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回顾这几年新课改的历程,我们曾经在课堂生活中和孩子们一起玩得开心快乐。但是我们也有困惑和焦虑。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有了更多冷静的思考,客观地反思过去,现实地面对今天,以平和的心态和科学研究的精神分析当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什么问题?问题是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换句话说,我们收获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的愿望,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

一,课堂教学的现状

要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探索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讲课堂教学的现状,也就是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听课、亲身经历、与同行交流、咨询专家,我认为当今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在一些课堂上,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存在着浮躁、顺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心的思维和情绪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为“自主”变成了“自流”。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是学生肤浅甚至虚假的主体性,而失去的是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导和具体的帮助。

2.有些课有“温度”,没有深度。在课堂上,学生们“红着脸,发光的眼睛,小手举得笔直,嘴巴总是张着”。虽然让人觉得热闹嘈杂,但很少让人觉得心痛。原因是课堂缺乏思考的力量和触及灵魂深处的精神愉悦。

3.在一些教室里,合作是形式上的,但不是实质性的。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学生以反应式、被动式的方式“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缺乏深度的沟通和碰撞。

4.在一些课堂上,探究是有形的,学生只是机械地一步步走完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探索思维和批判性提问,导致探究形式化、机械化,成为一个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

5.有些课把一些数学内容机械地放到情境上,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分强调生活来源。从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6.有些教室,预设过渡,占用生成的时间和空间。表面上看,教学井然有序。本质上,这是以教学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理念的体现。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肤浅甚至虚假的知识,缺乏活动性,无法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这是低效的教学。

7.有的课堂生成过多的班级,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践,导致教学计划的实施,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性;过多的生成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和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和浅尝辄止,最终偏离生成的目的。

二,提高小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课堂质量

质量和效率是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有效的课堂必须是一个强调高质量教与学的过程。否则,你的课堂教学设计再精彩,再生动,最后的结果都是达不到课堂质量,等于课堂教学的失败。我们怎样才能提高课堂质量?我认为,首先,老师要有效教学。为了有效地教学,必须设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而要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1)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2)整合多种教学方法,精心组织学习活动。③有效捕捉、利用和组织教学资源。④多层反馈,有效调控,恰当评价。其次,学生有效学习。如何判断学生学习有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①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学习技能是否有所提高。(2)学生在这节课上是否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即数学发现、抽象、概括、推理、建模和应用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数学思想、方法和策略?(3)学生是否体验到了这堂课学习的乐趣,是否有探索知识的欲望,是否体现了自信和成功。(4)学生是否实现了全面发展。

第二个问题:课堂效率

课堂效率是指教师在单位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一节课只有40分钟。这节课结束,你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没完成。能谈谈课堂效率吗?显然不是。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有成本意识,处理好投入与产出、长期与短期、可持续发展与暂时效益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以延长上课时间为代价来获取暂时利益。

第三个关注点:有效的教师。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师是关键,否则一切都是空谈。那么一个实践型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认为应该是:①深入理解教材,为学生在本节课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定好位置,打好基础;设想如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赋予他们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学科的历史文化,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②充分了解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因材施教。③有效组织教材,优化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有价值、有活力的数学教育。(4)充满热情,激情,会憧憬,懂得爱,真诚,友善,宽容,公平,懂得尊重学生和如何获得他们的尊重,给予他们理解和信任。⑤具有教育智慧和教学机智。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方法和策略

1.面对学生的数学现实——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指导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突出数学重点,突破数学难点,捕捉教学生长点,使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实际。

有这样一个教学设计案例。一次数学课上,为了给学生讲解“对称”的概念,老师在课后准备了大量的京剧脸谱。课堂上,老师用幻灯片给学生们一一展示,告诉他们这是“国粹”。最后老师问学生“国粹是什么”?有的同学摇头,有的同学大声说:“国粹就是鬼脸。”

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

为什么学生对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无言以对,提不起兴趣?有时学生对“精彩图片”视而不见,毫无兴趣?根本原因是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脱离了学生的数学实际。经过思考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①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实践教学目标。作为老师,你应该在课前做研究。

数学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作为老师,要把握好出发点。

③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要注意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作为指导老师,我们应该让学生体验这个过程。

2.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探索的需要。所以,这种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

自课程改革以来,“创设情境”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有趣、新颖、有思想、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让老师们大开眼界。

然而,有一些看似生动、牵强的学习情境,缺乏数学思维的价值,实在令人不安和担忧。比如有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认识乘法”。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官就给大家展示了一个像漫画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的一角》。老师让学生观察图片,问“你发现了什么?”经过观察,学生们纷纷发言。

生1:我发现这里真的很有意思!有小动物,房子,树,白云,河流和桥梁。

生2:我发现河里的水还在流!

生3:我发现河里有鱼在游!

生4:我发现兔子们高兴地跳着。

生5:我发现鸡的头还在动。它们是在啄米还是在吃昆虫?

生6:我在小桥上发现了两只白兔。他们是要过桥还是要过桥?

生7:那边两栋房子哪个是鸡的,哪个是兔子的?

生8:远处白云飘飘,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孩子!

……

此时,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有了新的发现,老师在肯定中不停地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有了新的发现。听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这是数学课还是读图说话课?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情境的设计上,大量的课堂时间在“非数学活动”中溜走。

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学习状况能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什么。我们必须思考:

①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情境?②为什么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3)数学学习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情境?④如何创设数学学习情境?

