团前身)。

第一桶金:照明电线

无论如何,你要有梦想和理想,其次,你要有激情,第三,你要聪明伶俐,第四,你要非常勤奋,没有天上掉下来的东西,第五,你要真诚踏实,第六,你要紧跟形势,也就是要善于创新求变。

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出生于江苏宜兴市范道乡杨埝村。高考的失败让他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父母一次次劝他,但他不改复读的心意,坚持自己赚钱。

蒋锡培,17岁,跟随二哥在杭学习修表。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宏大”的人生财富目标——赚5万元。后来他回忆说:“我当时想了想这5万块钱:回家盖两套房子,剩下的存银行固定期限,每年还利息,这样每年的开销就差不多了。没有必要努力工作。”但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实现了这个理想,第二年,他已经积累了十几万元。创业初期的成功让这个年轻人兴奋不已。

1986年,蒋锡培建立了一个仪器仪表厂,为大型钟表厂生产零部件。然而,一年后,由于经营不善,企业亏损1多万元,蒋锡培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失败了。就在这时,在电缆厂工作的大哥告诉了他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上海、江苏的电线电缆需求量巨大,销售价格日益上涨。已经负债30多万的蒋锡培,向朋友借了65438+万,在宜兴开了一个经销部,开始试水电线电缆领域。

1990年,蒋锡培在积累了三年的电线电缆销售经验后,成立了帆岛电工塑料厂,也就是远东集团的前身。这个以生产照明电线为主的小作坊,成立第一年实现销售收入462万元,第二年18万余元,1992年5000万元。

回顾创业之路,蒋锡培说,如果你失去了上大学和参军的机会,你将无法加入政府成为一名公务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唯一的目的就是积累金钱,“让自己过得更好”。已经成功的蒋锡培仍然是一名活跃的天使投资人,致力于帮助更多的新企业家成功。

三、杨国强:赤脚承包商

年龄:55岁

创业时间:1980,开始做建筑包工头。

第一桶金:施工合同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会在我的墓志铭上写下:这里躺着一个为这个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而努力奉献一生的人。

杨国强是广东顺德北部?镇广教村人。改革开放前,由于贫穷,杨国强一直到十七八岁都不穿鞋不吃糖。“他没有试图自己花两分钱。”他的衣服裤子都是他哥哥穿过,香港亲戚寄来的。

2007年,全世界似乎都在寻找一个名叫杨的26岁女子。当年4月,家族企业碧桂园赴港上市,市值巅峰时超过2200亿港元。杨,第一个默默无闻的股东,成了“中国首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杨国强,碧桂园的创始人和实际操盘手——杨的父亲。

当年5438年6月+10月,杨国强来到北京,分别向北大、清华捐款3000万元,设立“国华杰出学者奖”基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当过牛郎、农民、船夫、水泥工、建筑工的杨国强说起过去的苦日子,“只是笑笑,没有感叹,也没有觉得对不起他”。

杨国强是广东顺德北部?镇广教村人。改革开放前,由于贫穷,杨国强一直到十七八岁都不穿鞋不吃糖。“他没有试图自己花两分钱。”他的衣服裤子都是他哥哥穿过,香港亲戚寄来的。读书的时候,为了省7毛钱吃饭,中午放学要走一个小时回家吃饭。尽管如此,杨国强还是因为高中交不起7块钱,休学了一年。后来学校免除了学费,给了他2元奖学金,才复学。杨国强说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两块钱”。

杨国华兄弟成了改变他一生的人。1978期间,杨国华是顺德县第二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在他的帮助下,杨国强进入了北方?公社房管所做过建筑工,做过瓦工,后来去了二建公司。1984,升任施工队队长。

1986,杨国强担任北?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我做包工头的时候,很辛苦。他说:“你不知道盖一栋楼有多难。你四处打听哪个公司要盖房子,然后你跑到门口问能不能给个项目。我在一家建筑公司做了十年的经理,画图,做预算,买材料,什么都干,一天假都不放过。最后,我打败了镇上另一家老建筑公司。他们说我是一只带着一群羊的老虎,我能以一群老虎打一只羊。”正是在这一任期内,杨国强迅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3年杨国强等人出资3395万元收购北方?建筑工程公司,正式开始了私有化运作。

没受过高等教育的杨国强说自己是个很棒的读书人。他一生都在读书,每天都在业余时间看书,包括名人传记、天文地理、哲学。有人曾问他:“他为什么能成功?”杨国强回答,“可能是因为我对人对社会好吧。”他说他崇拜日本人松下幸之助,很多人说他是“经营之神”,但他更推崇松下幸之助八十多年来服务社会的人生哲学,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以及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四、王传福:“半自动、半人工”种树的优势

