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比较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尚不明确,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很多老师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照搬到信息技术教学中。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很差。比如讲课法(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计算机操作的内容,用讲课法教学太抽象,操作的步骤不能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和操作能力)。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没有深刻的理解。事实上,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分层性,即信息技术要求教师采取分层教学策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分层次地设计任务;二是实践性,即在亲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三是应用,即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创新,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新颖灵活,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法多种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五,整合,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学科,可以用来解决其他学科的很多问题,即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第六,时代发展,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方式也在不断快速变化。因此,要教好信息技术,就要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为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探索出“任务驱动”教学法更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并没有很好地应用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缺乏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系的理论知识。很多老师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解很肤浅,不知道它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不知道如何应用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设计的任务枯燥,不好操作,没有体现层次性和整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体现。有的老师甚至把“羊群式”教学(羊群式教学:教师在课前布置一项任务,要求学生自己完成。老师不关心学生的完成过程,不讲解相关知识,不评价结果。)也叫“任务驱动”教学。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影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信息技术的层次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设计灵活多样的任务进行教学,便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以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获得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渐形成感性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自主探索和开拓精神的自学能力。比如在“文件夹操作”的课程中,可以设计四个任务:任务一:在D盘创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游戏”;任务二:将“F盘”中的“QQ”文件夹复制到“D盘”创建的“游戏”文件夹中;任务三:将“D盘”的“游戏”改名为“升级”;任务4:删除“驱动器D”下的“升级”文件夹。通过分析,学生们得出结论:本课的旧知识是文件夹的定义以及什么是菜单法、快捷菜单法和工具法。新知识是文件夹的创建、重命名、复制和删除。然后通过讨论,可以用菜单法、快捷菜单法、工具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事实上,“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不是简单地给任务,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3、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
3.1教师设计“任务”阶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充分重视并精心设计每一项任务。在设计任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感兴趣的方向设置任务;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以及软件基本功能的渐进性;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探索新知识。这样逐步完善,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是,由于学生的差异和灵活的教学内容,设计每门课程的任务并不容易。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1任务设计要体现真实性。
有些老师在设计任务时,只是考虑如何提高学生对所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把所有知识点都强行塞进任务中,而不管任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比如在“文字排版”的课程中,有的教材把一首四字诗和四句话设置成不同的字体和字号,任务完成后整个版面凌乱不堪。学生虽然学会了操作,却失去了“美”的体验和感受,这样的任务不符合教育理念。这就是任务没有体现真实性,因为没有一本书会这样排版。可以修改为:把这首诗放在一条线上,让学生思考如何排版,通过练习把操作中的问题引出来,然后逐一解决。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比较,形成对排版的初步认识。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换行符,标题,作者位置,四首诗怎么放,文字颜色,字体大小等等。让学生学会创造美,学会审美。在分析、讨论、交流中嵌入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操作技巧,在分析比较中理解排版的原理和技巧。
3.1.2任务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1)根据学生的水平,由于学生和不同基础的差异,在设计时要把任务分成不同的层次。比如“在WORD中插入表格”这门课,设计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WORD中制作课表”。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来说,任务相对容易,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表格,然后在单元格中填入相应的课程名称,尽可能的做一些修改;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来说,任务稍微难一点。除了制作表格,填写相应的课程名称,还需要美化表格,装饰背景,完成一个个性化的课程表。这样,所有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有所收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
(2)根据教学内容,一节课的主要任务应分成若干小任务。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小任务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模仿”,即根据课本上的例子进行模仿,让学生在模仿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初步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转化”,即对原问题进行加工,要求比原问题略高,角度较新,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在同学的适当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进一步品尝努力后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焕发自学和深入探索的热情;三是“创新”,即在完成上述训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练习。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加强引导,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完全独立地完成任务。
3.1.3任务设计要体现整体性。
