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周秉文烈士的事迹?

周正富:身患重病仍坚持斗争。

2005-6-13未经许可发布,拒绝转载。

革命烈士周正富(1907 ~ 1947),原名周秉文,靖江生祠镇新村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一岁丧母,小时候被后妈歧视,受尽了生活的艰辛。民国8年(1919)生祠小学毕业后,被京城周家收养。不久,他就读于南通高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圣子堂小学任教,后担任长安区保安寺小学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创办了自己的老坝小学,向年轻人灌输爱国思想。

民国二十八年下半年,周、何、张伯禄等人参加了抗日民族精神动员委员会工作队。国民党左派、县党部书记常胜任栋到苏皖买枪,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在此期间,他接触了* * *产党的一些干部,逐渐认识到* * *产党是抗日救国、解放贫苦人民的真正救星,于是产生了加入中国* * *产党的愿望。民国二十九年(10),周到东台参加苏北临时政治会议工作。回到靖江不久,就是年底加入中国* * *生产党。从此,他认真阅读革命书籍,刻苦学习革命理论,进一步用马列主义武装自己。民国30年,5438年6月+10月任县抗日民主政府书记,4月任五区区长。32年,65438+10月任太和区区长。周在领导太和区人民开展"二五减租"时,既注重发动群众,又善于把握斗争策略。鉴于减租减息运动开展得不够彻底,一些地主依靠敌伪势力,暗中倒收一部分农民的地租。他们周一到了太和,就对房东们宣布:“如果再发现有人偷偷倒租,政府就坚决惩罚。”还规定农民必须交房租,房东必须开收据。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打击了顽固地主的嚣张气焰,保障了太和区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

周不仅投身革命,而且还动员他的堂弟周伯温、堂弟周爱芳走上革命道路。34年9月,第一次解放靖城后,周任城区区长。由于解放前一天的日伪统治,居民深受其害,生活普遍困难。周要求县政府调拨4万多斤大米帮助城市贫困人口。为防止冒名顶替,周亲自进行了逐街排查,登记核实。刚刚解放的京城,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区委的领导下,周在市区建立了工会、商会、妇女会、街道委员会等群众组织,使因战争而瘫痪的电厂重新发电,保证了玉轮棉纺厂的两班倒生产。他还亲自收集了王喜三和郭的犯罪材料,上报县政府,使这两个十恶不赦的汉奸受到了严惩。

民国35年,65438+10月,国民党入侵靖城。9月,周担任县委联络部主任,开展敌后工作。那年冬天,斗争形势日益紧张。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县独立团主力分批向区北线转移。周患有严重的肺病,组织上多次劝他撤离。他以为自己是联络部长,熟悉敌我情况。越是形势严峻,他越要留下来,坚持斗争。第二年春天,形势进一步恶化,周和佳成和朱不得不最终撤出靖江。临行前,他把自己唯一的毛衣和冰糖分发给战友,准备牺牲。3月15日,部队撤至如皋黄家市时,被国民党部队包围,突围时部队四散。周和另外两个人躲在附近人的家里。敌人全面搜索,为了避免伤害群众,他们继续突围。渡河时,周因腿伤被俘虏。敌人把他带回据点,拷打他,要他放弃靖江的党组织。他咬紧牙关,一言不发。敌人引诱高官,他更不为所动。无奈,敌人把他打死,扔进粪池活埋。

来源:靖江县志作者:办公室编辑: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