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比德智小学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可爱的宝宝偷偷在书包里藏了一叠明币。她妈妈看到后问他为什么要把它们藏起来。孩子说是给妈妈的。有一段时间,她妈还苦笑说:“儿子,这么早就知道给她妈攒钱,真是太孝顺了,可是她妈现在不需要了。”

很多网友评论,“钱是假的,但孩子的爱是真的,哈哈”。是的,我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觉得这个孩子太温暖了,很有爱心,很爱他的妈妈。

相关研究表明:

6岁之前,是孩子金钱观念的萌芽阶段;

6-12岁,是形成期;

12-18岁,是发育期;

如果孩子在适当的年龄接受正确的关于金钱的教育,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容易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和更好的理财能力。

看到这个年龄,很多人会很惊讶。这么小就教孩子硬币有意义吗?孩子会沾染一股「铜臭味」吗?会不会变得虚荣?

事实上,在物质丰富的年代,父母无疑是在藏着耳朵不和孩子谈钱。众所周知,他们越回避,他们的孩子就会越感兴趣,从而迷失在金钱中。

近年来,“熊海子冲动消费”的新闻层出不穷,给家庭带来了损失和伤害。“不懂钱,乱花钱,重金打赏主播,欠网贷”...财商教育缺失导致的不良事件越来越多。

疫情期间父母被隔离,8岁的孩子一个人在家,妈妈的两张信用卡刷爆了就为了打游戏。事发后孩子说没想那么多,只是在玩中度过。

在这些孩子眼里,钱只是一串数字,没有任何概念,他们根本不懂钱背后的付出和辛苦。

在扫码支付时代,孩子接触“钱”的机会更少。只要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妈妈的手机就可以一扫而光。

钱成了孩子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让孩子花钱更加肆无忌惮。他们总以为妈妈的手机里有取之不尽的钱,可以毫无顾忌的花掉。

当“钱”已经看不见的时候,父母更有必要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培养良好的财商更为迫切。

简单来说,金钱教育不是让孩子变成守财奴,也不是让孩子毫无节制地花钱,而是用良好的价值观引导孩子,让孩子对金钱有所了解。

幼儿期:6岁之前

重点:硬币的来源认知,硬币的基本用途。

有一次,我问4岁的儿子,你说钱从哪来的?儿子居然说“钱是国家印的”,没毛病。老母亲瞬间无言以对。

其实儿子的回答并不是个例。有一个有趣的调查,问了100个3-8岁的孩子“钱从哪里来的?”

答案五花八门,“从我妈手机里扫出来的,从衣服口袋里拿的,从红包里拿的……”

只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挣的”。

对于6岁前的孩子来说,太抽象了,理解不了,只要明白钱是劳动买的,硬币是用来买东西的,但不是无穷无尽的,需要有节制的花。

小学:6-12岁

要点:辨别硬币的面额,了解硬币的等价交换和交换能力。

每个月有固定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支配。如果没有足够的钱,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三种选择:

选择价格较低的替代品;

选择下个月攒够钱再买;

也可以提前向父母“借钱”,透支下个月的零花钱,但要扣除下个月的零花钱,可以理解为给孩子提前消费。

至于孩子会怎么选择,就让孩子自己决定吧。这是他学会面对诱惑,抵制诱惑的最好时机。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多种消费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计划。

初中:12岁以后的孩子。

制定财务支出计划:

帮助孩子制定每周支出计划、家庭支出计划等。,了解一些银行金融术语,如股票、债券、定期等。,做简单小额的投资理财项目。

让孩子感受世界的喜怒哀乐;

利用空闲时间,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各种职业的收入模式,从实践中挣钱,认识到赚钱的不易,懂得合理花钱,养成节俭、不与人攀比、不浪费的习惯。

让孩子探索金钱背后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

努力带来快乐,独立自强是更重要的品质。这些都是人生的价值观,也是金钱背后的意义。

人们普遍认为,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进入了财商启蒙的黄金时代。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一旦孩子养成了“取之有道,用之得当”的观念,孩子就能更好地理解劳动的不易,更理性地消费,让孩子受益终身。

最让孩子受益的是,可以看到金钱之后的智慧和选择,看到金钱之外的精神世界,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