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信息技术课程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完整的教学内容,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网络使用等。,可以设计成一个系统的任务。这个完整的任务就是每个部分的整体学习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部分涉及到很多知识点,通常会分成几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只要组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任务。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样才能形成子任务与父任务的关系。子任务服务于母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3.1.4任务设计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学生感兴趣,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才会主动去认识和探索知识。如果设计的任务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也难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学生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生活,如何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比如学习EXCEL处理报告单的时候,我是用公式来总结的,所以我用这次期中考试的报告单,让学生计算高二950个学生的总分,这就需要一种更快的方式来完成。我也说过,只要方法正确,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结果任务一宣布,学生们都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一些学生阅读教材,一些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一些学生向老师征求意见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全班每个学生都非常投入,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任务。这样,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探索的成功,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参与。
3.1.5任务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设计任务时,要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提出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融入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探索、获取和运用知识。在“用WORD制作贺卡”的课程中,老师没有限制贺卡的形式和内容,只是提供了完成任务所需的材料,给学生发挥想象力提供了空间,给学生自由创作留下了充分的空间。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作品中,反映出他们不仅掌握了教师要求的内容和方法,而且能够举一反三,在许多操作细节上灵活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真正实现“授人以鱼”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3.1.6任务设计要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以说是“练不如看”,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来教是不可行的。学生自己练习远比听老师讲课,看老师演示有效。通常情况下,教师讲解和演示知识后,关键的一步是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真正的知识和方法。所以设计的任务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容易操作,可操作,愿意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认真学习,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和技能,学到了技能。
3.1.7任务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设计任务要灵活,不能死板,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适应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学科,也是更新最快的学科。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一些知识,而没有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那么几年后,软件会变,学生会什么都不知道。因此,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能力提高了,不管软件怎么变,学生都能适应。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新的软件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积累经验才能使用。在“设置动画”的课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探索操作,寻找问题的答案。虽然很多同学成功了,但也有同学不够大胆“过线”,制约了他们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操作,不怕遇到错误。勇于探索,直到成功。
3.1.8任务设计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孤立地教授信息技术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任务的设计也要尽量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联系起来,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在整合过程中,应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需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合,强调信息技术为特定任务服务,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协同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融合的思想,充分关注其他学科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按字排版”任务中,可以输入一篇中文文本,画一个小插画插入到文本中,然后进行排版,融合了中文和美术学科的内容;在“使用Excel,创建同学的一次考试的报表,计算总分并排列顺序,最后写出一篇简短的分析报告”任务中,整合了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内容。
3.2学生探索“任务”阶段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巩固新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巧妙地将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中;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最终在任务的完成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2.1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提出问题。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老师在下达任务后,不要急于解释,而是让学生先对任务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什么,也就是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中,有些是之前学过的,学生自己给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他的没有学过,也就是任务中隐含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使用“绘图”程序时,要求学生画一幅乡村风景图。然后,让学生讨论这幅画应该包括什么,如农舍、日落、树木、河流、草地、牛羊等等。然后,要求学生分析需要什么工具以及如何使用它们。这样,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就会主动学习使用这些工具。
最好是学生提问,必要时老师可以适当暗示。提问时要采用“先粗后细,逐步细化”的方法,把问题细化成几个小问题。比如“农场”的图案,就涉及到如何用矩形工具画矩形和正方形,如何用填充工具反色。对于某些任务,一开始不可能问完所有的问题。对于任务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只有自己动手才能提问。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出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师要注意在“任务”中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引入上。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设置一些问题,积极思考后提问。这时,教师向学生介绍新知识,学生自然建立对新知识的理解。
3.2.2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学习新知识。
问题提出后,就要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独立探索和解决老的、相对简单的问题,新的问题可以由学生讨论或师生共同探索。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应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比如从哪里获取相关信息、寻求相关帮助、解决问题的大致思路等。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并且善于思考。比如学习“文件的基本操作”时,这节课可以设计成四个小任务,分别是(1)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学生的名字;(2)将其他地方的文件复制到新创建的文件夹中;(3)将文件从另一个地方移动到新文件夹;(4)删除文件。创建文件夹是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学生自主学习后可以知道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是一样的,而“任务2”和“任务3”需要老师提供线索,学生学习探索后才能完成。
3.2.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让学生进入学习场景,设定学习目标。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下一步是让学生动手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自由大胆地创新,寻求不同的方法、设计,运用不同的知识来完成任务。老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他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走进学生。他还要主动观察学生的操作,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性方面的问题。老师要及时提醒和引导。在学生初步理解知识后,教师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更加深刻和灵活。
