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大迁徙

44.“安全港”

谈渭南市移民局的地位,要从郑波的诗说起。

2002年,郑波的诗风发生了一些变化:对移民局现状的关注,对单位前途的担忧,逐渐取代了那种担心哪天被辞退,埋怨组织的抱怨。2002年4月,他在一首《抒怀》诗中表达了对“人去事衰,单位乱”的深切忧虑:

越是两年屈辱,机关越乱,我心寒。

就因为心软,经常容忍鬼,还抱怨自己瞎了眼,没有识别出汉奸。

好人生气,期待正义,小丑得野心,搞人脉。

十年心血毁,春去花零泪。

三个月后的7月12,他直接向当地民众发声,对后继者表现出不屑和嘲讽。同时,他暴露了渭南市的“不公平”问题,如在确定局领导时假装做竞选秀,在选择前偷偷摸摸做决定,用有问题的人领导移民工作等。

可惜大副还没忙起来,也不在乎人家的感受。

拆庙移神存私虑,选人不公平。

台前竞选是一场空戏,幕后平衡早。

无理减科引来民怨,机关从此埋没。

通过诗的背景,回忆渭南移民局当时的情况,可以知道,这个由渭南移民局更名为渭南移民局的单位,确实进入了一个管理不善、“机构混乱”的时期。该局多名职工认为,移民局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局长更换频繁,把移民局当成了“干部下乡花钱的桃花源,培养提拔的跳板和试验田”。

这样的抱怨并非空穴来风。回想一下渭南移民局的人事变动过程,就能理解局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抱怨了。郑波离任后,该局原副局长田春宝主持工作半年。紧接着,市委组织部任命原富平县委副书记白炳权为渭南移民局长。半年后,白炳权被停职一年多,原因是曝出富平任副书记期间,一名舞女被调到法院当法官,田春宝主持工作一年多。2002年9月,渭南市原农机局局长王敏清调任移民局局长。这个人在局里用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移民工作六年计划,赢回了国务院654.38+0.283亿移民资金,用654.38+0.33亿在华阴办了单板木材厂,用86万在渭河北岸办了果蔬气调贮藏库。之后的2004年,654.38000000006之后的2005年6月5438到2005年3月,移民局长的职位一直空缺。直到当年3月底,市委组织部任命华阴市委原副书记安立权为该局局长。5438年6月+2007年10月,超龄的安立权从主任岗位上退下来。滑县县委副书记孙建生接任局长一年零三个月,2009年3月升任市政府秘书长。此后,入境事务处处长一直空缺。

就这样,从2001到2009年3月的8年时间里,渭南移民局连同主持工作的局长算在内,市里一共派了5个局长到局里。记者在渭南采访时,听说组织部准备从市里派第六任局长。像走马灯一样换局长,让市移民局的大部分局长还没来得及建立感情就离开了同事和下属。在这种状态下,渭南移民局的地位,几十个人的福利和升迁等等可想而知。

更让渭南移民移民局干部不满的是,该市在移民局局长任命上的冷漠、随意态度和拖延。记者从当地报纸等资料上看到,2009年4月8日,渭南市委在《渭南日报》头版刊登了《关于公开选拔市移民局局长的公告》,对该局局长的报名条件、程序步骤、资格审查、考试、组织考察、任用等进行了详细公告。与此同时,渭南电视台、党建网、纪检网也发布了这份《公告》,并在全国多家媒体和网站报道了这一消息。

《公告》发布后,渭南移民局长遴选工作一直到2010才有进展。2009年初,渭南市移民局局长孙建升任市政府秘书长、政府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同时继续担任渭南市移民局局长、党组书记。据群众反映,身兼五职的孙建生没有其他技能,只好整天待在市政府,从来不去移民局上班,对局里的工作也不关心和过问,导致中央投资1亿元建设的单板层积材厂倒闭, 中央投资900万建设的果蔬气调贮藏库,该局所属库区800亩土地的农场,没有创造任何效益。 该局开办的移民经济开发公司长期倒闭,移民上访现象日益增多,未得到妥善处理,给国家投资和移民利益造成巨大损失。

期间有人急了,去市委询问移民局长遴选的进展,得到的答复却是:“人事问题保密,无可奉告。”

市里的“秘密”和“人事问题”暴露得很快——2009年春夏之交,渭南市委组织部准备把已公布的选拔移民局长改为直接任命第六任移民局长时,移民局终于出来愤怒诘问:你们真的要把移民局当成干部下乡花钱的天堂和培养提拔的跳板吗?

