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小学

民国元年(1912),学校更名为学堂,本县仍有多所私塾。民国17年,县教育会议决定“禁学立校”。从那以后,小学发展起来了。25年发展到589所(含1所县小学)。

民国二十九年(1940),该县进行国民教育,高级小学改称中央国民学校,初级小学改称国民学校。据民国34年统计,全县有民族学校436所,私立小学10所。从65438年到0949年,民族学校数量减少到316所,学生21540人,占当时总人口的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私立学校被全面取缔,国立学校被接管改造。学校名称前面都是地名,统称为小学。根据1950年末统计,全县有小学403所,学生23200人。土改后,农民迫切要求学文化,学校发展加快。到1952,小学502所,学生456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71.5%。同年,县行政部颁布《中小学暂行条例(草案)》,小学全部改为公办。1954小学布局调整,学校减少到354所,学生40968人,升学率61.92%。1957年上升到383,有50068名学生。升学率64.47%。

1958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政策,发展民办小学。1959全县有481所小学,在校生70594人,入学率80%。

1960年,国家出现暂时的经济困难,部分学生辍学。学校实行“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辞退超龄学生,在校人数下降到58531。

1961部分公社中心小学开始办“五年一贯制”实验班。65438-0963年实施《全日制小学工作条例》(40条),稳定了教学秩序,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与此同时,采取了多种办学形式,如为小学增加上午、下午和晚上的班级,巡回教学,全日制和半日制学校等。,小学有了很大发展。根据1964年末统计,全县有小学817所,在校生69356人(其中半日制学校315所,7065438人)

1966下半年,“文革”开始,小学因“闹革命”被关闭,学校一片混乱。从65438年到097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把普及小学作为一项大政方针”,小学逐步得到稳定和发展。从65438年到0976年,全县共有小学758所,在校生115296人,入学率达到96.6%,成为建国后小学发展的一个高峰。然而,在“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的知识质量有所下降。1978实施《全日制小学教学条例》(试行草案),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县区两级设置重点学校。当时,广利、禄步、新桥三所中心小学被定为县重点小学,各区小学被定为区重点小学。自此,学校秩序步入正轨,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到1983,全县小学生100400人,入学率96.68%,巩固率93.53%,成为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县。

九年义务教育始于1986。全县有小学468所,在校学生85457人,入学率98.05%,巩固率98.39%,毕业率97.08%。1993年,全县有小学449所,学生78053人。

中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高要县段曦书院改为肇庆中学堂(今肇庆中学),学生4个班,学制5年,为肇庆中学之始。光绪三十四年,邢燕书院改为高要何仪公立中学(现肇庆一中),招收本科生1班,学制5年,预备生1班,学制2年。民国元年(1912),肇庆附中更名为肇庆中学,高要何仪公立中学更名为高要县中学。7年,葡萄牙天主教会创办培智学校,设有专门班级和完全小学,后称海兴中学。

民国二十年(1931),高要女子师范学校改为高要女子初级中学。24年并入高要县中学为女子部,是中学男女同校的开始。

抗日战争时期,农村中学相继建立。31 (1942)二区成立新疆中学,三区成立松龙中学。32年,第一区设立鲁文中学。37年,圣罗莎女子中学在肇庆西门成立,由教会开办。

1949年,高要有2所完全中学(含省肇庆中学)、6所初中(含教会办的3所),在校生1350人,其招生人数仅占当时全县人口的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分批接收和改造中学。1950,县中学改为高要一中,鲁文中学改为高要二中,新江中学改为高要三中,松龙中学改为高要四中。同时,所有教会经营的中学都将关闭。1957年建立3所初中(乐城中学、广利中学、松龙华侨中学),全县有8所中学(含省属肇庆中学),在校生3677人(其中高中生641人,初中生3036人),是1949年的2.7倍。

1958之后,中学发展迅速,新设初中10所(李安堂中学、永安中学、大湾中学、沙浦中学、锦里中学、白洞中学、白竹中学、火道中学、仙岗中学、金都中学)。原高要县第一中学更名为肇庆市第一中学,原第二中学。1960年末,全县有5所完全中学(含肇庆中学),在校生1087人。有12所初中,在校生6033人;有5所半日制农业中学,926名学生。当时学生总数达到8046人,占全县人口的1.76%。