学生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完成任务:
(1)独立查询。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机操作体验成功和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获得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索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书籍、软件求助,网上查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比如在“设置个性化桌面”的课程中,学生对自己找到的方法进行比较和整理,得出最优方案:做一个桌面背景——换一个桌面背景。
(2)协作学习。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为了完成一项任务,往往需要分工合作。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为了完成一项综合性的任务,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按座位或通过计算机网络分组,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交换意见、辩论等形式解决问题,教师要促进学生的交流,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理解别人的想法,学会判断、接受和反思。通过这种合作和交流,学生可以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和解决方法,拓宽思维,从而对知识有新的认识。比如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小报”任务,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和同组的学生讨论确定小报的主题,再把任务分成几个子任务,然后在组内的学生中分工。他们有的负责收集整理文字、图片等信息,有的负责录入,有的负责版面设计等。在协作的过程中,小组内的同学要进行讨论和交流,达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后,才可以进行复制。
3.3师生评价讨论阶段
学生任务完成后,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需要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应用是否已经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评价要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否真正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否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新的知识和技能为标准。同时,评价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的兴奋感和成就感。
教师要营造自主、平等的氛围,及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对每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组织讨论、交流,汇报每个学习小组或个人的不同认识,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比较、思考、表达、敢于创新。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创新的想法,做出了创新的作品,要及时肯定或表扬,从而鼓励学生形成积极探索的氛围。实践证明,这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维积极性、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同时,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都要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及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情感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处理信息的水平和能力。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3.1评价原则要科学。
科学的评价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社会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时既要指出学生的优点,又要看到他们的弱点,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都要交流展示,讨论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应用是否已经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应坚持激励为主、注重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评价原则。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勇于创新。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努力,克服“心血来潮,失望而归”的情绪,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这样,这些学生越来越有活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注重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学习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和欣赏他人的过程。
3.3.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多元是指改变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一元化现象。评价的主体要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灵活机动。如:个人自我评价,好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组内互评的优点是反映了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组间互评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使组间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教师评语的优点是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提出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3.3.3评价方法应灵活。
教师要善于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区分不同学生的个性,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方法。比如,大部分学生要肯定自己目前的进步,采取鼓励的方法;对少数确实成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同学,要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找出自己的不足,激发斗志;对于个别后进生,要从不同角度尽可能多的发现有利因素。多引导,多激励,让它树立起赶超别人的信心。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两种,观察法和工作评价法。观察是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任务活动中的发言、技能、合作和创新来评价学生。在任务完成阶段,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来完成任务。教师在巡视学生完成任务时,遇到困难时,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主动查找课本相关内容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复杂的问题时,他们会互相交流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吗?作品评价法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学生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分析,有效利用学习情境,建立自己的思维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以个人成果的形式出现(如独立完成的作业、一份研究报告或一部电子作品)。此时,学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为了改善认知结构,实现教学目标,有必要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和评价。比如在“制作电子小报”的教学总结中,对收集的学生电脑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互相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对小报设计艺术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3.3.4.评价应及时实施,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秋后算账”。因此,评价活动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有经验的教师可以随时发现和捕捉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成绩,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一个自尊、自爱、自强的青年学生来说,哪怕是一句不经意的赞美,有时也会对他产生巨大的心理震撼,甚至影响一生。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而应该善于利用这一有利武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和才华,积极主动,勇于创新。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坚持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做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也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更加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