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衔接教育中的同伴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衔接教育中的同伴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首先,研究的原因

孩子的朋友是接触最多的,也是最愿意接触的。进入大班后,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和社会性发展不断增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孩子的能力和素质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可以让同龄人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有时候孩子遇到困难或者需要帮助,老师会说教或者帮助他们一一完成。孩子当时不一定听得懂或者有疑惑,可能会假装听得懂。但如果同龄人进行教育交流,使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法可能更接近孩子的理解。因此,如何激发同伴教育值得探索和研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分析,从而找到合适的教育对策,让孩子在同伴的相互影响下快乐地学习。

二、概念的界定

1.年轻收敛: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的过程,就是幼与老的衔接。

2.同伴影响:

同伴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教育行为,有时也称为同伴群体教育。我们的教学活动有很多个体差异,所以同行之间有很多互相学习的机会。很多时候,老师一个一个说教的方式不一定能被孩子完全接受,但是同伴之间互相分享信息和知识,传递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更好。大多数情况下,会是一种潜移默化,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研究价值

1,现状:

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比较深入,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泛。相对而言,国内的研究多为调查和描述性的,很少有深入、直接、系统的分析。而且很多老师和家长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影响因素缺乏了解,影响了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教育和培养。然而,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价值:

(1)培养孩子主动合作的意识和沟通能力。

(2)儿童体验到同伴互动和互助克服困难的快乐。

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目标:

(1)通过研究,发现幼儿游戏活动中同伴教育的机会,增强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观察和总结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3)整理总结数据,总结经验,促进本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交际能力。

2.内容:

(1)通过观察了解同伴之间的关系,调查总结儿童缺乏同伴影响的因素。

玩游戏时注意观察和记录大班幼儿之间的交流,分析可能产生的同伴影响,鼓励幼儿及时交流和学习。

(2)通过调查,将同伴关系分为几类:受欢迎、被拒绝和被忽视。

受欢迎的孩子往往性格外向活泼,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被拒绝的孩子可能是班里调皮捣蛋的孩子,通常爱捣乱,不听话,而被忽视的孩子往往性格内向,不爱活动。

(3)与个别特殊儿童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积极与同伴交流,摆脱被拒绝和忽视的状态。

注意各类孩子的特点,有意让被忽视、被拒绝的孩子接触受欢迎的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同龄人的影响。

(4)在一天的活动中,教师创造同伴教育的机会,鼓励和引导幼儿取长补短,不断提高。

同伴教育贯穿于孩子的活动中,首先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然后逐渐转化为常态化的同伴影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5)通过游戏了解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困难,与孩子交谈并想出解决办法。

认真观察并及时记录孩子游戏中的小情况,发现孩子的问题,真正体会同伴影响的作用和乐趣。

动词 (verb的缩写)研究过程和方法

1,流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 11月)

(1)确定为课题内容,研究对象为大班幼儿,研究成员为高级班主任陈进。

(2)围绕学科内容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

(3)申报项目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11)。

(1)在各班开展相关调查活动并及时记录,为最终的总结报告收集数据。

(2)记录和总结在儿童游戏中的练习和观察。

(3)总结经验,撰写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 12)

(1)整理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相关课题论文。

(2)展示研究成果

2.方法:

(1)文献法:收集阅读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实践,在儿童交往中借鉴使用。

(2)观察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幼儿活动中的同伴互动,记录调查结果。

(3)谈心:对幼儿之间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幼儿了解同伴之间彼此的知识差异。

(4)调查法:调查游戏中各班幼儿的同伴关系效率,鼓励幼儿更积极地交流。

(5)行动研究法:鼓励幼儿在实践研究中向同伴请教。

(6)经验总结法: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做调查记录,及时整理。

不及物动词预期研究结果

(1)发表论文:发表与同行影响力相关的论文。

(2)案例集:实践活动中儿童同伴影响的案例。

(3)总结报告:幼儿衔接教育中的同伴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