人们说话轻描淡写,城市里没有人理会这些无关紧要的诘问。

当年举报郑波的李万明又发脾气了。他给市里的一位领导发了一条短信:移民局领导的素质直接关系到60多万移民的利益。请不要把移民局当成金桃花源,当成干部下乡培训提拔的跳板,不要把移民局当成有问题干部的避风港...

这触及了市委组织部的痛处。一位领导苦笑:“这家伙在翻我们使用白人军事力量的旧账。”部里的人说:“让他翻过来,没什么大事……”

但了解内情的人认为,自从媒体把某党县委领导和舞女评委的“事迹”变成类型后,渭南市委组织部很没面子。

对于组织部来说,那真的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2002年,包括新华社、中青报等报纸和网站在内的中国主流媒体都在炒作“舞女”法官的故事。下面引用的“舞女”法官的故事,是当时记者赵东辉、刘洪灿在Zhongxin.com贴出的最流行的“版本”之一:

故事的介绍是当年富平县最流行的顺口溜:“舞女是法官,流氓是院长”。

这位被称为“舞者”的法官名叫王爱如,原是富平县廖望乡南洞村二组的农民。她和黑社会老大孙建来同居了很久。

1996至1997,孙建来在县城开设“聚贤楼”舞厅,成为妇女卖淫场所和黑社会招徕腐败干部的场所。这期间,王爱如帮孙建来经营舞厅,成了有名的老板娘。2002年3月,人赖因组织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被依法逮捕。

王爱如的邻居说:“有一段时间,王爱如和孙建来关系不好,就去舞厅当‘小姐’,每天晚上上班,靠卖* * * *为生。”

就是这样一个黑社会老板娘,先是开了一个舞厅,然后变成了舞厅的“小姐”,又变成了公开的评委!

富平人对这件怪事并不感到意外。富平县的大多数干部都知道一个“秘密”:被孙建来称为“白鸽”的原县委副书记白炳权,也与王爱如关系非同一般。就是这个分管县组织和政法工作的副书记分管的。1997下半年,王爱茹先在距县城30公里的梅园法庭担任法官,2001年3月在富平县法院执行庭担任法官。

为了进一步了解王爱茹当法官的来龙去脉,记者终于在阜平县委组织部找到了她的档案。档案上说:王爱如出生于1972年9月,但籍贯由富平县廖望乡改为“富平杜村”,文化程度由小学改为“高中”。她还有一份“1938+0996年6月,县文化局文化馆”的简历,甚至是王爱如。

富平县文化馆的老馆长李文普说:“我们文化馆从来没有见过王爱如。她从来没有在博物馆呆过一天。”

记者还从富平县公安局户政科了解到,为了伪造档案,王爱如特意买了一个城镇户口,户口本上的地址是“杜村镇人民路综合538号”。

当王爱如进入法庭时,富平县法院院长贾森说:“王爱如不是舞蹈演员,而是普通工人。她不符合入庭条件是合理的,但不符合入庭条件的不是富平县法院。这种情况无处不在,也比较普遍。”

“舞女”法官王爱如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几乎成了法院干警的谈资和笑柄。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主任说:“王爱如在办案时甚至不如一个农村的懂事老人。完全是凭感觉。她写的判决书错别字百出,句子不通顺。她不知道具体适用的法律条文,经常空着让别人补。”

