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澄海的历史?
特色产业玩具礼品业是澄海最具特色的产业,也是澄海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它的形成、聚集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澄海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拓展外经贸发展空间,在用电用水方面给予大型企业优惠,努力为企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大做强玩具礼品,涌现出奥迪、华为等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和10多家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带动了一批产业链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生产。政府也转变职能,帮助企业成立玩具协会和工艺美术协会,规范行业间管理,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目前,全区从事玩具礼品生产的企业有28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65438+万人,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0%,加上其带动的工业增加值,已经是“半壁江山”。澄海是中国刺绣的两大发源地之一,纺织服装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澄海充分利用侨乡优势,通过“三贡献一补充”,创办外资企业,发展民营经济,使纺织服装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在毛纺服装产业招商方面,要注重“项目驱动”,采取内外合作的方式,按市场规律实施产业链招商。通过合作经营,羊毛服装产业可以更灵活地捕捉国际市场的变化和业务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澄海羊毛服装产业的产业档次,增强产业竞争力。涌现出金旗洋服、宏泰毛衫、丰丸毛衫、天汇毛衫、雄业毛衫、大众毛衫等一批龙头企业。已经成为继玩具礼品业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澄海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总面积345.2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75万(2008年)。区人民政府位于成华街文冠路,邮编515800。代码:440515。区号:0754。拼音:澄海区
基本概况
澄海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韩江下游三角洲,东南与南海接壤,西南与汕头特区接壤,西北与潮州市、东北与饶平、南澳隔海相望,总面积402.5平方公里。澄海区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宜人,热期短,无霜期长,四季不分明。澄海,人杰地灵,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该地区位于粤东汉江下游河口,水网密集,海堤线较长。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春旱、夏涝、秋潮、冬旱等自然灾害。全市总面积402.5平方公里。总人口69.79万(2000年底户籍人口),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居全国所有建制县之首(区改前)。海外华侨众多,是著名的侨乡。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后,澄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澄海先后担任党政领导和农林水利部门,十分重视农田基本建设,实施治水改土,修建“六桥两堤”,从根本上改善水利条件,增强抗灾能力。1991年,澄海被评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澄海全国精耕细作,科学种田,加大农业投入。终于在上世纪五八十年代,澄海被授予中国第一个“粮县”和第一个“通谷县”的荣誉称号。改革开放20多年来,澄海的工业生产(包括乡镇工业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产值翻了一番,“三大产业”比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1978,57.6:29.6:12.8,2000年变为18.4:48.4:33.2。因此,澄海建县后,国民经济经历了长期的“三耕七渔”、“以农为主”的生产格局,成为历史时代的轨迹。工业、电力、交通、邮电通信发展迅速。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包括收入、消费、住房和储蓄,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区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从1995年的48.2%下降到2000年的44.85%。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外经贸进出口总额、合同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都没有增长。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体育、旅游日新月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自然地理
位于东经116.80北纬23.48,全区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素有“一山一水八分”之称。全区总面积345.23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22平方公里,约占80%;丘陵坡地42平方公里,约占10%;水域占9.6%。澄海的土壤分布在赤红壤地带,耕地肥力中等,但地形平坦连续,水稻土占80%,成熟度高,排灌方便,生产潜力大。
人口状况
澄海区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全区总人口75万,总面积345.23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约2056人。澄海文化基础好。1978恢复高考以来,共向各高校输送15243名学生。目前,全区拥有高校毕业生3565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8+0万人。澄海区15-64岁人口56万余人,占总人口的66%。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年龄人口年龄构成年轻,文化素质较好,所以劳动力素质较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澄海的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目前,常年流动人口保持在65438+万人以上。澄海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约有75万华侨。澄海人杰地灵,文教繁荣,人才辈出。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孕育了潮州前八圣陆东、,潮州后七圣唐,勾勒出明代经济的概貌。