年龄:43岁

创业时间:比亚迪成立于1995。

第一桶金:镍镉电池

发展企业,人生成长,犹如爬山。寻山寻路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中你可以学会肯定,学会冷静,学会如何从恐慌中找到活力。

从一个身无分文的农民儿子到亿万富翁集团公司总裁,从26岁的国家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到“电池大王”。王传福还在寻找改写历史的可能性,几年前就进入了汽车领域。

王传福出生在安徽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但在他上初中的时候,家里发生变故,让他受到精神创伤,从此沉默。为了忘记伤痛,年纪尚轻的王传福对窗外的事充耳不闻,刻苦学习,养成了坚强耐心的性格。他坚信,只要灵魂不屈,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21岁的王传福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理化系毕业后,进入北京有色金属学院读研,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电池研究中。5年后,王传福被任命为301室研究所副所长。这时,一个让他从专家转型为企业家的机会从天而降。1993期间,研究所在深圳成立了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由于与王传福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他自然成为了公司的总经理。

当时国内电池行业随着手机的“井喷”方兴未艾。一部普通的“手机”几万,一块电池卖几百元。负责南方的王传福很兴奋,准备大干一场。王传福,试水两年,收效甚微,决定辞职,在1995单干。在向表哥吕向阳借了250万元后,他带领20个人在深圳李安堂的老车间里敲敲打打,成立了比亚迪。

王传福只能望着耗资数千万元的生产线叹息。他只是单纯依靠技术自己制造关键设备,然后把生产线分解成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这种“半自动、半手工”生产线的成本优势,成为他在未来商战中所向披靡的“方上之剑”。比亚迪迅速打开低端市场,第一年就成功销售了3000万块镍镉电池。

动词 (verb的缩写)周:“错误”的成就

年龄:44岁

创业时间:1982创办服装纽扣厂。

第一桶金:服装加工

钱不是目标,不是结果,也不是消费品,而是成就事业的工具。

周的创富故事,其实是很多成功温州商人的普通版本。

从65438到0982,初中毕业的周在老家浙江青田县创办了一家服装纽扣厂。在全国各地推销产品时,他在江西景德镇认识了一家外贸公司,接了一个高达30万元的服装大单。周回到家乡后,从当地信用社借了30多万元,马上召集了100多裁缝进厂干活。没日没夜的努力换来的是对方以不合格为由退回所有面料。

由此,负债累累的周带着9000元周转资金,来到了当时商业气息已经很浓的温州。通过舅舅和表弟的介绍,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建立了人脉。之后差不多花了9000块。幸运的是,也得到了周的命令。他还在做服装生意,或者从老家找裁缝,或者从事服装裁剪、排版、缝纫机修理等工作。十几个人吃喝住在车间,没日没夜的加班。周能够清偿的全部债务。

凭着良好的做工和良好的信誉,周的加工厂一直接到庙服装批发市场的订单。仍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终于有一天,一个错误改变了他的命运。因为操作累,他把一批西服的袖子全部剪短了,于是干脆出错,把剪下来的袖子和其他面料连起来,然后把衣服的下摆剪掉,补上其他面料。就这样,一批早期的休闲风格服装诞生了。没想到这些“不合适”的休闲服很快就卖完了,于是周就出名了。

这时,周开始对现状不满:代加工衣服每件最多赚80分,大部分利润被批发商赚走。如果你自己做批发,你就有议价能力。积累了一定资金的周,从1989年开始有了自己的“前店后厂”。后来,周意识到西服市场已经很成熟,自己实力差,只好找一个别人没有介入的领域。1994年,周投资400万元成立温州美特斯邦威公司,开始品牌休闲装。

六、马云:黄页“骗子”

年龄:45岁

创业时间:翻译社成立于1995。

第一桶金:中国黄页

对于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每天面对的都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困难不是不可避免的,但你不能让别人替你争取。你必须自己面对任何困难。

“我就像一个盲人骑在瞎老虎身上。”2008年,在旧金山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举办的午餐会上,马云用一点武术开场白描述了自己是如何成功的。

“我就像一个盲人骑在瞎老虎身上。”2008年,在旧金山亚洲协会(AsiaSociety)举办的午餐会上,马云用一点武术开场白讲述了他是如何成功的。他不是想贬低自己。“马云是一个勇敢而强大的对手。”杨致远曾经做过这样的评价。

马云勇敢的性格从小就显露出来。童年时代恰逢文化大革命,爷爷被视为“资产阶级”,因为他是常。他在学校总是被同学认为家境不好。受到侮辱时,不像哥哥姐姐们的沉默,马云一定会反击,从而成为中小学老师眼中打架最多的学生。后来马云也练了8年散打,坚持打太极拳,形成了喜欢武侠小说的习惯。