某法院院长说:“王爱如在法院工作,敢说敢骂敢打。她经常收受当事人的钱私下办黑案,甚至一边办案一边骗钱。这个人玷污了法庭的声誉。”

富平县有法官反映,王爱茹连笔录都不会做,有时她还要求其他法官承诺“谁给我写调解书和判决书,我就给他买烟抽”;甚至让一方的代理律师给她写判决书等文件。这件事虽然反映过很多次,但一直无人理睬。

2001年8月上旬,一件民事案件在王爱如手里,无故拖了四年。梅园镇赵村村民张强因催促办案被王爱如殴打,故当庭要求王爱如撤诉。当时看客一片哗然,人们对王爱如冷嘲热讽,嘘声一片。

提拔这样一个人做法官的人,如何赢得人民的尊重?1998年2月,富平县政府换届选举时,有人在县委大楼贴对联:“免费吃请,与白嫖、白书记免费赌博;夺权,夺权,夺权,夺权。”横批:“白气冲天。”

2001年初,不得人心的白炳权调任渭南移民办主任。

2002年9月,因“舞女”法官而失去麦城的白炳权,在渭南移民局“避风港”躲过舆论风暴的攻击、组织审查一年多后,调任市农机局局长,成为渭南组织部利用干部“臭东臭西,继续另谋高就”的成功范例。

在渭南市“把移民局当成桃花源,当成干部下乡花钱的跳板”,“把移民局当成有问题干部的避风港”的那些年,渭南的移民工作也进入了多事之秋。央视、公益时报、民主与法制等新闻媒体连续曝光渭南、陕西挪用移民资金事件,愤怒的领导对李万明怒不可遏,准备将其免职。2006年6月的一天,移民局一位副局长告诉李万明:“老李,你给市工会写个报告,我们局要换届选举工会主席。”

深知换局意图的李万明故意问道:“不是2007年才换的吗?”

“别管什么时候改,这是上面的意思和党组的决定。被人说了怎么办!”副局长开始不耐烦了。但李万明还是坚持要死。“不能按上面的办,要按工会法办!”

当方上正准备用非常手段“解决”李万明的眼中钉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迫使他不得不迎客。2006年8月2日,新华社发表了一篇《温暖如何变成冰块?8月28日、29日、9月2日央视《焦点访谈·中国》,渭南的领导预感到这些报道会引发一场移民大上访,市里组织了大量干部对移民乡镇的领导代表进行控制,但效果适得其反,控制实际上加剧了政府与移民的紧张关系。

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相关领导极为担忧和无奈。在市里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华阴一位干部向市领导建议:目前不能派部队派公安介入。移民对政府充满敌意和不信任,艰苦的工作只会变得更糟。我们每年派300多名党政干部包存宝代表,他们管不了,移民却听李万明的。只要他站在移民面前,我保证移民不会堵公路铁路,也不会在政府闹事。

这个提议让相关领导“茅塞顿开”。九月二日星期六。晚上八点半,央视批评陕西省和华阴政府挪用移民资金的报道,“漫长的灾区重建”刚刚结束。市委常委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这一“负面报道”的对策,以及可能带来的移民麻烦。对策之一是:“将移民局李万明临时调到市政府工作,处理可能上访闹事的移民……”

九月三日,八点半。移民局的安立权被传唤到渭南市政府。二十分钟后,移民局派了一辆专车把李万明送到了市政府。

后来,李万明在日记中这样记录了他与市领导的会面:

刚上班时,办公室的人神秘地告诉我:“李主席,市政府领导邀您共商国事!”从那一刻起,我心里的弦绷紧了。去市政府的路上,我默默地坐在副驾驶座上,眼睛直视前方,心里却是一片翻江倒海的景象。在城市中寻找我的原因和意义是危险的波浪的图像,不断地穿过我的脑海,拍着我的心脏。

原因无疑是央视的报道。他们一定认为这些报道与我有关,所以应该对我采取行动。他们能采取什么行动?骗我被市政府困住?背黑锅,严加警戒的训斥我?或者宣布解除我的工会主席职务,以此表达对我“勾结媒体,破坏渭南形象”行为的迎头一击..."

