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作为儿童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个人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每个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种新课程理念也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对于有天赋的学生,课程改革给了他们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来发展他们的能力。但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在获得发展自由的同时,又无所适从。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技巧和方法,而不是让他们死记硬背答案。那么,学生如何学会解题呢?鉴于此,本文结合我校教改项目,就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一点个人粗浅看法: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有意识地、主动地、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学生求知欲强,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和提出疑难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以学生为本,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第一,让学生在身边的例子中学会提问,学会多角度观察,多种方式描述。

新课程倡导:在数学中,引导学生用身边具体熟悉的事物学习,让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收集信息,发现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我选用熟悉常用的橡皮擦创设情景,用友好的交谈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把他们带入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从对旧知识有目的的复习中引出新的问题,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多角度观察以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并在头脑中形成事物变化发展的连贯画面,鼓励他们用文字表达出来,自然合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提出和学习。

第二,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互动中解决问题,形成多种思维方式,采用多种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实践证明,小组讨论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中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沟通、辩论等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授乘除法时,黑板设计有意识地把用原有方法(加减法)解题的板书放在左边,用乘除法解题的板书放在右边,便于突出本节课的新方法——乘除法,和学生一起总结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意识,体现多元化解题策略的教学思想。

第三,让学生把解题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形成多角度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师的实践设计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形式丰富。注重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联系,模拟兄弟会轻松愉快的场景,既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又趣味性强,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练习安排:对应练习-实际操作-辨析练习-提速练习-应用深化等。,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乘除、加减运算顺序,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养成多角度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第七册第67页最后一道题,不仅检查了本课的知识,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我优化解题方法,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生活中的数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第四,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成就。

在教学中,要通过鼓励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用赞许的语言和鼓励的标志对待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就学习问题进行交流。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动情的歌唱,使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学习的快乐,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第五,激发学生的提问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

在讲授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为什么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至少要包含它们的公素数因子和唯一素数因子?”这是这部分教材的难点,也是学生理解算法的关键。怀疑是发现的关键,也是思考的动力。我把这个难题作为自学思考题交给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同学不禁会想:“是啊,为什么呢?渴望找到“根”和“证据”,思维活跃。这个问题不仅激起了思考的欲望,也成为了大家集中思考的目标。

因为教材没有直接回答以上问题,所以学生无法“硬”面对这个问题。他们应该提供一些信息和提示。比如思考题,为什么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至少要有它们的公素数因子和它们的唯一素数因子?

老师提示:1和18的倍数应该包含哪些质因数?30的倍数应该包括多少个质因数?2.18和30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请尝试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因此,一个好问题比一个好答案更有价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组织教学,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真正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要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己动嘴,热情地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扩大知识,然后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新知识。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要用老师的爱打开学困生的心扉,让他们抬起头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