大学毕业后,他进了一所学校当英语老师。马云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他每天去西湖边的香格里拉酒店做40分钟的外国游客导游,练习英语。后来,马云遇到一个澳大利亚游客,邀请他去澳大利亚度假。这次出国完全改变了马云的思维。“我意识到这个世界和我以前被教导的很不一样。我不再跟随别人的观点,发展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后来,马辞职后,他换了几份工作,包括担任一家新开的肯德基店的经理助理。1995他创办了海博翻译社。因为帮杭州市政府跟一家美国公司谈合作,马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是在去美国的时候。1995年4月,马云预付7000元,联合家人朋友集资2万元,成立了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海博网络,开始了中国黄页项目。

那时候的马云,与其说是总经理,不如说是业务员。一个曾在大排档见过马云的老乡形容他喝醉了跳舞,和一大群人聊天。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很多人把马云当成到处卖中国黄页的“骗子”,但他还是一遍又一遍地“对牛弹琴”。截止到1997,网站成交额居然是700万元!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升温,中国黄页一夜之间涌现出许多竞争对手。当时最厉害的是杭州电信。实力的悬殊让马云最终将70%的股份卖给了对方,但双方的合作并不愉快――失去了决策权的马云无法充分施展手脚。

1997期间,当时的外经贸部向马云伸出了橄榄枝。他低价卖掉了中国黄页的剩余股份,带着几个创业伙伴去了北京,继续开发网上交易网站。外经贸部在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租来的小房间里,经过15个月的艰苦奋斗,不仅成为中国第一个上网的部级单位,而且净赚287万元。

但此前外经贸部承诺给马云团队的股份,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落实。他决定再次创业。1999年2月,50万起家的阿里巴巴诞生在马云位于杭州湖畔花园的家中。创造了惊人财富的18人创业团队也合作至今。

美国东部时间9月19日上午9:30,北京时间傍晚,阿里巴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拥有223年历史的纽交所迎来了史上最大单笔IPO——阿里巴巴IPO。马云以288亿美元跻身中国新富豪之列。

白手起家创业成功案例2第一种:被迫上梁山。

典型代表:连续几年位居中国富豪榜前列的李小华。

李小华出身贫寒,初中才毕业,后来被发配到北大荒。回城后,他在外经贸部出口大楼食堂当炊事员。他因为卖电子表被劳教三年,之后被公司除名。当李走投无路时,他开始做一些小生意来养家糊口,成为中国第一个个体户。当李小华后来穿越到日本时,他真正爆发了。当时他因为拥有中国第一辆法拉利跑车而出名,时间是1993。

第一桶金的来历:是在北戴河卖所谓的“美式冷饮”挖出来的。投入3500元,是李小华当时的全部家当,收获达到65438+万元,仅一个夏天。

第二种:压力竞争型

典型代表:重庆小天鹅集团董事长廖昌光。

小天鹅集团主要经营酒店业和餐饮业,风靡全国的重庆鸳鸯火锅就是廖昌光发起的。廖家境普通。他曾经在农村当过8年知青。回城后在重庆市城建局做电工,娶了何的七妹何永志。何家七姐妹中,六个嫁对了丈夫,只有廖“卑微”,但何永志是七姐妹中最漂亮的,于是廖被众人挤兑,处境尴尬。廖受此刺激,发誓要创业出人头地。廖辞职下海后,以卖房所得作为本金,租下了16平方米的店面,生意相当不如意。在妻子的理解和帮助下,廖坚持不懈,潜心创新,终于从一个小店变成了一个企业集团。

第一桶金的由来:先是开发了荔枝味火锅,区别于传统的麻辣口味,然后又开发了重庆鸳鸯火锅,后来风靡大江南北。第一桶金价值5万元,我的事业开始更上一层楼。

第三种:冒险嬉闹型。

典型代表:韩伟,大连韩伟企业集团创始人,被誉为“中国鸡王”。

从65438年到0956年,韩伟出生在大连的一个农民家庭。韩初中毕业,对畜牧业一知半解,上世纪70年代被招为畜牧助理。从65438到0984,韩辞职下海,成为大连最大的专业饲养员,也是大连负债最多的个体户。韩孤注一掷,贷款208万元,建起了占地44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养鸡8万只的现代化养鸡场。

第一桶金的由来:创业资金是向亲戚朋友借的3000元,养了50只蛋鸡。同年年底,韩伟从银行获得654.38+50万元贷款,开始创办养鸡场。第一个产值达到21万元。

第四种:无心插柳型

典型代表:张国喜,2003年中国富豪榜第63位。

65438年至0972年,受江西余江县下放的上海“知青”影响,张国喜抱着200元钱到上海寻找出路。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在上海四川北路的上海雕刻艺术厂发现一个雕花樟木盒可以卖到200多元,立即回到家乡按照葫芦画瓢制作了张的第一个雕花樟木盒。张的创业资金为65,438+0,400元,来自其在江西余江县丰富的家产和樟木原料的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