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园林7教学的思考
这次口语交流的题目是“自我保护”。教材给出了四张图,标明了故事的开头。沟通的关键是先理解画面的意思,然后再去思考如何面对生活的现实。整堂课下来,感觉学生的兴趣不是很浓,姿势和态度也不是很自然,潜能没有被充分挖掘。课后认真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不要把口语交际课变成口语课,淡化交际。
“说”往往是单向的,一个人说,所有人听。语言信息处于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和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是互动的。在这节课上,我把口语交际课变成了“看图说话”的课,指着书上的插图,逐句问学生图片上的人是谁,在干什么等等。这种教学弱化了交流,与教材的写作意图背道而驰。虽然一开始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局面,但是学生的整体参与度还不够。
第二,精心选择交际材料,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口头交际中,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双方的谈话兴趣。所以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作为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孩子会把对事物的热爱转移到对交际的热爱上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往往会被一些外部的新现象所吸引,产生直接的兴趣。所以要兢兢业业,盯紧学生。当学生因外界影响而兴奋或激动时,要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沟通训练。因为有了机会,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所以会说得完整、流利,从老师的“我要说要听”到“我要说要听”。
第三,优化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和教学方法。
1,教与说的方法
学生们感兴趣地说,它往往能使故事内容变得有意义,但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才能使其有序。对于低年级学生,老师应该教他们从一个完整的句子开始,逐渐过渡到几个连贯的单词或一小段。一旦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口语交流就不难了。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说心里话”,“想得快,说得好”,这就需要学生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场合及时做出调整。口语交际中的姿势和态度自然、礼貌、大方,低年级的孩子多动,这有赖于教师的及时提醒和适当引导,变换形式,一次又一次地提供锻炼机会,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纠正,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
2.传授倾听的方法。
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参与交流的人,不仅要认真听,还要适时的接话,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大部分大三的孩子都敢说话,爱说话,但是如果让他们先静下心来听别人说话,他们的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如果他们没有完全听进去,就会断章取义,甚至听不懂意思。他们如何与他人交流?更有甚者,我根本没听进去。所以,老师非常有必要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注意力集中,能够复述别人的原话或主要意思,顺着别人的意思往下说,正确及时地回答别人的问题。
3.教学评价方法
大三的孩子也有接受评价和评价别人的需求。应重视鼓励性教学评价。但是,无论学生怎么说,老师总是说“好”,调动不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和适当的评价。当然要肯定好的,指出不好的,分析原因,有针对性的改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为他们包办一切,而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自评的局面,引导学生适当评价。
二年级语文第七册教学反思第二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花园意在让学生在自主、有趣、相对集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时间能力。因此,我借助教材提供的素材,搭建了一个有趣、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在乐趣中实践,在实践中实现活动目标。
第一,“我的发现”引导学生交流,巩固查字典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读认”就是让学生认识8个表示厨具名称的生词,并从中认识生词。主要是训练学生借助拼音拼出生词,然后让他们发现排列的规律,并联系实际生活讲这些单词与偏旁部首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口语交际在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有趣的口语交际,并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学生的理解力,在师生交往中生成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备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素养。
四、教学中的展示平台,教不了教材,所以我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相关资料,为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汉语时间机会,让汉语训练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