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的特色

普及京剧。

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普及京剧,弘扬国粹”为宗旨,坚持“了解京剧,激发兴趣,广泛普及,注重培养”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锐意创新, 并努力探索艺术教育新思路,开展“京剧文化进校园”、“京剧进课堂”活动。

文化背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学校就被南京市命名为“少儿京剧艺术活动中心”。通过十几年的坚持和积累,具备了非常好的条件和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素材,多次参加省市各级各类美展,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2008年,教育部倡导京剧进中小学,学校有幸成为试点学校之一。京剧进课堂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营造“真善美进步”的校园文化,也有利于引领青少年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深厚的民族感情。

校园文化

秦晓努力营造京剧文化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京剧艺术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的熏陶。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艺术性和教育。一是艺术团老师带领学生定期设计京剧脸谱宣传板画,渲染弘扬京剧文化的浓厚氛围;二、校报、黑板报廊、班里的黑板报每学期宣传有关京剧的知识,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三是大队通过国旗下讲话、集体晨会、中队会议、娃娃京剧社团等形式开展京剧学习演唱活动。此外,学校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的时间播放京剧唱段,向学生普及了京剧知识和京剧艺术教育,让他们明白了“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人民应该了解京剧,熟悉京剧”。同时还通过发放资料、召开座谈会、家长会等方式积极向家长宣传。,从而赢得他们的支持,为齐心协力抓京剧营造良好的氛围。

2009年上半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专家郝景华教授、省京剧院院长徐全新的悉心帮助下,学校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开发了京剧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京剧知识、京剧道具、欣赏京剧片段并学习演唱,教学生画京剧人物脸谱,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京剧服装。学生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艺术修养。在全市校本课程展示中,京剧校本课程开发受到与会专家、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编写的校本教材《京韵》在省优秀校本教材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结果显示

在京剧艺术教育过程中,学校不仅注重训练的强化,更注重成果的展示。学校娃娃京剧团成员多次参加省、市、区教育局长的演出,还走进社区、广场。节目《霸王别姬剑舞》获第六届全国艺术节优秀奖;节目《娃娃唱梨园春》参加南京小学生艺术节演出,获南京市一等奖、江苏省二等奖。《虎山行》、《杨门闺女探谷》、《白蛇传》、《霸王别姬》、《现代京剧音乐会》等节目获得秦淮区艺术节一等奖。

2008年6月28日10,学校成功举办了首届京剧艺术节,孩子们精彩震撼的表演得到了省市领导专家的高度肯定。2008年6月5438+065438+10月,学校“娃娃京剧团”应邀参加常熟沙家浜交流演出。孩子们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演技得到了当地政府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赞扬。2009年6月5438+10月,江苏省主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启动仪式”。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孝慈、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建华、省精神文明办副主任韩松林等领导莅临学校,对学校重视艺术教育表示肯定。

赢得荣誉

随着京剧在学校的日益普及,新闻媒体对秦晓的京剧作品给予了极大关注。江苏教育电视台、江苏少儿频道、南京电视台、金陵晚报、南京日报、南京晨报、省市教育信息网分别对学校京剧特色教育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