工业改革开放以来,澄海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我们采取了降低地价、电价、收费、优化服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国内外客商来澄海投资兴业。同时,鼓励国有、集体、外资、股份制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区初步形成了以轻工加工业为主体,塑料玩具、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工艺美术、建材等支柱产业相互支撑的工业新格局。全区工业企业5600余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3家,如宜化集团。44种工业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55种产品获部优、省优称号,塑料、工艺品、玩具、南京金等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塑料行业,* * *拥有塑料生产企业(注册)近千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仅全自动、半自动注塑机就有1万台,生产塑料玩具、塑料工艺品、塑料日用品、塑料配件、塑料建材五大类产品,年产值达20多亿元,被国内外称为塑料城。专业镇——东里镇(广东五金工具专业镇)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位于潮州、成都、饶三市交界处,水陆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东里镇是汕头市澄海区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潮汕地区著名的侨乡,道路、水、电、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齐全,投资环境优良。是中国500个城镇示范点之一。东里镇现有大小工业企业近1,000家,逐步形成了五金制品经营、针织服装漂染业、工艺玩具业、橡塑业、印刷包装业等五大重点产业,其中五金制品业更具特色。2005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五金制品专业镇。夏莲镇(广东省日化专业镇)位于汕头市澄海中心城区北部,南临韩江支流杨炼河,东临南海,西临汕头市区。它是澄海重要的工业城镇。被誉为“侨乡”,人杰地灵,人杰地灵,商贾云集。国道、省道横贯两翼,半小时内可直达汕头国际机场、汕头港、澄海莱芜码头、汕头火车站,区位优势突出。现辖30个行政村,人口10438+00000。面积56.0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9.31平方公里,列为广东省中心镇。2006年被省科技厅定为日化工业专业镇。连年被授予广东省“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乡镇党委”、“文明乡镇”、“百强乡镇企业”等荣誉称号。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夏莲镇委镇政府按照“科技兴镇、产业强镇”的发展思路,致力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年来,一批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特色产业的培育发展,突出了产业中心的地位。2006年,工业产值65.6亿元;税收65438+4200万元。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日化、木制品、工艺玩具、造纸、印刷包装、毛纺服装、食品加工等几大支柱产业共同发展。日化行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行业,现在有大小企业80多家。广东陈明化妆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缇花秀”系列化妆品和日用洗涤用品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企业在社会效应中起着主导作用。发展中的夏莲日化工业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产品种类多,科技含量高,硬件设施升级,生产产业链社会化;整个行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夏莲现在正在建设特色专业镇,同时正在描绘科技创新三年发展规划,致力于实现跨越式发展。凤翔街(广东玩具镇)成华街(广东毛衣镇)洪雁镇(汕头包装材料镇)农业澄海以精耕细作著称,有“种田如绣”的美誉,是著名的农业高产区。新中国成立后,澄海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增加农业投入,大力整治土地,兴修水利。先后修建了5座防洪防潮堤和6个灌区的排灌系统,修建了4座桥梁和闸门,用于保水和调节水位,实现了排灌自流。汉江堤防达到20年一遇设防标准,部分达到50年一遇设防标准;海堤具有抵抗11级台风和风暴潮的能力。早在1957年,澄海就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稻亩产1000公斤的县,获得了“粮食亩产天下第一”的称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突破以粮为纲的单一模式,发展多种经营,全面激活农村经济。粮食产量再创新高,1989年平均亩产1075公斤,成为全国首个双季稻高产超吨县。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此后,通过努力,连续12年保持“吨谷市(县)”荣誉。全年蔬菜种植面积24.73万亩,总产量72.35万吨;水果种植面积4万多亩,总产量4.98万吨;“三鸟”数量22951.8万头,猪23.88万头;养殖面积4.6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09万吨。全区水产、水果、牲畜、蔬菜“四大基地”总收入26.4亿元。张琳琳、新城西瓜、莱芜紫菜、白沙狮子头鹅等澄海农特产品驰名中外。改革开放以来,澄海区充分利用侨乡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已引进香港、泰国、新加坡、日本、美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落户澄海。外资企业475家,加工企业312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02亿美元。投资项目涉及服装、工艺、毛纺织、化工、塑料、食品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等20多个行业。在引进项目中,工业项目占80%以上。建成了泛海木业有限公司、胡阿祥塑料有限公司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在搞好引进外资的同时,积极加强与内地大中城市、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交流和经济合作。目前,澄海已与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澄海区按照“大市场、大商品、大流通”的思路,新建、扩建了一批大型专业综合集贸市场,重点建设专业市场和多功能综合市场。* * *拥有水产、塑料、服装、蔬菜、水果、粮食等50个专业化综合市场,总经营面积47.75万平方米。这些市场连接全区村镇,面向全国,既很好地服务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又增强了当地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辐射功能。澄海塑料专业市场经营数百个系列、近万个品种的塑料制品,产品远销全国多个省市。