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整合与提升的教学尝试及“学教颠倒”的课堂一瞥
编这个群的目的是:一是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他们阅读适合自己水平的外国名著;二是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的多元文化,关心人物命运;三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把握能力,特别是对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概括和理解能力。
这个案例,我想讨论一下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和15课凡卡的教学。
第一,自己的实践课
4月20日,我上了一节项目课。关于单元整合的项目课,我整合了第四单元第14课和第15课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上了一节整合推广课。
需要说明的是,在单项教学中,基本落实单元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提升。
备课的时候,我安排了两个话题:第一,找到两篇课文的相似之处。二、练习写作:你有什么话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小凡卡这样贫穷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说?请写下来。
首先我简单介绍了一下本单元的要点,然后提出:我们刚刚学了14和15这两个课文,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两篇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似之处。每次找到共同点,都要有依据支撑。
第一步,给学生一个框架,自己填,至少写三处,八分钟左右。
第二步,* * *同行学习小组讨论,要求1。听2。回答3。礼貌一点,商量后和好。
反复强调:学生学会说:我不懂,能告诉我你的依据是什么吗?你怎么想呢?这一点我不太明白。你能再说一遍吗?……
第三步,课堂陈述,每组一个学生发言,相同的观点可以补充,但不能重复,再补充。
学生的学习成绩,显示一二:
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报告,我的板书最后形成了这样:
分析与思考
首先,这种教学是有效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找出13的相似之处。当然,有几点可以总结在一起。我列举了一下,主要是几个方面:
(1)两个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都很悲惨,家境贫寒,亲戚也不多;
(2)都幻想或回忆美好的事物,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
(3)现实与幻想(回忆)相互交织,采用对比、对照、暗示的表现方法;结尾看似美好,却又似喜又似悲,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激起了我们对小女孩和小凡卡深深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愤怒。
(4)追溯到那个时代:19世纪,社会的不公平让农民的生活难以为继,饱受剥削,连孩子也不能幸免。
(5)丹麦的安徒生和俄国的契诃夫都是伟大的作家。他们的生活处于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他们的作品也揭示了社会现实,他们的作品也反映了他们对劳动群众的热爱和同情。……
其次,学生会明白,一个作品相似的单元,可以对照阅读,更有利于理解个性的概括和提升,写作意图和表达方法。
第二节练习写作:你有什么话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小凡卡这样可怜又充满想象力的孩子说?请写下来。
第二个题目,因为时间不够没有进行,留到下节课。也给我提个醒,学习同一门课的时候,题目不要太多,重点要放在学习的深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
最后,我感觉这一学期,同学们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听,编评论,发表意见,提高了学习能力。这不仅仅是我自己上课的经历。在绍兴教研活动期间,莫老师利用午休时间来到我们班,与同学们进行了课堂交流。他发现学生们思维活跃,有些想法超出了老师预设的范围。莫老师当着我的面夸孩子。
二、周毅老师的* * *同班
绍兴秀水小学校长周毅借我班(学同一个班)的课——14,卖火柴的小女孩。四月初,在我上课的前一周,我上了一堂观察课。在报告厅,超过100人参加了讲座。学生不怯场,* * *同体学习,分组汇报。分享几张镜头。
学习列表
1.读课文最后三段,结合上下文完成下列题目:她是多么幸福,和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
2.想象一下小女孩特别期待什么。她重新点燃火柴后真正看到了什么?火柴熄灭后等待她的是什么?请模仿第5、6、7段,通过幻想与现实的对比写一段!(约150字)?
学习清单上的第一项任务是在第一节课后。学生尝试在预习中解决,并有自己的答案。
课堂观察
图一。静静地读课文。有什么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在相应的句子下面划线,写下你的感受。8分钟自学。
学生安静地朗读,在自己深有感触的句子下面划线,并在旁边批注。
然后四人学习小组开始交流,老师提醒:倾听,回应,礼貌。
我的观察:学生轮流交流,说话轻声,被学生提醒,学生心理安全。
图2:小组陈述,一组依次进行,学生可以积极、大胆、坚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们不时点头,不时竖起大拇指表扬,不时串联。学生在和谐安全的环境中学习,不发言的进行补充,直到12组报完,基本完成第一个题目的学习任务。
图3。当周老师反刍:这个童话如此悲伤动人,那么它在写作上有什么魔力让它成为经典?请画一段比较描写,同学们继续深入思考,以比较写作为主。那么,当萧燃说:作者是通过残酷的现实与美妙的幻想的对比来写的。现实特别痛苦,幻想又那么特别美好。老师在黑板上写着:特别好看,特别痛苦。对于孩子们的精彩意见,与会老师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至此,文本的交流加深了。我也暗暗佩服老师的指导和孩子们深入学习的能力。
下课后,我去看了这个班学生的评语(课堂笔记)
图4。这是一个学习能力很高的孩子做的笔记。
图5。这是朱晓的注释。他是班上的“后进生”。他通常不记笔记。这次真的让我大吃一惊,写了很多。
图6中,的精彩演讲得到了周老师的称赞,并被邀请一起合影留念。从左至右:周易、周、于、(本文作者)。
活动反思
有幸参观了傅四小,感受了* * *同辈学习的氛围,体验了林欣校长的课堂,并在我校怡园春天* * *同辈学习研讨会上亲身体验。但是,我还是很难在课堂上真正做到。现在只是初级阶段,只学了一点皮毛,需要学习。串联和反刍课堂技巧,确定话题,深入备课,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学习氛围,激活“无知”孩子的学习动力...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美丽的五月,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