从那一刻起,我完全做好了再次被他们逮捕的准备。我甚至几次差点给家里打电话告诉爱人可能的灾难,让她给我准备一些换洗的衣服和洗漱用品送到看守所,让她在我不在家的时候暂时去Xi安和女儿住一段时间...

但是想到她瘦弱的身体,想到她多年来和我在一起的惊恐的眼神,我真的不忍心用这种禁锢的讯息去刺激她本已脆弱的神经。

放弃联系老婆的想法后,我闭上眼睛继续估算市政府领导找我的意图和去市政府的命运...

接下来,李万明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他走进田副市长办公室后紧张地发生的事情:

车停在市政府二号楼前,田副市长的秘书正等在那里。我和他一起上楼,然后向东拐,穿过一个走廊,走到最里面的房间,推门,田副市长很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握手,递烟,递杯浓茶。简短的寒暄过后,田副市长迅速把话题引到了移民问题上。他严肃地说:“万明,你大概看过中央电视台的所有节目,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和隐患是不可低估的。我们也要防范这种隐患的爆发。今天,我代表市委常委,受市委书记刘新文和市长曹莉莉的委托,和大家谈一谈。市委、市政府准备暂时把你调到市政府工作。主要任务是配合市里做好移民稳定工作。你必须无条件接受组织安排。”

一切都是估计的,除了市委常委专题会议对我如此“重用”,一个常务副市长宣布让我去市政府工作,好让我对付我一直为之辩护的移民!

那一刻,有点“受宠若惊”,百感交集。

想到掠夺移民资金的官员给移民生活带来的艰辛和灾难,想到一次又一次官员对移民的残酷镇压,想到多年来市、局对移民的敌视态度和迫害,想到1996的监狱,想到30多年来我仍然是全市公务员中唯一的“光头”待遇,我苦笑着看着田副市长:“田副市长,这不对。你是分管主任,我是一般干部。我怎么能让你直接安排我的工作?”

田副市长摇摇手打断了我的话,“现在是非常时期,你不要这样说。这是常委会决定的,书记和市长委托我找你谈话。”不管我同意不同意,田副市长转向比我先到办公室的安立权主任说:“老安,从今天起,老李是我的直接上级。确保老李灿随时出动。别管他。前阵子你们局要求换工会主席,就不要做了。让老李安心做好移民稳定工作。”说到这里,田副市长转向我说,“就这么定了。我在市政府办公楼给你开个办公室,每天来上班。”

如果不是之前的事情,田副市长的安排本来会让我很感动,但此时渭南这些领导的心思我都知道了,我已经心灰意冷了。所以田副市长一安排完,我马上说:“稳定移民不是我的工作。做好我单位的工会工作是我的职责……”

“不行,听我哥的,给我哥点面子!”田副市长有点急,没等我说完就大声打断了。

我认真地说:“我不是市政府的。在这里工作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田副市长也认真地说:“你是党员吗?”?是市里的干部吗?服从是必须的!"

我不得不以党员的名义服从这个“特殊任务”。

据李万明回忆,他第一次去市里上班不是在政府办公楼,而是在渭南电信大楼。9月5日,一个中央部门的会议在那里召开。市长曹莉莉要求移民局局长安立权带李万明“护送”以防移民闹事。此前,田军副市长专门找李万明谈话说:“万明同志,市委刘树基让我给你带个口信。这是中央在渭南召开的会议。不能有任何差错。”并要求李万明尽一切可能阻止可能冲击会场的移民。

李万明苦笑着点点头。

电信大楼里的会议平静地结束了。9月7日,李万明到市政府办公楼上班。在院子里,我碰巧遇到了正要出门的曹莉莉市长。女市长停下来和李万明握手时,意味深长地说:“李万明同志,这一次,泄密就大了,移民就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