2000年营业额为654.38+0.725亿元,比654.38+0.980增长了654.38+0.3.5倍。公平贸易成交额达11亿元,较1980增长31倍。同时,澄海区利用毗邻经济特区和港澳的优势,积极拓展外贸渠道,大力组织产品出口。到2004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4.9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4.37亿美元,分别比1980增长873倍和10.4倍。澄海区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全区共有宾馆、招待所、招待所60家,其中2家被评为二星级,相当于4家二星级,1三星级,1四星级。客房约1712间,床位3036张。此外,还有67个营业性舞厅。目前,澄海旅游资源已得到初步开发利用,具有较大规模的景区有5个。即莱芜旅游区、陈次福故居、郑伊关王墓、塔山景区、关山景区。2004年,澄海区* * *接待澄城游客98.8万人次,旅行社外出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6亿元。目前* * * *有旅游企业8家,各类旅行社开通国内旅游线路68条。
澄海,古称“海滨邹鲁”,享有“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版画)”、“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灯谜)”、“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的全国美誉,文化基础雄厚。小学教育基本普及1983;1994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7成为全国“两基”先进城市;2001,再次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4个);1999被列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市),2002年被定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区有中小学152所,其中小学123所(公办122所,民办1所),中学29所(初中15所,完全中学10所,高中4所)。省级学校7所(其中小学2所,初中1,高中4所),市级学校4所,区级学校31,标准学校21。幼儿园194。1职业技术学校(打着职教中心和电大的牌子);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区中小学生137056人(75371小学生,465438初中生+0902高中生);1485职业技术学校学生;22475名3-6岁儿童入园。教职工6943人,其中专任教师5610人(高中教师995人,初中教师1994人,小学教师2621人)。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69.65%,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39%,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4%。2006年,3-6岁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3.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8%,小学毕业生入学率为97.6%,“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90.91%。小学生年辍学率为0.07%,初中生年辍学率为1.76%。各项指标达到全省义务教育要求。2006年,全区初中毕业生入学率为73.75438+0%,高中毛入学率为62.73%。目前,全区基础教育发展趋势良好。——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新管理体制。教师工资由区财政按时足额发放;撤销镇(街道)教育办公室,成立教育指导组,配备符合学历要求的教育专业人员。全区中小学教师的招聘、调动、交流,职务评聘、培训、考核、奖惩,学校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交流,均由区教育、人事部门管理。全区中学教职员工工资、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和政策性补贴由区财政统一发放。中小学收费资金由区镇财政直接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中小学收费全面实行“一费制”。——调整中小学结构布局,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要根据实际情况,把中小学布局调整与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校舍建设和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2003-2006年,全区新建校舍建筑面积达164972平方米;取消了一批办学条件和效益较差的小规模中小学,促进了区域内学校的均衡发展,提高了区域内中小学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实现突破性发展。区内四所高中发展迅速。澄海中学顺利通过省级国家示范高中初试督导验收,苏北中学、华侨中学、实验高中被评为省级一流学校,实验高中通过国家绿色学校评估。全区高中教育形成了澄海中学为龙头,三所省级一流学校并驾齐驱,全区一半高中拥有优质学位的良好局面。——整合资源,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着力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启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工程建设。2006年秋季,澄海职业技术学校招生940余人,各项开学工作进展正常,有效整合了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一是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法和模式,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2006年,全区高考考生总数为3744人,占考生总数的72.7%,省级高考考生2373人,其中本科(2B以上)1.635人,占考生总数的31.8%,比去年增加1.45人。尖子生、尖子生增幅较大,全区总分800分以上考生2人;700分及以上107人,比去年增加36人;全区单科800分及以上的有27人,比去年多20人。三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第四,开展有针对性的有效活动,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全区中小学生犯罪率为0,违法率为0.007%,比去年下降0.004%。——大力实施“科研兴教”工程,提高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科研的“含金量”。加强科研机构、团队、系统和基地建设;做好教育研究的计划、管理、指导和研究工作,积极组织教育课题的科学研究,奖励和推广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产生一批科研成果。我区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稳妥地开展新课程实验,形成了区、镇、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一批项目获得市、省、国家教育部门批准,其中国家级、省级项目1,市级项目18。