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
目前,科学素养是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将科学课程定义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启蒙课程。”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们把科学素养理解为“会读会写”。比如“英汉教育词汇”解释为:①识字;2读写能力。《西方教育词典》解释为“一个人的素养和他所在的群体或文化对他的期望的素养。”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名誉教授赫德在一篇题为《科学素养:其在美国学校的意义》的文章中,首次使用科学素养一词来描述对科学的理解,并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在1970中,赫德为科学素养的概念选择了“科学启蒙”一词,认为科学教育的广义目的是培养一个能利用科学智力资源创造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环境的开明公民。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了解科学事业,知道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知道一些主要的概念、假说、规律和理论是有用的,知道科学中系统研究的价值,知道探究过程与概念、规律和理论的关系,从文化、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看待科学事业的需要,知道科学繁荣的文化条件和科学事业的普遍性。目前,人们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主要包括:科学知识(概念、规律、理论等。)、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过程技能和思维方法、价值观、解决社会和日常问题的决策、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社会及其关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伦理和情感。研究专家将科学素养分为方法论、专业、通用、技术、业余、新闻报道、科学政策等。我们认为,小学科学中所说的科学素养主要是指普适性,即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一般科学素养。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志向,丰富和积累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表达和操作的能力,以及不畏艰难、积极探索、敢于攀登的意志和品格。
二,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原则
1,把握启蒙
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启蒙课程”,但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他的科学素养的形成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身体成长和获取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学生会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所学的知识会对后续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他们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极其有限。所以科学教育不可能只注重系统的知识学习和方法训练。只有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边生活中选取相关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习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是科学启蒙的意义。
2、体现开放性
科学课程的开放性意味着科学教育并不是一个完全预设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来说,无法预测会发生什么,即使是一个过程,也很难完全预设和控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会随着师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和具体情况而发展。因此,科学教育在目标、内容、过程、结果、评价等方面都应该是开放的,应该有一定的目标和要求,但不能拘泥于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适当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教学过程能够跟随学生的学习过程,紧扣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效。
3.注意询问。
探究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由于科学素养的目标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教学过程应不同于单纯的知识传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发展。
4、追求整合
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但也要注重科学课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和人文精神的融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探索,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以符合他们创新和变化的心理特点,大大提高科技教育的效果。
5、突出应用。
科学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应用于生活。突出它的应用性,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的观念;其次,让学生知道:“我们现在学习的科学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6.理解主观性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指在科学学习中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他们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收集各种信息,自己进行调查和实验,自己整理信息,自己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撰写研究报告,自己进行表达和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培养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