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中国生产党领导全民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抗日战争。随着战争的发展,中国生产者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了广阔的抗日根据地。在根据地建立了中国抗日民主政权,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为了使一切文化教育工作适应抗日救国的要求,毛泽东在卢沟桥事变前两个月和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多次指出必须实行国防教育政策。1938 10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了“实行抗战教育方针,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的思想。他认为这是整个国家的紧迫任务之一。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普通教育工作

1938年8月,胶东公学成立。65438+2月并入胶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同时建立了几所小学和一所中学。1940年,全省建立小学近1000所,受教育儿童40万人,在职小学教师13000多人。建立了几所中学,有1000多名学生。1941年后,小学教育越来越规范,中学教育进一步发展。65438年至0944年,根据地确定了教育改革的方针,建立了教育辅导团制、中心区制、教学实验区、教育联席会议等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师资的培养。在教师中进行了整顿。通过大力规划教育经费,一部分实行了免费教育。

初等教育

在每个村建立1小学,在每个乡建立1中心小学,激发儿童的民族意识,训练儿童的抗战技能,增强儿童的基础知识,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养成儿童的劳动习惯,激发儿童的生产热情,培养儿童的服务精神。自1941以来,各地区特别是一些中央根据地的初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

中等教育

1特区必须建立1中学,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公立学校,1行政区可以建立1公立学校。除一般文化课外,开设抗日战争理论、军事训练、群众运动、社会科学概论等课程,要求学校参加抗日战争、生产和社会服务活动。胶东区有13所中学。其他地区一般有1到2所中学。为党政军各部门各行业输送了大量急需人才,成为培养干部的重要补充形式。

社会教育工作

县有公教堂,区乡有中心社,村有社。要求开设扫盲班、夜校、补习学校、短期培训班,设立图书馆,组织流动图书馆。每年的冬校运动规模越来越大,后来季节性的冬校也改成了常年性的私塾。社会教育将文化教育与抗战教育、政治教育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省建立了1940、14县人民教育馆、12巡回教育组,各地建立了人民学校、扫盲班、扫盲组。1940年6月65438+10月1日,山东救国联合会发出《关于积极开展冬学运动的通知》,冬学运动在各抗日根据地逐步展开。

1940 12、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出台,山东抗日根据地教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1941年以后,特别是1943年以后,社会教育广泛开展,形成了根据地全民性学的文化热潮。1944之后,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小学教师花在成人教育上的时间更多了。群众教育的内容从实际需要出发,注重与战争、生产和中心工作的结合。学习的组织形式有男女成人班、青年班、下午班、晚上班、半天班、读报小组、交流小组、市场宣传等等。

干部教育工作

1938年6月,为培养各方面急需的干部,苏鲁豫皖边区党中央决定建立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孙桃林任校长。1939年9月,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改建为八路军第一纵队营区学校,许任校长,朱瑞任政治委员。10月,1939,11,原在山西东南部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到山东敌后办学。1940 1、第一分校到达鲁中沂蒙山区,周春泉任校长,李培南任政委。第一纵队随营校并入康达校区。1941年后,特别是1943年后,在职干部教育形成了一整套体系。1945年2月,省战时管委会成立山东抗日战争学院,李渔任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