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鸡宝宝
最近脑子有点“崩溃”。
给三岁半的宝宝做了几个月的“作业”后,我越来越怀疑自己12年前的全日制本科学历是否“过期”。
我一直不明白一个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看完一部动画片能有什么感受。
根本不清楚所谓的“少儿编程班”和“积木在线”有什么区别。
无论我的记忆力有多差,我都能记得30多年前我幼儿园毕业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内容。
“从娃娃抓起”这个口号现在是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纠结之下,我赶紧上网查了一下别的幼儿园都在教什么。
结果这个调查直接把我心态崩了。
上海一个5岁“学二代”的简历让我有些不安,也让我对自己“三岁”还不会飞的孩子深感焦虑。
先说说这份简历的内容。
语文素养方面,3岁前认识50个字,小班200,中班1200,大班1500。
英语词汇量方面,3岁以前阅读量100,小班120,中班500,大班500。
此外,我每周可以写三篇英语日记。
当然,语言只是基础操作,综合能力让人瞠目结舌。
这个“鸡宝宝”两岁开始唱诗,五岁就能唱几百首古诗。
不仅知道重力、浮力、热胀冷缩等基本物理知识,还会踢足球、弹钢琴、游泳,有Go 11的证书。
无数次国内旅行,几次出国旅行。
真的读了万卷书,走了万里路。
如果不是家长解释说这份简历是为了申请高端国际学校准备的,我还以为是为了培养中科院的后备院士。
也许“德智体美劳无所不能,工农兵商学无所不能”,就是这样的宝贝。
看整篇文章,整个简历写了15页,不少于1500字。
这是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加上这句话,这篇文章才607字。
看到这里,我自然想到了以“鸡”宝宝出名的“海淀妈妈”。
因为当“海淀妈妈”打印出儿童节时间表的时候,你会发现简直就是火星撞地球的神仙打架。
以前“鸡宝宝”只是来自于一个小精英家庭的焦虑。
具体来说,只是北京上海的部分地区。
但是,焦虑是会传染的,普通家庭迟早会被牵扯进来。
在济南,有提前5840多天就感受到考研氛围的家长。
在我看来,小妞圈是一个无尽的世界。
甚至各种小鸡都在用一系列你听不懂的俚语词,比如素鸡、家鸡、班鸡、青蛙、牛蛙,来渲染紧张焦虑的气氛。
但你无法反驳他们,因为“鸡宝宝”这个概念只存在于“凡人”的眼中。
在他们的群体中,这被称为“积极的纪律”。
虽然“鸡宝宝”妈妈们也会用科学或伪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孩子的健康。
但我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去鸡宝宝。
虽然这看起来很神奇,但是展望未来,又是那么的真实。
平心而论,我曾经以为自己是鸡宝宝的老父亲。
毕竟我的学历让我受益匪浅。
所以,无论那些新的教育理念多么奢侈,我坚信,能给孩子光明未来的,还是一纸学位。
但是我就是担心他以后不好好学习。
和小鸡们比起来,我看似焦虑的态度简直就是平躺,连鱼都不碰。
我不想讨论“鸡宝宝”对不对。
说到底,这个问题只是焦虑下的不同选择。
但从自然规律来看,这似乎并不符合人类等灵长类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因为接受的发展是周期性的。
你不能指望大脑的发展赶上自己的输液速度。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肌肉骨骼的生长速度能直接跳过基因,力压姚明。
逻辑没成型就学奥数,审美没成型就学音乐。
最后只花了200%的精力,却只收获了美好的回忆。
而和谐的家庭关系丧失,正常的情感体验缺失。
就算五岁能达到八级,最后也可能只是看到钢琴就知道摇头。
当然,我能理解吉娃父母的心情。
就像我上了大学才知道学历的用处一样,吉娃家的父母也享受或见证了教育的惊人回报率。
虽然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行为看似盲目,但其实这种盲目来自于太多的“吃的见的”和太多的可预见的问题。
在强烈的危机感下,孩子未来的挑战都是提前的必备技能,自身的不足也是孩子不再次翻船的关键。
但是你对孩子的要求是根据现在的问题和压力制定的。
谁能说长大后会变成什么东西?
如果这么看的话,其实应该“鸡”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因为“鸡”孩子的投资周期太长。
而如果这个“鸡”继续下去,谁也说不准有一天会出现其他问题。
相比之下,“鸡”本身的效果可能是立竿见影的。
因为你努力了,你就会升职加薪,真正的好处就在眼前。
尤其是当你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树立了榜样,那种实实在在的体验才能流进血液,融入本能。
所以“鸡不如鸡本身”。
与其让孩子成为富一代,不如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顺便让自己成为“富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