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的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手稿的样稿写好后,把有字的一面粘在木板上,这样就可以刻字了。雕刻师使用不同类型的刻刀,将木刻上的反身字墨迹刻成凸正字,同时将木刻上剩余的空白部分去掉,使其凹正。板面上刻的字大概是1 ~ 2mm出版面。用热水冲洗雕花板,洗掉木屑等。,定型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均匀地刷在板面上,然后小心地把纸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一刷,就可以在纸上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印刷板上提起,在阴凉处干燥,印刷过程就完成了。一台打印机一天可以打印1500 ~ 2000张,一个印版可以连续打印一万次。

刻板的过程有点像刻章的过程,只不过刻的字多一些。印刷过程与印章相反。印章印在上面,纸印在下面。雕版印刷的印刷过程有点像拓片,只是雕版上的字是阳反的,而一般石碑上的字是阴正的。此外,拓印油墨涂在纸上,雕刻油墨涂在版上。可见,雕版印刷不仅继承了篆刻、拓印、印染等技术,而且有技术创新。

雕版印刷发明于唐代,在唐中后期得到广泛应用。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一部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末尾有“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四月十五日”字样。这是世界上最早有明确日期的印刷品。雕版印刷出来的版画,一开始可能只在民间流行,会有一段与手稿共存的时期。

824年,元稹为白居易的诗作序说:“近二十年来,禁省、寺院、邮局墙上无书,王公嫔妃、牛马皆言。至于字画,街上市井有卖,或持之以酒茶的人比比皆是。”模子刻出来的,递茶是用白诗印本换茶换酒。可见,在九世纪初,印刷术的应用已经从佛教咒语扩展到人们喜闻乐见的诗歌。835年前后,四川和苏北的当地人曾“用盘子印刷历法”,并在市场上出售。当时有人说民间印制的历书“天下皆有”,可见并非只有四川、江苏印制。883年,成都书店可以看到一些书,比如《阴阳杂注占一梦占九宫五纬一宅》、《紫书小学》、《都是雕版印刷》...印刷术发明后的前两百年,成为民众普及文化的重要媒介。

1944,发现于成都唐墓,为唐末雕版印刷。

到了宋代,雕版印刷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印刷书籍种类繁多。比较好的雕刻材料是梨木和枣木。所以有个成语,讽刺没有雕版价值的书,意思是梨树枣树白白糟蹋了。可以看出,书籍目前风靡一时。

雕版印刷之初,只有单色印刷。五代时,有人用笔在插图的轮廓上添加不同的颜色,以增加视觉效果。天津杨柳青版画至今仍用此法制作。将几种不同的颜料同时印刷在一块木板的不同部位,然后一次性印刷在纸上,从而印刷出一张彩页。这种方法被称为“单板多色印刷法”。这样,“蕙子”(当时发行的纸币)就在宋代印刷出来了。

单板多色印刷颜料易混渗,色块分明,显得暗淡。在实践探索中,人们找到了分版上色、分阶段印刷的方法,即几块大小相同的印版装载不同的颜料,分阶段印刷在同一张纸上。这种方法称为“多版多色印刷”,也称为“套印”。“多版多色印刷”的发明时间不会晚于元代。当时中兴路(今湖北江陵县)刻的《金刚经注》是用朱墨套印的,是现存最早的套印本。多版多色印刷在明代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南京和北京是雕版印刷的中心。明代景昌的建立,永乐的藏北,正统的道藏,都是景昌定型的。清朝的吴颖故宫和雍正的龙藏都是北京的刻板。明初,南京刻有《南藏》和许多官书。嘉靖以后,到16世纪中叶,南京已经成为彩色套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