1961原省肇庆中学、肇庆一中划归肇庆市管辖。同时,该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工作条例》(50条),实行调整政策,实行两种学制,压缩了部分条件较差的全日制中学,发展了半日制农业中学和林业中学。从1961开始,减少白竹、白东、沙埔三个公社办的带帽子的初中,将李安堂、永安、大湾、金利四所初中改为农业中学。1963大湾农业中学停课,陆埠中学高中部停课。据1966统计,全县共有全日制中学10所(其中普通中学7所,农业中学3所),在校生3482人(其中高中495人,初中2987人)。公社办12半日制农业中学,11林业中学,学生1847人。两类学校在校生5329人,占全县人口的1%。

“文革”期间,半日制农林中学相继解散,全日制中学迅速发展。65438年至0969年,县内各大集团小学普遍附设初中,各公社普遍设置高中。1976,全县有两所完全中学(乐城、马鞍)和18高中(河台、水南、陆埠、竹木圩、潇湘、大湾、新桥、白竹、火岛、李安堂、回龙、白土、金都、仙岗、广都)。初中641班,22464人,高中129班,6444人。中学生总数为29808人,占全县人口的4.3%。由于发展太快,再加上“文革”,运动太多,劳动太多,停课太多,学制缩短(初中两年,高中两年),考试制度取消,严重降低了学生的知识质量。

1977开始拨乱反正,执行部里下发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规定(试行稿)》。1979开始调整中学,先后放了水南、潇湘、孙外、白竹、沙埔、大湾、金都、河台、仙岗、蛟塘、火道、白竹。同时,305所小学摘掉了初中班的帽子,联合创办了65所独立初中。

1980,新桥中学被定为重点中学。1983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普通高中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和办学,永安、李安堂、乐城等高中相继改为农业职业高中。截止1986年底,全县共有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2255人。农业高中3所,929人;初中50所,学生26442人;中学生总数达29526人,占全县人口的4%。

有五所高级中学,分别是高要一中、高要二中、新桥中学、肇庆实验中学、高要复读中学。

大学

广东工学院(高要校区),2007年9月,高要学院新校区投入使用,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祈福大道。2014经教育部批准,由肇庆科技职业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官网2065 438+04 6月显示,以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为专业带头人,聘请欧美日专家为专职教师。现有教师712人,其中专任教师568人,专兼职教师329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52人。学校有11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5个本科专业和38个专科专业。到了清代,教育工作者聘请教师授课。民国以后虽有师范学校,但毕业生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办学需要。教师仍然主要是选拔和聘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和大部分师范学校的毕业生都被送到中学当老师,一些小学老师还聘请有社会知识的年轻人当民办教师。1980后,逐渐改变了中学教师以大专毕业生为主,小学教师以中专毕业生为主的局面。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时,全县有教师874人(中学教师149人,小学教师725人)。土改后,农村小学有了很大发展,1957中有1401教师(其中小学教师1258)。大跃进时期,学校发展较快。到1960,全县共有教师2189人(其中民办教师415人)。1962实施调整,减少下放一批教师。到1965,民办教师数量发展到1084,占教师总数的35.75%。

1966之后,“文革”开始,学校成了重灾区。教师人数从1965的3085人减少到1968的2732人(其中民办教师849人)。

1969后,小学、初中下放到大队办,提出“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小学和初中数量急剧增加,到1972,全县学校发展到971(含169教学点),教师4397人。1975年全县共有教师4856人(其中民办教师2781人)。由于发展过快,学校布局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差。

1979后,调整了教学布局。虽然学校的数量减少了,但学制延长了,班级、学生和教师的数量也增加了。1980年,全县共有教师6580人,其中民办教师3916人,占教师总数的59.5438+0%。1985后,民办教师比例开始下降,占教师总数的49.4%。65438到0988,广利、永安、沙浦划归鼎湖区,教师数量减少。65438-0993年,全县共有教师5953人,其中民办教师1801人,占教师总数的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