前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学习情境的创设已经离开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要有创设学习情境的对策:

(1)创设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2)创设具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③创设优美的童话情境;(4)创设思维和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⑤从数学知识本身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中对策的正确运用,我这里有个案例:在教围度的时候,一个老师是这样安排他的教学过程的。

(1)计算下面两个图形(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正方形)的周长,说明使用了什么工具和方法。

学生很快得出结论,用直尺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周长。此时,老师肯定地说:“请拿出你们自己准备的圆形纸片,想一想如何计算它的周长?”一些学生皱着眉头思考,另一些人用尺子示意,最后大家都摇了摇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新问题,他们不安于束手无策,都想找到一个好的方法来解决老师给的难题,于是就有了第一次认知冲突和思维活动的第一次高潮。一些学生说他们可以在尺子上滚动。大家都同意他们的意见,量了量自己的圆的周长,问题就解决了。

(2)正当同学们为想出一个测量圆纸周长的好办法而得意时,老师又问了第二个问题:“谁能计算出校园里圆形花坛的周长?”面对新的矛盾,旧的方法又无计可施,从而引起第二次认识冲突。最后,学生们要在花坛的圆周上绕一条线,并测量一条圆圈线的长度,这就是花园的周长。

老师说:“每个人都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一个圆的周长,但是谁能计算出这个圆的周长呢?”老师说着,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看着黑板上画的圆,却不会滚,也不会围。他们应该怎么做?于是课堂上出现了第三次认知冲突,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然后老师画了几个大小不一的圆,问学生:画圆的时候什么变了,周长也变了?周长和它有什么关系?通过实践,很快发现了圆周÷直径= π,进而成功得出了计算圆周的公式,学生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学生得到了计算圆的周长的公式后,老师让学生明白,知道圆的直径就可以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老师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给学生制造了第四次认知冲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她说:“学生们都知道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前有一棵千年老树。是我市重点文物,但我想知道这棵古树的树干直径。我该怎么办?”

马上,一个学生说:“把树锯下来,用尺子量一下。”另一个学生马上站出来反驳说:“这是文物怎么能锯呢?”

老师:“是的,我该怎么办?”

最后得出结论:先用螺纹量出树干的周长,再用周长÷π得出直径。

全班同学精神饱满,思维活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认知过程中矛盾和冲突的特点,将这些矛盾和冲突恰当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产生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样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探索的需求。所以,这种学习情境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在数学化过程中的体验,找准切入点,抓住生长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给学生真正体验“数学化”的机会。因此,应采取多种教与学的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数学,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数学体验的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①动手操作只是探究式学习吗?

②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吗?

③只有数学活动才是体验式学习?

(4)问是否是启发式教学?

⑤是利用电脑课件进行“整合”吗?

反措施

(1)想方设法使学生需要探究合作学习。

(2)营造探究与合作学习的人际氛围,鼓励独立思考、交流、提问和讨论,激发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3)创设探究学习的良好情境,探究目标明确,探究合作学习的问题富有挑战性和价值性。

④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基础上,实行分组动态排列,打破了长期以来一部分人起控制作用,一部分人处于从属地位的局面,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树立形象的机会,为每一个人提供发展、进步和自我改变的机会。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对策,我这里有一个案例:

内容是寻找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平均”。学生体验的第一个过程是:为什么要学平均?这样就可以设计一个情境:让三个人分组拍球比较结果,然后用总数。但如果某一组有四个人在拍球,同学们马上会说“不能再用总数了,不公平”——这就是生长点。

“切入”不是“今天我们来学习平均数,平均数更能代表一组数字的平均水平”的直接“切入”,而是从生活的现实背景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然后让学生切入的过程。比如有个学生在一次球拍赛后跟我说:“老师,我真的拍了12,现在变成八了。”我马上问他:“你少的那四个呢?”学生看了看旁边的同学:“我给他的。”

多给少,少加多,然后逐渐拉平,这是一个数学过程吗?你找到人生的起点和生长点了吗?这节课找准了教学的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抓住了教学的生长点。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平均和本质意义和内涵。

第四,做好双基和适度训练——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

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是数学教育的永恒话题。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疑是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数学概念是支撑数学建筑的基础,数学基本能力是建筑好建筑的保证。所以知识一定要到位,能力一定要训练。做好双基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5.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捕捉并巧妙运用教学资源——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活动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生命,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学活动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过程。

精彩的一代就来源于这种高质量的精心预设。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注重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这样,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就可以容忍来自学生的生成,并对课堂生成进行明智的筛选,从而达到巧妙利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那么,生成的资源从哪里来呢?

第一,教师精心预设;

第二,在课堂学习中自然生成。

没有默认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

没有生成的课堂不是精彩的课堂!

每节课你都精心设计过吗?教学的每一个设计和活动都是有效的吗?

预设里有生成的空间吗?你有效地利用了一代人吗?

你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如何走出课堂表面繁荣实质低效的教学误区?

反措施

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及时准确评价。

关注代——宽容地接受代,理性地理解代,机智地选择代,巧妙地使用代。

六、实施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和发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与时俱进选择好的教学内容,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

②用热情、聪明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方法)

(3)精心呵护孩子的学习热情,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以赴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不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应该:确定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教学风格简约,双基训练扎实,教学容量厚实,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方法灵活。