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理念与策略:校本教研的理念是什么?
第一,深入研究——注重研究内容的针对性
校本教研源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最终回归教师的教学实践,这就是校本教研的价值所在。在教研工作中,广大一线教师最有发言权。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校本教研工作中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因此,把深入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可以使校本教研“站稳脚跟,找准切入点,选准着力点”。具体来说,就是把校本教研的工作内容建立在像中医一样的“望、嗅、问、切”的诊断和评价的基础上。
具体来说,“望”就是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研究的“窗口”,通过仔细观察和冷静分析,把握和“请教”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上升到理论层面。“闻”是指教师要经常开展集预习、讲、说、评于一体的群众性听课评课活动,通过“案例研究、互动讨论、教学反思”等研究培训形式,深化听课评课的实践效果。“问”是指教师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急于求成,而是及时总结更多的问题,提炼需要解决的问题。“切”是指通过上述“咨询”调查研究,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一是评价学校领导的重要性和领导作用;二是评价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深度”和“广度”;三是评价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性、个性是否得到了恰当的体现和张扬;四是评估教师群体素质与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辩证关系和症结,从而对症下药。
第二,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教研形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因此,农村小学应将校本教研的重心从“自上而下”转向“指导”和“服务”,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和教师实际的校本教研新模式。
为了有效解决教师自主实践与反思的精神需求与客观实践演练之间的矛盾,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都有自己的校本研修计划。每个老师每学期都要参加校园公开课,其余老师参与听课评课,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老师讨论学习。同时,学校要以学科教学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引领,广泛开展“课堂教学竞赛”、“学科教学基本功竞赛”等系列竞赛活动,形成相应的评价和运行机制,既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又能积极解决大多数教师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
三、主体参与——注重操作过程的真实性
校本教研工作不同于专题研究,它在实践中生成,在行动研究中转化和提高。教师作为研究主体,只有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已有的经验真正转化为日常自觉的教学行为,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才能凸显。以前存在少数精英唱主角,大部分老师看热闹的情况。当然,校本教研活动的简单化和表面化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校本教研被视为一种工作或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而不是一种在高度责任感驱动下的真正的统一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行为功能。另一方面,学校缺乏相应的跟踪、监督、评估的长效机制,将活动本身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终点而不是另一个起点,主观上削弱了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性。
在校本教研工作中,要摒弃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在操作过程中关注教师内心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不断唤醒他们作为参与者的热情。只有大家都动起来了,校本教研才能活起来。
第四,建立规章制度——保证教研评价的科学性
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离不开科学实用的评价体系。在强调主体参与和主动探究的同时,构建相应的校本管理和评价机制是农村小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为了保证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学校首先要建立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制定校本教研的评价和评估办法。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机构,招聘教导处、教研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校本教研”考核组。其次,建立两级教学体系,实现个体的优化发展。第一级由年级备课组授课,采取“带老带新”的做法,备课组组长负责保证教师在一年内基本掌握用教材授课的基本教学模式。第二层次是教务处教学,采用“优化组合”,教务处主任和学科教研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各学科教师结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最后,应建立展示教师成就的制度,让教师体验成功的喜悦。
除以上所列制度外,还应尝试在学校建立研究培训管理制度、教师个人研究制度、继续教育奖励制度和项目申报评估制度,以保证校本教研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总之,校本教研只有坚持上述制度,才能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