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权利、地位、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认识。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自己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学生缺乏深入思考,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大多停留在泛泛的层面。如果教师没有正确的学生观,就很难改变学生的被动教育,也很难缓解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比如“警察”“小偷”“猫”“老鼠”。教师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就不能给学生创造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就不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那些“学困生”、“特需生”走向“绝境”。这与“面向一切”、“活出生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大相径庭。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

学生虽然不是成年人,但是有感情,有个性,有独立人格,也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有意无意伤害学生人格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女老师指着一个男生说:“你看他手多脏!”!如果是,就不能入学。”小男孩的脸由红转白。第二天,他没有去上学。第三天,他进了学校,手洗得很干净,头发剪得很短。但他在课堂上显得异常慌张,不敢直视老师,总是低着头,经常数错10棒。他总觉得全班都在看他的手,老师也总在看他的手,他总想把自己的手藏起来。老师只注意到他的手很干净,头发很短,却没有观察到小男孩的其他变化。他经常指责他“没有学习数学的天赋”,“学习不好是因为懒惰”。小男孩把自己的委屈告诉了妈妈。第二学期,在妈妈的支持下,小男孩转到了另一个班。没过多久,我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小学毕业时,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再比如,我在一所小学听课的时候,发现班上有42个学生,但是有40个学生上了荣誉榜(其实是分数排名榜)。我在课间向学生调查原因时,学生回答:“两个球,老师不让。“我在其他班也发现了类似的东西,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像。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随意剥夺了学生的基本权利。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还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所以,老师不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手里的面团,而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精心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剔透的露珠美丽可爱,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倒了,就碎了,不复存在了。

第二,不应该把学生当成知识和道德的容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学生接受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于是,老师的“知识权威”地位逐渐开始动摇。教师必须重新调整自己,不能以“知识的化身”自居。不能把学生当成容器,没完没了地往里面灌。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把自己的角色从“警察”和领导者调整为朋友、组织者和引导者,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互助、互勉中不断总结自己、反思自己,从而了解自己。有一句古罗马谚语:虽然我所见所闻都是好的,但我还是用不好的方式去做。学生可以理解善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但不一定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因此,道德教育仅靠空洞的说教难以达到目的,而应该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走出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回归生活。要关注、引导、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衣食住行玩等具体活动入手,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比如我们学校的“关爱残疾人”教育,学生可以扮演残疾人。有的扮演蒙着眼睛的盲人,有的扮演捂着耳朵的聋人,有的扮演手脚被绑或坐在轮椅上的肢体残疾人,让“残疾人”和好人一起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残疾人的感受。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震撼,改变自己的感情和价值观,使他们不再嘲笑残疾人,从内心产生强烈的帮助残疾人的愿望。

第三,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学生年轻,灵活,潜力大,不断发展变化。如果我们用静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眼光,或者用“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我们看不到学生的多变性和发展性,可能会“平视”学生。甚至得出“这个孩子教不出来”的结论。古今中外,很多事实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比如爱迪生小时候在学校经常不及格,马克思中学时因为极其调皮而出名,台湾省女作家三毛小时候经常被老师歧视。后来,他们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老师要深入调查,充分了解每个孩子,不能根据表面现象做主观臆断。他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可能,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研究学生,看到他们的长处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