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从校级到国家级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教研室主持的《中小学语文读、说、练教学实验》和实验学校主持的《小学语文考试改革》获广东省第一、第四届通识教育教研成果二等奖;澄海中学“精致教学模式研究”和教研室主持的“小学数学活动课实验”获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加强艺术教育。我区1999 65438+2月被教育部定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积极开展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工作,确定华侨中学、莱芜中学、实验学校等13所学校为全区艺术教育农村学校和实验学校。采取措施建立潮汕文化艺术资源库,拓宽教学渠道,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建立展演活动运行机制,培养一支初具规模、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5438年6月至2005年10月,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学校顺利完成项目,总结了一批宝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至2005年,全区艺术院校录取考生1608人,其中本科生558人;在过去的五年中,* * *获得了369项国家级奖项、77项省级奖项和385项市级奖项。在首届全国中小学生美展中,澄海中学学生南林获全国一等奖;华侨小学教师李嘉玲获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教学设计一等奖。2006年6月5438+10月教育部承担的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项目获得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研究成果二等特等奖(全国仅有三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一,加强教育和人事管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澄海区2004-2005学年中小学聘任制工作方案》的实施,使新聘期中小学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明显改善。对新任职期部分中小学行政领导的调查,有效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提高了学校领导班子的行政能力,促进了中小学行政干部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提高教师水平。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业务培训,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学历尚未达标的教师与对口单位一起参加函授课程,或选送到高校脱产深造。对我区少数专业与目前所教学科不符的初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转业,提高思想水平和教学能力。全区参加培训3000余人,有效提升了教师学历水平和校长管理水平。三是制定吸引教育优秀人才的政策。近年来,我们从国家和省重点师范院校招聘了一批优秀本科毕业生和经考核合格的澄海生源本科毕业生,有效缓解了我区高中师资短缺的问题。目前,全区高中专任教师达标率为69.65%。——加强教育督导,提高管理水平。一是“依法治教”的实施和监督检查相结合,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促使政府加大教育投入,营造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继续推行校务公开,全面形成依法治教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强监管,高质量高水平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制定了依法办学规范化要求,组织实施新课程标准等专项检查,及时纠正办学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提高了学校行政领导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教师依法教学的水平,推动了我区中小学规范化建设。三是积极开展普法工作,推进依法治国。总结“四五”普法经验,做好“五五”普法宣传动员和规划工作,在教育决策、教育行政评估、收费、招生、学校安全等方面提出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有效规范了管理行为。——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属地管理”安全自查、隐患自纠、责任自负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推动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开展“澄海区学校安全教育月”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突出重点,防消结合,组织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实践技能和应急逃生自救能力。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协作机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学生班车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检查等活动。,营造“关爱生命,注重安全”的社会氛围。全区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加强教育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强化股室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师生、为民办好事。二是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责任制,抓好领导班子廉洁自律,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收费。
科学方面
科学技术蓬勃发展。有57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级科研成果奖,21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级星火计划,* * * 2项科技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6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内知名企业宜化集团旗下的宜化木业(600978)、宜化地产(000150)、东方锆业(002167)、奥菲动漫(002292)、星辉车模(300043)等均为澄海上市公司。名人谢国民,泰国著名企业郑达集团旗下卜蜂莲花(原名:易初莲花,郑达万客隆)创始人之一,泰国首富(其父谢易初),原籍澄海区。旅游1,科隆千树园位于澄海区广益街道观湖村。2.陈赐福故居——保存完好的名人故居。陈慈福先生早年以卖米为生,战争年代全家去泰国发展。3.澄海温泉度假村。澄海莲花胜安鼓楼5号。南澳岛6。莱芜7。尚华关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